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致敬23军及前身部队抗战将士

红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四军苏中抗战丰碑</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苏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  1945年7月7日,新四军苏中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在三仓设立“苏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80年前历史上的今天,1945年7月7日,新四军苏中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设立“苏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位于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北郊三仓烈士陵园内。粟裕将军1982年题写门匾。</p> <p class="ql-block">碑亭位于陵园东南角,坐北朝南,呈五角形,占地990平方米,亭高9.18米。</p> <p class="ql-block">亭内上方顶部悬挂苏中四分区专员梁灵光题写的“烈士亭”横匾,在亭柱正南题写楹联一副——“碧血丹心尽洒山河三敌驱除成解放;苍松翠柏凭依亭墓五星照跃纪功勋”。</p> <p class="ql-block">亭内正中立有“苏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碑体为白矾石,高1.4米、宽0.83米、厚0.22米。碑文共784字。纪念碑于1945年7月7日抗战八周年立。苏中四分区司令员张震东、政委卢胜、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符确坚、专员梁灵光联合署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张震东少将,1945年时任新四军苏中四分区司令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卢胜中将,1945年时任新四军苏中四分区政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符确坚少将,1945年时任新四军苏中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原广东省委书记、省长梁灵光1945年时任新四军苏中四分区专员。</b></p> 苏中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碑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当神圣的民族抗战进行到第八周年,我们分区抗日全体军政人民,才能在无间断的战斗胜利之余,将我八年来前线上、刑场上忠勇殉国的烈土们的英名,勒碑永垂,以慰英灵,以励来兹,以志我们的钦敬与哀慕之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他们为了中国人民解放的伟业,擎起了民族抗战的大旗,曾经血战大江南北,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以杀敌胜利为生命,以敌后战场为家庭,斩荆披棘,栉风沐雨,以其无比的英勇,冲锋陷阵建立殊功,最后他们选择了最光荣的死法——以他们的热血、头颅,换取了敌后自由的天地——在这里数百万人民得以避免奴役与鞭挞之苦,国家命脉得以转危为安,奠定了胜利反攻的基础。更有我们忠烈的志士,以其钢铁的意志,见危受命,临难不苟,虽备受酷刑剥肤之痛,断肢活埋之苦,而决不向敌人屈膝,终于取义成仁,发扬了我优秀民族子孙的正气。他们的忠勇壮烈,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他们的光辉事迹,应该昭炳于人类解放事业的史册而永垂不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他们几乎全部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壮烈牺牲,给了党以无尚的光荣。他们对党对革命效着无限的忠心,为了服务于中国人民,鞠躬尽瘁,视死如归,他们都不愧为中国共产党优良的党员,正如全国敌后解放区一样,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之下才会涌现大批的勇士,成为整个解放战争中的先锋战斗员,决胜疆场,万死不辞。他们生荣死哀,死得其所,为千万人民所衷心感激,为后世英杰所赞仰师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所以虽有分区襟江带海敌我争夺的严重形势,虽有敌伪集中精锐高度压力的“扫荡"“清乡”,终于被我空前的勇毅、超越的战略所击破、所粉碎。烈士们的殉国,正是这一罕有胜利的缔造者。目前,我们正以无比的威力,在扩大与巩固我们的解放区,正迈步向着敌伪的心脏行进。胜利在望,雪恨有期,因而我们的烈士虽死未死,他们将永远活在胜利的中国人民的心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因此我们将他们铭刻于人民记忆中的名姓铭刻在碑石之上,以志哀荣。他们的光荣,他们的光辉事迹,则另有专文刊记附跋于后,以彰英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苏中军区第四分区 司令员 张震东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政治委员 卢 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符确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专员 梁灵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中华民国“七七”抗战第八周年纪念日 立</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碑墙上镌刻了苏中四分区各县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2259名烈士的英名。</span></p> <p class="ql-block">东台三仓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这里一直是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基本区。</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新四军一师师部、苏中军区、苏中二分区、四分区和东台县党政军机关的驻扎地。是新四军和日伪顽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栗裕大将,时任新四军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b></p> <p class="ql-block">在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的带领下,新四军立足三仓地区,纵横苏中沿海,展开了长达4年的游击战争,粉碎了日伪军一次又一次疯狂的“扫荡”和“清乡”,先后取得了七保三仓、五战丰利、反攻车桥等战斗战役的重大胜利,成功收编海匪孙二虎、组建苏中海防团、平定“大刀会”反动暴乱、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最终取得了苏中抗战的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新四军一师第三旅是新四军的主力旅之一,是陆军23军抗战时期的前身部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陶勇中将,1941年时任新四军一师三旅旅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刘先胜中将,1941年时任新四军一师三旅政委,1942年时任旅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姬鹏飞(吉洛),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42年时任新四军一师三旅政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梅嘉生少将,时任新四军一师三旅参谋长。</b></p> <p class="ql-block">1941年2月,新四军一师三旅由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整编而成。旅长陶勇(后刘先胜)、政治委员刘先胜(后姬鹏飞)、参谋长张震东(后梅嘉生)、政治部主任卢胜。所辖第7、8、9团、南通独立团、启海警卫团。</p> <p class="ql-block">第七团是新四军军部命名的“老虎团”,其战功赫赫,所向披靡,享誉江淮大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四军一师三旅7团暨23军69师205团、红军团、老虎团抗战将士后代,在陈毅元帅题写的“立德立功永垂不朽”的苏中人民抗日烈士纪念碑下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1942年4月,苏中军区决定三旅机关兼第四军分区,下半年一师主力部队地方化后,三旅兼苏中四分区辖第7团和如皋、东南、南通警卫团、海防团等地方武装。</p> <p class="ql-block">1944年12月下旬,粟裕率陶勇新四军一师三旅旅部、7团、特务1团、特务4团,渡江南下苏浙皖边地区。1945年1月,在浙江长兴改称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三纵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四军一师三旅(兼苏中四分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三纵队暨陆军23军子弟后代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5年7月7日设立的“苏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2017年重建的“苏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前,张震东、符确坚、梁灵光等子女亲属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苏中四分区于1947年7月7日,在这里隆重补行了近万人参加的落成庆典。</p><p class="ql-block">1981年地方政府以烈士亭为基础修建烈士陵园,198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按原样重建,重建后的烈士亭高9.18米,象征“九一八”事变;总高度19.45米,象征1945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警醒和激励人民群众不忘国耻,弘扬抗日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3年5月29日,北京、上海、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海南等省市部分新四军一师三旅(兼苏中四分区)暨23军前身部队后代“重走父辈征战之路”寻访团,一行40余人,来到父辈曾经浴血奋战的土地,追寻父辈的战斗足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三仓烈士陵园,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新四军一师三旅暨23军后代们肃立默哀、敬献花篮;祭奠长眠在这里的父辈的战友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胜平、袁正青、彭平平、符丽娅、程武军、张继明、秦苏宁、刘红娅,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整理绶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23军铁锤子团、老虎团、红军团走出的开国将军彭胜标、李士怀、彭德清、张震东、程业棠子女,在父辈的展板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三仓烈士陵园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江苏省国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看到三仓烈士陵园的面貌环境,看到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展览呈现,看到革命英烈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保护褒扬,看到红色基因血脉在这里得到传承赓续,新四军一师三旅兼苏中四分区的后代们赞不绝口。大家仔细查看、研讨、甄别展板上每一处与自己父母经历相关的文字、图片、文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父辈的老首长粟裕大将墓前,大家默哀致敬、鞠躬献花。</span></p> <p class="ql-block">在新四军华中野战军一师三旅七团(老虎团)团长林少克烈士墓前,驻足哀悼、敬献鲜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陆军23军及其前身部队开国将军陈庆先、张震东、彭胜标、彭德清、符确坚、程业棠、张云龙、李士怀,革命烈士饶惠谭,新四军老战士赖少其、赵一德、秦镜、曹持衡、王叶青、魏英美、袁文明等子女,向粟裕将军纪念堂暨新四军一师纪念馆,捐赠父辈战争回忆录、革命文献、书法作品和寻访团签名旗。</span></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让我们聚焦苏中四分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和塔铭,回望英雄们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伟大事迹,学习英烈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从中汲取前行的强大动力。</p> <p class="ql-block"><b>永远铭记——80年前的那场伟大胜利,</b></p><p class="ql-block"><b>接续奋斗——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鸣谢</b></p><p class="ql-block">三仓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p><p class="ql-block">新四军一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b>陆军23军及其前身部队后代</b></p><p class="ql-block"><b>志愿者团队</b></p><p class="ql-block">总策划</p><p class="ql-block">袁正青 张胜平 陈永安</p><p class="ql-block">钟效宁 周晓梅 王娜莎</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p><p class="ql-block">刘红娅 杨晓东 陈军华 郑晓林 </p><p class="ql-block">曹海虹 金小龙 胡小伟 吴敏 汪冰 </p><p class="ql-block">责编审核</p><p class="ql-block">彭晓露 赵晓宁 饶政刚 姚军辉</p><p class="ql-block">戈继军 秦苏宁 魏淑珍 陈求 伍跃</p><p class="ql-block">总监制</p><p class="ql-block">彭平平 符丽娅 程宪军</p><p class="ql-block">张亚平 李陈 余西如 罗夏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