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新-旅程漫记(16)片马镇,父辈的战场

剥洋葱

<p class="ql-block">来怒江旅行的人,不是所有人都会想到去片马镇。</p><p class="ql-block">片马,位于泸水县城西。在地图上看直线距离不过30公里,实际驾车单程开了94公里,爬了2个半小时的山路,翻过高黎贡山海拔3150米边检站的“片马丫口”,还要再走20公里。路上云雾缭绕,村寨罗列,一派胜境。</p><p class="ql-block">之前一直认为,高黎贡山横亘在中缅之间,不存在口岸。殊不知高黎贡山西坡腹地的片马镇距缅甸克钦邦首府仅200公里,怒江州唯一的省级开放口岸就在这里。片马镇规模很小,几条街的房子,口岸以木材交易为主。</p><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片马镇却有着民族悲壮、顽强奋战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侵缅英军入侵片马附近的茨竹、派赖等寨,宣统二年(1910年)占领片马,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又先后占领古浪和岗房。中国边防军民在土把总左孝臣、千总杨体荣率领下奋起反抗,打击入侵英军,土把总左孝臣在抗英斗争中牺牲。片马管事勒墨杜扒率领景颇、傈僳、独龙、怒、汉、白等各族人民会同泸水土司,与英军进行了多次搏斗,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经过各族人民的抗英斗争,英国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被迫承认片马是中国的领土,但英军拒不撤兵,仍然强占片马。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61年,片马等地才正式回到祖国怀抱!</p><p class="ql-block">在片马镇,除了片马抗英纪念馆,还有一所驼峰航线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一架二战时期C-53运输机拼装复原品,以及历史资料和实物。这架运输机是1943年3月由美、中两国飞行员驾驶的从昆明飞往印度汀江的途中在片马附近坠毁失踪的,1996年发现残骸后,从高黎贡山上搬运到片马。</p><p class="ql-block">实际上我对滇西旅行的热情,很重要的方面是因为几年前的一段时间,集中读到滇西抗战史。2020年去了腾冲,捧着鲜花敬献在国殇墓地,而驼峰航线的悲壮历史更让人铭刻于心!1942年日军切断了唯一供给的滇缅公路,因此在美国人的援助下开辟了穿过喜马拉雅、横断山等山峰的昆明到印度汀江航线,这条生命线也是死亡线,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以及机械、技术原因,在整条航线的3年多时间里,至少1500架运输机葬身。我曾经看过的资料介绍,在太阳的照射下,那些跌入深山的飞机铝板烁烁发光,甚至可以作为航行中的指引,这是多么悲壮的空运史!</p><p class="ql-block">从片马镇返回泸水县城的路上,山峦间下起了阵阵小雨,黛色的云雾笼罩着青山,只是村寨房舍的白色墙壁反射着清亮的光芒。整个情绪盘桓在纪念馆陈列的内容里,远征军、飞虎队、史迪威、C-53坠机,以及片马镇、怒江、滇西… …今天享有的一切来之不易,这里曾是我们父辈的战场!</p><p class="ql-block">(2025.3.23 云南泸水县 片马镇)</p> 路上:泸水-片马 风雪丫口:1956年,人民解放军派一个排进驻片马丫口,与西藏查果拉、喀喇昆仑神仙、新疆阿勒泰红山嘴边防站并称全军四大艰苦哨卡,并1963年被国防部授予“钢铁哨所-风雪丫口排”荣誉称号。 <p class="ql-block">片马丫口通道。</p> 片马口岸·片马镇 <p class="ql-block">片马口岸国门。</p> 片马抗英·驼峰航线纪念馆 胡耀邦题字的片马搞英纪念馆。 领导片马人民抗击侵略,保卫祖国领土的勒墨夺扒塑像。 胡耀邦总书记题字的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碑下是汉、景颇、傈僳族文字的纪念碑文。碑体由3把剑和3面盾组成,象征汉、傈僳、怒族团结抗英的事迹。 陈香梅女士题字的怒江舵峰航线纪念馆。 驼峰航线展览图。 C-53飞机复原品。 驼峰航线飞机坠毁点分布示意图。 驼峰航线示意图。 C-53中美三名抗日航空烈士的墓碑。 回程路上 回程经过的片马丫口。 回程看到的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