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我祖父于大洪被收入《东北抗日英烈录》</p><p class="ql-block">《个人口述中的丹东抗日史》《丹东抗日游击区》于大洪英烈事迹</p><p class="ql-block">《丹东抗日游击区》丛书中关于祖父于大洪的简介:</p><p class="ql-block">于大洪(1903—1937),抗日爱国志士。1931年10月,邓铁梅在凤城县三区顾家堡子成立东北民众自卫军,宣布举旗抗日,于大洪、于大帮二兄弟在沙里寨带着自己的绿林队参加邓铁梅部队,于大洪被邓铁梅任命为营长。于大洪参加过攻打沙里寨、二道洋河、龙王庙、文家街、尖山窑等战斗。由于立了功,后被邓铁梅提升为团长。邓铁梅牺牲后于大洪参加苗可秀领导的中国少年铁血军,继续与日本鬼子作战。1936年抗日队伍被打散后,于大洪回乡,在沙里寨被抓劳工修围子时,密探侦知他曾是邓部的团长,被日本鬼子抓获,杀害于沙里寨哨子河畔,终年34岁。</p><p class="ql-block"> 东北抗日史辽宁丹东部分主笔 黄文科 供稿</p><p class="ql-block"> 当收到堂哥于振贵从辽宁本溪寄来的《个人口述中的丹东抗日史》和《丹东抗日游击区》这两本书时,我急切地翻到了记载祖父英烈事迹的那几页,当看到英气逼人的祖父相片和那“苦读书万卷”砚台遗物以及记载先烈的事迹时,我震憾无比,禁不住热泪盈眶、唏嘘不已... ...</p><p class="ql-block"> 《个人口述中的丹东抗日史》中记载:祖父于大洪参加了邓铁梅、苗可秀领导的抗日队伍,还当了团长。他为抗日救国卧底多年,最终因叛徒告密而惨死于日寇的刺刀下。临刑前,祖父昂首挺胸,气宇轩昂,虽然被五花大绑,但在奔赴刑场的那一路,他仍然不停地宣传抗日思想,教育群众不要担心,人民大众是赶不尽、杀不绝的,正义一定能够战胜邪恶,中国人民一定会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p><p class="ql-block"> 祖父用挺起的胸膛迎接了日本侵略者刺刀的刺挑,用鲜血染红了东北的黑土地,用生命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他那砚台上的“苦读书万卷”也让我无限感怀、思绪万千,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于是欣然提笔专为祖父以及像他一样为抗日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写下了一首《我们从先辈中接来希望的火种》歌曲,表达了我的无限悲愤和崇敬之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先辈中接过革命火种,点燃大地谱奏历史颂歌。英名与日月同辉,喋血哨子河视死如归。烽火连天战斗豪情,崇山峻岭铁马金戈,战火纷飞英勇杀敌,挥剑劈寇突破重围。喝一口哨子河水,告别父老众乡亲。没有那眼泪也没有伤悲,横刀跃马誓把敌寇追。</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先烈中传承革命火种,点燃大地奏响奋进战歌。热血铸就中华魂,万里征战马革裹尸。硝烟散去青峦掩侠,纪念碑前敬呈鲜花。血染战旗后继有人,留芳万古不朽永垂。唱一曲抗战歌谣,喊一声白发爹娘。魂归何处,河水涛涛,载着英雄回故乡。</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先烈中接过希望火种,点燃大地放开时代歌喉。英灵与山河同在,抛头洒血革命无怨。家乡面貌翻天覆地,山河沃土传承豪气。岁月峥嵘碧血丹心,青山埋骨浩气长存。捧一壶哨子河水,喊一声父老乡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烈士遗志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所有的言语都多余,一切尽在悲愤和无限思念中、全在对英烈的祭奠和缅怀中......</p> <p class="ql-block">关注请扫或长按二维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