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公元2024年8月下旬的清晨,一个女婴在市中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呱呱坠地。<br> 儿媳是这个医院的儿科护士,分娩时,妇产科在岗医生都来到产床前,为临产的儿媳加油鼓劲。上午9时许,儿媳产下一个6.5市斤的女婴,小名朤朤,足月顺产。<br> </h3> <h3> 独生儿子30多岁完婚,婚后多年得子。当今家中有新生命降临,家族血脉延伸,爷爷奶奶自是喜出望外,小生命给大家庭带来福音。 <br> 小朤朤初诞,一切出生指数达标,乳婴吃了睡,睡醒又吃。家中请来一位月嫂,精明能干,尽心尽责,全天候护理母女,精心安排产后膳食。虽月支万元,还是物有所值。这期间,奶奶忙里忙外,买莱煮饭,最为辛苦。 <br> 出生之前,围绕孙女的取名,爷爷希望按“庭、世、泽、昭、文”的家族字辈延续,毕竟也算一个文化人,老祖宗订立有规矩。但王氏家族向来开明,父亲给自己取名、自己给儿子取名,也都未按家族字辈来。在王氏家族中,每一代人,有一传承字辈的人即可。儿子、儿媳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征求意见时,爷爷只讲“文璟”二字最佳,生女名“文璟”,生儿曰“璟文”,也兼顾龙年出生与字意。其实,儿子儿媳给孙女取名,更为用心和考究。孙女出生在龙年,龙喜水,全家又住滟澜洲,大渡河古名沫水,文豪郭沫若的“沫”,也取此意。给孙女取名“Y沫,音有韵味,寓意甚佳。女儿正好生于龙年,2024正是“龙行龘龘,前程朤朤”之年,给小龙女取个乳名“朤朤”,顺口好记。<br> 在小朤朤出生的第100天,细心的妈妈特意为女儿在客厅布置了一个”百日庆典“,全家老小,隆重欢庆小朤朤“百日华诞”。</h3> <h3> 儿子家住滟澜洲香漫里,与父母的住家北欧印象,保持有”一碗汤“距离。月嫂离开后,家中改请一名煮饭的赵妈,奶奶的角色,转换为管理小孙女的饮食起居,爷爷则忙于撰写《牛华镇志》与稿务,往往时至下午,才赶去滟澜洲打一下“冲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