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七七事变88周年

傅凌波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2025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下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英勇悲壮的民族解放战争。</p><p class="ql-block"> 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直到抗战终止,四川的征兵额达到350万余人。四川为完成特种工程,服工役的人民总数在三百万以上。粮食是抗战中主要的物质条件之一,而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而后征购与征借亦自四川始。此外各种捐税捐献,其最大的一部分也是由四川人民所负担……仅从这些简略的统计,就可以知道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泪!"</p><p class="ql-block">中国抗日军队中,每五六人中就有一个四川人,故有"无川不成兵"之说。出川抗战的三百五十多万川军,有六十四万多人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川军同全国同胞一起以血肉之驱,抵抗日本侵略。</p><p class="ql-block">此外,几千万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忍饥耐寒、共赴国难。所以《新华日报》还说:四川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为中国民族复兴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缺少川人抗战的抗战史,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抗战史。川人大抗战,是中国抗战史上鲜血浸透、必不可少的重要一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8周年。今天,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从那时起,“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并最终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举办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同时举行《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p><p class="ql-block">记者今天上午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将在这里举行。参与本次仪式的人员规模达到600人,其中包括抗战将领遗属代表和抗战烈士亲属代表,首都的大学和中学生代表、机关干部职工代表、驻京部队官兵代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专门请到了两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代表,他们如今已是94岁和96岁高龄。</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从去年10月闭馆开始实施改扩建和展览改陈。记者在现场看到,纪念馆前平台已经焕然一新。两侧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活动的主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p><p class="ql-block">门前共有两层台阶,一层是14级台阶,二层是8级台阶,分别对应着14年抗战和8年全民族抗战。馆前平台分立两侧各有7棵松柏,仿佛在提醒我们“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爆发,也诉说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表达了对先烈的崇敬之情。</p><p class="ql-block">馆内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将于明天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展出照片超过1500张,文物超过3200件,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14年伟大抗战的光辉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p><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此次还特别设立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切缅怀抗战英烈等专区。</p><p class="ql-block">纵观全展,“珍贵文物+档案文献+历史影像+艺术品+历史场景”的布展方式将立体化呈现给观众。比如将展出内容融入到还原场景当中的展出方式;比如结合科技手段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再比如现代科技加持微缩景观的新颖表达等等。可以说是通过多种现代展陈的手段,去充分体现坚持正确历史观,弘扬伟大抗战精神。</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将作为基本陈列长期展出。也期待大家能够到现场去重温这部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雄壮史</p> <p class="ql-block">‌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开端,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起点。</p><p class="ql-block">事件经过</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炮轰宛平城并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奋起抵抗,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p><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中国抗战全面爆发‌:事变后,日本调集20万兵力进攻华北,中国国民政府与共产党迅速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p><p class="ql-block">‌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形成‌: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民族觉醒标志‌:事变激发全民抗战决心,各地掀起救亡运动,如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等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背景与影响</p><p class="ql-block">‌日军战略意图‌:卢沟桥是北平唯一对外通道,日军企图切断华北与中央联系,实现“华北自治”。‌‌</p> <p class="ql-block">‌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以下是该事件的核心要点:</p><p class="ql-block">事件背景与起因</p><p class="ql-block">‌时间与地点‌:1937年7月7日,地点位于北京卢沟桥附近的中国驻军阵地。</p><p class="ql-block">‌导火索‌:日本驻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第29军严词拒绝后,日军于当晚炮击卢沟桥并进攻宛平城。‌‌</p><p class="ql-block">事件经过</p><p class="ql-block">‌初步冲突‌:7月8日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起攻击,中国守军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第219团奋起抵抗。</p><p class="ql-block">‌战事升级‌:7月28日,日军攻占北平南苑等地,中国军队伤亡惨重(约2000人),北平沦陷。‌‌</p><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全国抗战起点‌:七七事变直接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救亡运动,标志着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p><p class="ql-block">‌国际影响‌:该事件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国成为二战东方主战场。‌‌</p> <p class="ql-block">‌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起点,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并开启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p><p class="ql-block">全面抗战的起点与民族觉醒</p><p class="ql-block">七七事变打破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惯性,使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事变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提出"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宣言,这种政治动员直接推动全国形成"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的抗战共识。</p><p class="ql-block">抗日统一战线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国共关系的根本转变:事变前国共处于对峙状态,事变后9月即达成《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中共合法地位。</p><p class="ql-block">多元政治力量整合:第三党、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等中间党派主动取消反蒋纲领,少数民族40余个群体直接参战,海外华侨建立3894个救国组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川军出川”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七七事变的相关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