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公园

ks Xu

<p class="ql-block">劳动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南部,前身为松江电机厂厂区林地,占地面积44.7公顷。公园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背景下,由哈尔滨市总工会与香坊区政府投资7000万元历时一年改造完成,保留原有30000平方米工业广场道路系统和3000平方米人工湖湿地。园内现存黄菠萝、水曲柳等20余种原生乔木,2024年7月完成4000余平方米彩化休闲广场升级,融入工业主题元素景观,成为市民亲子活动与健身锻炼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恰逢哈尔滨香坊区首届百花园艺展,展览主题:"秀色凝香,百卉织芳",展览的花卉品种繁多,🈶蓝雪花、黄地菊、毛地黄、百子莲、积水凤梨、无尽夏绣球、天竺葵、各类三角梅等百余个品种8万余株花卉,还有各种造型树。设有多个展区,分为市集熙春、匠传百卉、入口景区、拾级溯史、时光印记花廊、百花争鸣,沿公园形成一条观赏环线。</p> <p class="ql-block">工业与生态融合,以劳动公园的工业文化底蕴为依托,将百余种花卉与工业机械相结合,展现"工业重生、生态共融"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低压转子打造的孔雀造型</p> <p class="ql-block">哈飞运输机打造的云端花翼</p> <p class="ql-block">蒸汽机车打造的铁轨花廊</p> <p class="ql-block">马祖光(1928-2003),中共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哈尔滨市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1950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创办核物理专业,任主任、副教授。1970年创办光电子技术专业,任所长。他先后提出了激光介质光谱、新型可调谐激光、 X 光激光、非线性光学技术、红外激光技术和激光空间信息技术等多个具有创新性的世界前沿科研方向。1979年,他发现了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Na2新的近红外连续谱区。1985年,他首次在光谱学中提出间接光泵跃进机理。在国际上他率先实现激光振荡10项,观察到新荧光谱区17个、新非线性光学过程7个。由他直接指导所取得的国际首创成果达17项之多,他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专利,为促进我国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李庆长,1949年出生,山东省平阴县人。中共党员。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哈尔滨市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1970年进入哈尔滨电业局工作,成为一名电业工人。三十多年来,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让客户满意"的宗旨,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平均每天16.5个电话(传呼),每天登门服务1.4次(件)。他坚持义务献工,十几年累加起来等于多干了几年的工作。他以忠诚和热情在党和人民群众中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把电力的光和热送到千家万户,把党的温暖送进群众的心坎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重,他用自己的崇高品格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正内涵。2009年退休后,仍然担任国家电网黑龙江电力(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名誉队长,发挥余热,奉献社会。</p> <p class="ql-block">民主德国五十年代制造的PEZZ100/1000双柱曲轴压力机,最大冲剪力100吨。</p> <p class="ql-block">梁军(1930-2020),黑龙江省明水县人。中共党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哈尔滨市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1948年2月,梁军参加拖拉机培训班,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北大荒,被誉为驾驶“铁犁”的垦荒女英雄。1950年9月,梁军作为农业战线代表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2013年4月28日,作为全国劳模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辛切接见。先后担任过黑龙江省农机研究所副主任、哈尔滨市香坊区农机局副局长、哈尔滨市农机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0年离休。</p><p class="ql-block">梁军是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一元纸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原型,她是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也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象征。她不仅是“人民币姑娘”,更代表了中国女性在工业领域的突破。</p> <p class="ql-block">苏广铭(1913-2005),山东省平原县人。中共党员。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三次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哈尔滨市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13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35年进入哈尔滨铁路工厂(现中车哈尔滨车辆厂有限公司)工作,历任铣工、工人技师、工人工程师。苏广铭一生热衷于技术改革和发明创新,共完成重大技术革新350多项,其中的一项革新可以使工效提高88倍,并发明了"玉米铣刀"和"错齿片铣刀"。"一五"期间,他用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完成5年的工作量。二五"期间,他提前4年半完成5年工作量。1965年,他创下4分钟加工一块轴瓦的全国最高纪录,他被称为足智多谋的技术能手,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p> <p class="ql-block">前苏联五十年代制造的6H82型万能铣床</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由前苏联制造的034-365内圈滚道磨床,可加工外径190mm以内的轴承内套沟道,属当年国内为数不多的轴承加工专用设备,主要用于生产精密轴承。其特点是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该设备共服役56年,为我国电机轴承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捷克制造的Z30100摇臂钻床,适用于中、大型零件上的钻孔、扩孔、铰孔、锪平面、攻螺纹及管接头倒角等工作。</p> <p class="ql-block">前苏联1960年制造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万能立铣床(6M13II 400mmX1600mm),</span>该设备加工宽度为400毫米,长度为1600毫米,属于传统的机械齿轮传动系统。</p> <p class="ql-block">1956年由前苏联制造的016-154普通车床,该设备共服役60年,为我国轴承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德国制造、从前苏联引进的ZSKW 花键磨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