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鸥记忆145:初见哈萨克(3)今天二十七小时

带刀刺猬

<p class="ql-block">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机场是全国最大的国际机场,承载了哈萨克斯坦一半的旅客交通。我们在机场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异国风情,机场所有指示牌使用哈萨克文、俄文和英文,来来往往的旅客大多是中亚面孔,还有许多金发碧眼的西方面孔。而我们一群人长着东亚面孔,非常醒目,许多人好奇地多看我们几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机场出口我们跟当地导游碰了面,一位哈萨克斯坦小伙子,讲话慢条斯理的,他大学在新疆留学,中文讲的非常流畅。接我们的是一辆50座的大巴,我们总共大小18人,随便坐,不用抢座位,一人坐一个位子旁边还可以放包。许多国家旅游大巴的空座率会很高,这是为了保证游客的舒适度,人少车大,即使坐的时间久,并不会感到束缚和疲劳。车上冷气调的非常低,空车等我们的时候,司机已经打开了冷气,一上车感觉非常凉爽。旅游大巴不会认为高空座率不划算,提前打开空调会耗很多油,他们讲究的是怎么提高服务质量,不太在乎细枝末叶的成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拉木图机场离市区很近,大约18公里,半个小时车程。来旅游呆几天肯定要换点当地钱,人民币在这里不好使,必须要使用哈币坚戈。导游实诚,他带我们去一个汇率比较划算的兑换点,人民币一块可以换70个坚戈。一顿操作下来,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抓了几万坚戈的纸币,有点不太习惯的是0太多,要睁大眼睛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问领队,导游身上怎么不带一些哈萨克斯坦坚戈,我们直接跟他换,省得专门跑到兑换点来,导游也可以赚一点中间差价。领队解释说,哈萨克斯坦的导游都不会跟游客换钱,他们普遍没有形成这种风气,哈斯克斯坦是一个小众旅游国家,旅游业还没有过度商业化,当地导游的商业意识不够强。大家笑着说,随着游客来的越来越多,这个小众旅游国家就会变成大众旅游国家,到时候各地方各行业的商业化气息非常浓厚,可能就不好玩了,现在我们来得早,旅游业没有过度开发,还可以看到一些原生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萨克斯坦时间晚三个小时,可以说今天我们有27个钟头,时间比较充足,接下来开始走马观花地走行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