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七·一”期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单位组织机关党员开展学习党史、参观红色基地等活动。7月2日,有幸到安顺市镇宁县沙子乡下坝村弄染组,参观陆瑞光烈士的故居,该故居是在1935年红军长征期间,陆瑞光与红军将领彭德怀、杨尚昆签订“反蒋协定”的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09年10月,陆瑞光故居被列为安顺市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陆瑞光(1901-1937),字天祥,贵州镇宁县人,布依族,革命烈士。20世纪20-30年代,受到他父亲和哥哥及当地农民反抗军阀斗争的影响,陆瑞光高举义旗,在当地组织人马,公开反抗军阀官府的抓兵拉夫、强征粮食和苛捐杂税,深受当地布依族同胞的拥戴。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途经过镇宁县六马弄染村时,彭德怀、李富春、杨尚昆等居住在陆瑞光家,与他签订了“反蒋协定”,反对蒋介石、王家烈、犹国才及苛捐杂税,并给中央军委发电报。并在红军帮助下,带人去广西百色右江寻找邓小平领导的红七军,中途受阻返回后,又派人去安顺找到地下党组织,根据党的指示,在镇宁、关岭、紫云周边区域发动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1936年,国民党军阀杨森带两个师进攻镇宁、紫云,围攻弄染村,杀害了许多红军及当地群众,并抓捕了陆瑞光。1937年,陆瑞光被杀害于贵阳。1989年3月3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陆瑞光为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 陆瑞光烈士是我们贵州安顺镇宁的布依族英雄,他18岁起就参与其兄长领导的抗捐税武装,后继承父兄遗志,逐渐成为队伍的首领。1923年率众围攻紫云县城七天七夜,驱逐军阀王玉文,被招安为保安营长但仍坚持反抗。1929年袭击镇宁县城,开仓济贫,与卢云奇等人并称“四大天王”。镇宁六马当地民间口口相传:“英雄陆瑞光,一步打三枪”。由此可见其作战勇敢、性格彪悍。</p><p class="ql-block"> 1935年4月与红军的“弄染结盟”,红三军团彭德怀、杨尚昆在镇宁弄染寨与陆瑞光会面后,红军纪律严明和民族平等政策打动了他,双方签订反对蒋介石、王家烈的协定,红军留下12名伤员并赠枪36支。这是红军长征中首个与少数民族的政治盟约,“弄染结盟”为红军抢渡北盘江赢得时间,成为统战工作典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怀着崇敬与肃穆的心情,走进这座古老的布依村寨,参观陆瑞光烈士故居。那斑驳的砖墙、陈旧的木窗,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走在崎岖的长征故道上、坐在枝繁叶茂、饱经沧桑的古桑树下,认真聆听讲解员回顾那段峥嵘岁月往事,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与崇高;墙上的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生动地记录了陆瑞光烈士为了革命事业,毅然投身战斗,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p><p class="ql-block"> 陆瑞光烈士是我们黔中大地英雄儿女的杰出代表,陆瑞光烈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着他们的足迹,继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篇章,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