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泥塘围棋记

南溪生

<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牛泥塘是个好地方。</p><p class="ql-block">倒不是因为我在这里拿了冠军,才说这里好(潜意识里或许也多少有情感的加持,嘿嘿)。</p><p class="ql-block">牛泥塘,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顾名思义,这里或许原本有一个很大的水塘,泥塘。一到夏天,“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更多的应该是水牛,耕牛),这里就会成为牛们的天下,一头又一头水牛农耕之余在这里打滚,嬉戏,休闲。窃想,如果潘公(国画大师潘天寿)以前来过,或许会诞生一幅更妙趣横生的耕罢图也未可知。</p><p class="ql-block">但这里还有一个更好听更优雅的名字,梅岭。同样顾名思义,这里或许曾有大片的梅树,“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只要想一想,就会是何等的美妙惬意。</p><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半斤八两”棋友会组织本次围棋活动,如果不是这两日我也恰好有点闲,或许这辈子就会错过这么个好地方。</p><p class="ql-block">“半斤八两”,听名字就是一个最民间不过的棋友组织。它是宁波一帮因围棋结缘的志同道合者。此所谓志同道合,就是有棋下,有酒喝,有牛皮吹,且不太以输赢为意,胜负置身外,冷暖我自知。</p><p class="ql-block">这个组织里,有体制内,也有体制外,有企业老总,有部门领导,有各协会负责人,有教师有医生,还有围棋专职教师等等,虽不说三教九流,也称得上各路神仙。</p><p class="ql-block">所谓“半斤八两”,也就是说多数棋友水平都差不多(除了宁波的几个大高手),平时参赛人多的时候就分成半斤组和八两组,八两略高于半斤。人数少的时候就合并一组,按棋份高低进行。</p><p class="ql-block">我和秘书长陈肖华是一年多前,经宁波黑白江湖上人人都敬一声“德哥”的“裘总瓢把子”裘连德引荐进的组织。半斤八两内部排位赛虽频繁(几乎每月一赛),我和秘书长也都才参加过一次,秘书长拿了八两组第二,我拿了半斤组第六,加上这次是第二次。巧的是,这两次都在鄞州,都是鄞州的周志成主席、孔建平老师他们在操持。</p><p class="ql-block">上一次是年初,放在鄞州围棋协会。这次移师至横溪镇梅岭牛泥塘。</p><p class="ql-block">本次排位赛因同期多个赛事冲突分流,报名参赛人数较少。经申请,宁海棋友又增加了两位——杨贵兵、潘豪业,遂组成“十八罗汉”(后来临时别地又一棋友加入)。</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7月5日中午,宁海棋友四人驱车至牛泥塘岗。过横溪镇,经金鹅湖,沿山路盘桓而上。路虽略窄,但两边茂林修竹,映入眼帘的除了绿意还是绿意。蝉噪林逾静,愈往上走,知了的叫声愈响,更映衬出此间之幽静。</p><p class="ql-block">驱车约一个半钟头,来到目的地,cherish井咖啡·民宿。下车举目南望,近处是修长高耸的竹林,穿过竹林,对面远一些则是连绵群山,山色自近而远,由浅入深,再远一些就是群山构成的山脊线,柔和又漂亮。山脊线上,一排风力发电车悠闲转动,像是同远来的朋友招手致意。</p><p class="ql-block">再往上看,则是蓝天白云。蓝是蔚蓝的蓝,鄞州蓝;白是莹白的白,一尘不染。整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再好的画师恐也难以描摹其一二。</p><p class="ql-block">置身期间,世俗的喧嚣早已远离,棋友们无不感叹,真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也不能不佩服民宿主人的眼光,挑了个好地儿。在这里栽了梧桐树,不怕凤不来。何况,老板娘热情好客,服务生服务细心。</p><p class="ql-block">一言蔽之,此处宜休闲,宜静心,宜度小假,宜小聚会,宜琴,宜写生,宜坐隐手谈……</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最后简单唠叨此次排位赛。</p><p class="ql-block">按棋份划分,八名棋友4.5,九名4.0,一名5.5,一名3.5。同棋份分先,差一棋份让先(但执白须182才算赢),二棋份则让二子,依此类推。</p><p class="ql-block">我的棋份是4.5,这次比赛是双方40分钟包干,所以一开始就想着前半盘要下得尽可能快一些,好多留一点时间给后半盘判断形势以及收官。</p><p class="ql-block">事实证明,下得快反而更加杀伐果断,不犹疑。手风反而比加秒制更顺。七盘比赛,时间上基本上都是牢牢压制住对手。尤其第三轮执白对奉化刘春海老师一局,前一百手基本上步步秒拍。棋至中盘已经领先20余目,只是刘老师也甚是内功了得,后半盘我略有放松,就被他渐渐追上,最后很幸运一处小官子他没看见,亏了一些,白不多不少半目胜。</p><p class="ql-block">下午连着下三盘,对体力是个考验。下午第一轮对阵象山陆总,中盘后发力吃住边上黑二子,差距逐渐拉大。次轮对上年纪稍大一些的上官大哥,棋至中后盘上官精力明显不济,时间上也处于不利,几处接触战都有亏损。结束时跟他交流,角上和边上两处如果转换,黑并不差。他则连连摇头,到后面已经看不清,下不动了。</p><p class="ql-block">晚饭后再战,第四轮对上徐寅辉老总。中盘徐总发力拉出被断一子,非常有力。白则中间被分断两块要两头兼顾,丁点不能放松。好在黑一大串也没什么目数,白顺利做活后已经领先。中后盘黑欲发力攻击白左侧大块,然后面应对有误,反而亏损近20目,此后遂无机会。第五轮对阵老友潘豪业,稳扎稳打,白183胜。五局结束,时间已经接近晚上十一点。</p><p class="ql-block">晚上十二时后入睡,至凌晨三点即醒,后一直无法入睡。许是连续下五盘棋脑子始终处于亢奋中,加上下午连喝两大杯咖啡(推介一下,咖啡确实不错),结果听相声无效,听音乐无效,只好抱着枕头假寐至七点多。</p><p class="ql-block">6日上午再战两局,脑子昏昏沉沉。于前一天比,状态已有所不及。第六轮执黑对上内家功极为扎实的冯海萍老师,开局一步随手加缓手,即被其抓住。双方之天王山被占,黑一直相对被动。此后强行将白中间二子切断,两块大龙对攻,最后英雄气短,差一口被杀。一个钟头不到,草草收场。</p><p class="ql-block">第七轮也是最终轮,终于遭遇状态神勇的德哥。经过全国赛淬炼的总瓢把子,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其自我感觉这两年涨了有一个子。这个年纪还能这样涨棋殊不多见,佩服佩服。这盘棋,白取实地,黑取势。黑41托,被白反扳进角,事后看胜率亏损不少。白70碰后的作战,黑继续贯彻经营中腹的思路,至83已构筑起滔滔外势。此时周建立校长赶来观战,德哥不无得意地跟其招呼:“周校,我是做大生意的……”,言下之意,他对此时的局势相当满意(事后跑胜率,其实胜率白仍然高达80多)。</p><p class="ql-block">白取得先手后遂于黑中腹大闹天宫,94、96一断、一靠,抓住黑棋形缺陷,是某颇为得意的两手。黑顿时陷入长考。裘总苦思不出对策,跑去外头抽了根烟,回来再长考,前后长达十多分钟不肯落子。此处定型后,白先手吃掉黑二子,不仅带着目数做活,还逼迫黑角上补活(角上目数也亏损不少),胜率已经接龙。虽然此后白也下出几步缓手,终究还是控制局势至终盘。数子结果,黑174,白盘面领先13目。</p><p class="ql-block">最终轮,第二台张建耀医师胜冯海平老师,如此,六胜就剩一个。反之,如果冯老师胜,小分超过我,将成为本次冠军。而如果德哥获胜,他将成为本次排位赛冠军。</p><p class="ql-block">最终结果,我、冯、裘,分获冠亚季。刚加入半斤八两并首次参加比赛的潘、杨二兄也皆取名次,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根据规则,我由4.5升至5.0,德哥从4.0升至4.5(4.0组第一)。</p><p class="ql-block">唯一遗憾的是宁海棋王陈肖华,按棋份,让每人至少二子以上。让子棋并非其特长,加上大家都不弱,上来即二连败,四五六轮又败,只在第三轮收获轮空胜,末轮取一胜,共二胜。我堂堂棋王,何曾如此落魄寒酸过?遂一头扎进酒瓶子,一顿猛灌,借酒浇愁。好在牛泥塘的酒不错,多少浇掉了棋王胸中的那些块垒,心情不至于太郁闷。我们则安慰他,你这次就好好陪太子读书得了,他苦逼似的笑笑……</p><p class="ql-block">午饭后颁奖合影,大家兴尽而归,相约下次再聚。</p><p class="ql-block">末了,要感谢周志成主席、孔建平老师等,劳心劳力,又要下棋又要忙着组织、编排等,心思不能集中于棋。这是东道主的担当。必须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