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魂嵊韵,一刀一刻皆春秋

忠道厚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嵊州古为剡县,建县已2170年,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中华两圣归隐处而箸称。嵊县地处浙东丘陵地带,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群山众谷,树木繁盛,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树根,有着大量的优质材料,哺育出绚丽多姿的艺术之花一嵊州根雕,并涌现出大批根雕艺术家。据记载:东晋中兴时期,艺术家、雕刻家戴逵隐居于嵊州,历时三年,开创佛像民族化、去西方化、人性化,首创深受人们赞誉的民族风格的完美佛像,他为嵊州的根雕艺术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雕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嵊州根雕,以根为身,以意为魂,以美为本。在传统根艺基础上,凭借艺人的雕刻技艺和艺术功底,形成“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的艺术个性,极大丰富了根艺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开创了中国根艺的新境界,真谓是:“中国根雕看浙江,浙江根雕看嵊州”。嵊州市被中国根雕美术学会命名为“中国根雕之乡”也是名至实归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于2018年12月开馆的嵊州文创主题馆根雕展区那一刻,我被满目盘根错节的一件件根雕精品所震撼,那惊奇的表情,摒住的呼吸,仿佛时间也停住了脚步。这不是一次普通艺术的参观,而是一场与自然及自己灵魂的对话。嵊州根雕以其特有的、原始的、“天人合一”的魅力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嵊州的根雕艺术家们用其精雕细刻这种特殊的视觉语言,让你看懂它们并征服你。一颗树,可能生长了数百年,死亡后在土壤中又沉寂了数十年,它的裂纹、孔洞记录着干旱或严寒的沧桑岁月。一段残缺、伤痕累累、腐朽变形的树根,本来要被当作柴火烧掉,但正是那些被我们视为缺陷的部分,却被根雕艺术家当作宝贝,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并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生命韧性的语言,和我们讲述它忍耐与重生的永恒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沉默的树根作品,教会我们反思自己生命中的“伤痕”经历,也蕴含着独特的价值;也教会我们真正的艺术不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与自然和自己的对话。艺术家们对残缺的顺势而为,并将它转化为美的享受,正是根雕艺术与其它艺术不同的灵魂所在。这些根雕作品之所以动人,正因为它们不仅仅是树之根,更是文化之根,生命之根,精神之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根雕展区的参观时间虽不长,但悟出了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此行的最大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