2024年10月13日(第5天) 宝鸡--古渔公园--消灾寺--凤县 <p class="ql-block">“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楚汉风云就凝在这八字里--当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建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南郑区 ),封地在汉中。他用韩信之计,表面派人大张旗鼓修栈道迷惑章邯,实则亲率大军从南郑出发,绕故道(陈仓道)、出大散关奇袭陈仓 。</p><p class="ql-block">昨天宝鸡之行,理清了“宝鸡即古陈仓”的渊源。今天,我们从宝鸡启程,要循着古人足迹,钻进秦岭深深的褶皱里,去探寻陈仓道上藏着的千年古韵。</p><p class="ql-block">早餐后 8 点,奔赴凤县的旅途正式开启。秋日的宝鸡天朗气清,朝阳给城市镀上金辉,林立高楼排成“仪仗队”,正热热闹闹地把我们往陈仓道“轰”去寻古。</p> <p class="ql-block">出了宝鸡城,先去给车加油。在加油站,碰上超暖心一幕,把我们一行人狠狠感动了。瞧,车前穿红工装的女工作人员加完油,抄起沾着清水的墩布,“哐哐” 几下,就把前挡风玻璃擦得透亮!我们还没回过神,人家爽利一句“走吧!”,转身就去忙后面的车了 。</p> <p class="ql-block">加完油重新上路,不过几分钟,路旁便 “撞” 见一处公园。石壁上,“古渔公园”四个朱红大字格外醒目,单看名字,悠悠古韵便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细究才知,这距宝鸡市区仅13公里的依山傍水处,竟藏着三千年前诸侯国遗址。公园因古渔国得名,渔国作为西周活跃于宝鸡地区的非姬姓诸侯国,在周穆王时消逝,岁月悠悠,往昔故事,正借这方公园,在当下缓缓续说 。</p> 公园以历史文脉为线穿起底蕴,以本土文化为魂筑牢根基,以园林绿化为衣扮靓颜值,打造出遗址、百姓、散关、山水 “四大文化” 展示区。行至遗址区,目光瞬间被三个圆形广场吸引,其中最惹眼的,当属眼前这西周夔龙广场,古韵扑面而来。 <p class="ql-block">广场上,近 40 组景观雕塑静静伫立。它们造型古朴大气,纹饰如流云般精美繁复,皆从附近村庄出土的渔国精品王器中甄选而来,经按比例放大雕刻,成为现代人触摸西周厚重辉煌文化的“窗口” 。</p><p class="ql-block">再看这西周玉兔,憨态可掬地蹲伏于石上,圆目透着灵动直视前方,长耳俏皮地向后扬起,把三千年前的可爱与精巧,鲜活地呈现在眼前,仿佛能让人窥见当年渔国工匠雕琢时的匠心 。</p> 背景墙嵌玉鸟雕塑,古朴石材托着独特造型。 这里还有玉鱼的背景墙雕塑,同样,造型带着古韵。 <p class="ql-block">行至“归隐桥”,桥名自带远离尘嚣的诗意。未必真有古人从此归隐,却借“归隐”二字,把融入自然、向往宁静的心境具象化。看桥柱对联,右侧“回归自然唯爱唯美觅真迹”,左侧“隐入山林亦真亦幻寻佳境” ,一“回归”一“隐入”,把对自然之美的追寻、对喧嚣之外宁静的向往,全藏在字里行间,这大概就是桥名的妙处吧。</p> <p class="ql-block">站在归隐桥中央,看两侧山峦起伏如眠、河水蜿蜒似练,朦胧雾气漫上来,山水都浸在仙韵里,倒像这桥真把人引向了“隐”的秘境,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幻梦啦!</p><p class="ql-block">听当地人说,这条河叫清姜河(古称 姜水 ),与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密切相关,被视为其诞生地和“姜炎文化”发祥地。据传炎帝部落在此生息,并留下了教民耕种、尝百草等传说。</p> 过了桥,是一个小广场,一面错落有致的浮雕照壁上,有战船、骑兵,有战争的场面。图案上方是两句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不是陆游《书愤五首・其一》中的诗句吗? <p class="ql-block">旁边,就是伫立着的陆游青铜像,左边照壁上,《书愤》全诗刻得清清楚楚,“早岁那知世事艰”刚读完,一抬眼,老爷子目光像穿过八百年风雨,直直钉在“铁马秋风大散关”上!巧了,待会我们走陈仓道,大散关就藏在那条道里哦!</p> <p class="ql-block">远远瞅见这玩意儿,还以为谁把“开元通宝”大铜钱砸地上当门! 阳光斜斜照在“钱眼”里, 恍惚能看见好运“嗡嗡”往里头钻。 跨“钱眼”时,故意蹦得老高,得让好运追着我的鞋底跑! 边蹦边喊:“好运别躲钱眼里, 跟着我逛山去!”前头大爷被我惊着回头, 嘿, 说不定他也想蹭我的蹦跳好运呢!</p> <div>转过一片绿树,望月亭“轰”地从树缝里蹦出来! 双层飞檐像被风托着的翅膀,红柱子硬生生死撑着蓝绿相间的“小天空”, 彩绘被太阳晒得发亮,连柱子上“玉兔守望天上月”的黑字,都跟着亮闪闪的, 我盯着左侧“嫦娥回眸”那半句,差点喊出声:“意中人不会藏在亭角吧?”哈哈!</div> <p class="ql-block">开始上山了。刚踏上台阶,差点被“石子豹子”咬到鞋! 你瞅,前一脚还是小花瓣, 后一脚“嗖”地窜出只花斑豹, 石子拼的纹路在阳光里发亮, 像刚追着蝴蝶从草丛蹦出来。 再往上, 牡丹、蝴蝶、小刺猬顺着台阶“长”,我边躲着它们边笑: 这哪是登山, 明明是闯进“石子花卉动物园了!”</p> <div>瞅着台阶上石子拼成的一幅幅画,心里直感慨,建园人把浪漫揉进石子,铺成了登山路上的一个个惊喜。</div> <div>正低头喘着粗气往上爬,一抬眼,两层圆顶的揽胜亭“哐”地撞进眼里。那红柱上“观天地风云奥妙,揽日月星辰神采”的鎏金对联,被风一吹,好像要腾空去追风云、摘星辰,满是豪迈。嘿,坐下来喘口气,也让这种豪迈给我们充充“电”。</div> <div>登山时, 眼睛正和台阶较劲, 冷不丁被团“石头云” 绊了个趔趄,哟, 是云亭雕塑!石云蜷成小团,把“云儿飘然至” 裹在石缝里,“轻雾随风去” 像条没系紧的飘带,扯一扯,恍惚真有云,顺着指缝“挠”手心!</div> <p class="ql-block">公园建造的很有特色,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人一个个小惊喜。眼前的美景,有如梦境一般。不曾想,一座梦亭竟“蹦”到了眼前,那“神游山水间,情聚心田里”清晰可见。真不知此时是现实还是梦境。</p> 风亭。 登上小山,极目远眺,一座亭子闯入视野。拉近看,是座三层圆塔式亭子,稳稳立在山林间,古朴又别致 。 沿着石阶往上挪,攀登至公园制高点,气势恢宏的“问天阁”赫然眼前,飞檐斗拱在林木簇拥中,静静诉说着古韵 。 现在站在阁上“问天”,风卷着我们手影里的笑和累, 把满山的风景,染成了带温度的画,我们也成了画中人。 <p class="ql-block">站在问天阁上环顾, 整个人“跌”进秦岭铺就的长卷中,彩林顺着山势漫开, 红的黄的绿的, 被山路串成了流动的色带。 远山在薄雾里淡成青灰, 风从阁角绕过来, 带着松针的涩, 轻轻掀动这幅“长卷”的边角, 现在闭着眼,仿佛能听见色带‘簌簌’ 滑动的声音, 像整座山在轻轻呼吸。</p> 倚栏杆远望,山坳像温柔的臂弯,把村庄“揽”在怀里静静卧着。一列小火车从远方驶来,在秦岭的褶皱里“扭三扭、晃三晃”地悠悠蜿蜒着。 <p class="ql-block">看到这样的场景,队友们都很兴奋,纷纷扬起手臂,朝着秦岭褶皱里的小火车喊:“哎,小火车,在这儿呢!” 喊声混着笑,在山坳里回荡。小火车“呜--”地应了一声,慢悠悠拐过弯,汽笛声也跟着飘过来,和我们的声音缠在一起,轻轻落进树影里。</p> 带着满足,脚步轻快地开始下山。小路、树影、我们,都成了秦岭的余韵,让人回味无穷。 在半山腰, 我们瞅见小火车了! 它在秦岭褶皱里“哐当哐当”地跑着, 弯弯曲曲跟蛇似的。我们站那儿看了好一会儿, 觉着火车好小, 山好大, 心里“哇”了一声, 原来火车在山里是这模样。 这就是蜿蜒在秦岭深处的铁道线,顺着山势延伸,串起村庄与群山,把山里山外连起来,天堑变成了通途。 <p class="ql-block">从古渔公园出来,已是11点14分了。</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要去距这里8公里的大散关。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是中国关中四关之一,自古为“川陕咽喉”。秦汉时期,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期,曹操西征张鲁也经由此地。</p><p class="ql-block">不巧的是,去大散关的路被水冲毁,大散关暂时关闭,只得为失之交臂略感遗憾,改道走G85高速去往凤县了。</p> 走在这条路上,忍不住感慨:当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刘邦大军,肯定想不到 2000 多年后,陈仓道会变成这般模样,平坦又宽敞。 见到这般情景,刘邦大军们一定会晕菜了:”这啥? 当年栈道就条缝,现在还钻到了山的肚子里?路又宽又发光, 莫不是到天宫了? 中午 12 点,我们到天台山服务区。刚下车,队友们就“撒欢”了,欢声笑语中,有的压腿,有的扭腰,有的拉伸,把小广场当成练功场,说“要把山路的累都抻开”。 继续启程。 <p class="ql-block">宽阔路面如丝带飘向远方,蓝天白云为幕,绿树成荫、繁花染金。远处山峦叠翠,色彩层次错落,清新气息弥漫,真让人沉醉于大自然的开阔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前方路牌指示清晰,右道通太白,左道往凤县。我们要沿陈仓道继续前行,左打方向盘,奔赴今天的目的地啦!</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