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跟团游纪实(下)之下篇

星星

<p class="ql-block">行程第七天(5月30日)早歺后乘船游览东非大裂谷最美纳瓦沙湖。纳瓦沙湖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西北方约90公里处,坐落在大裂谷之内。该湖由断层陷落而成,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3公里,最深处20米,湖面海拔1900米,是裂谷内最高的湖。纳瓦沙湖是肯尼亚唯一的淡水湖,湖水微带碱性,但可以饮用。湖中产鲈鱼和非洲鲫鱼,有河马和各种水禽,乘坐当地人的小游船可以游览湖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上可乘五人的机动小游艇,湖面一望无际,碧蓝碧蓝的湖水拍面而来,立即让我们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我弟弟坐在游艇的前端,我给他拍照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小艇刚行驶不远就来到湖边几株大树下,树上布满了鸟巢,十多只黄腹织雀正在辛勤地织巢。我们纷纷用相机和手机拍摄织雀织巢的精彩瞬间。这只<span style="font-size:18px;">织雀正在用嘴咬取织巢的树枝。黄腹</span>织雀是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的鸟类,以鲜明的黄色腹部和面部黑色斑纹为主要特征。该物种栖息于海拔800-3000米的高原森林边缘、林地及人工环境,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其头部色彩存在地理差异,成年雄鸟在繁殖期展现金黄色头额与黑色脸颊的鲜明对比,非繁殖期羽色转为灰白色。黄腹织雀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觅食高度随季节变化显著,旱季活动范围约4.5米,雨季可达6.5米。繁殖期集中在8-11月,雄鸟通过编织悬挂式巢穴吸引雌鸟,孵化工作由雌鸟独立完成,孵化周期为11天。</p> <p class="ql-block">黄腹织雀编织的巢穴的进口是在巢的下面,而绝大多数鸟巢的进口都是朝着天空的,朝下的进口使巢能更好的避风遮雨,说明织雀在鸟类中算是聪明的一族了。</p> <p class="ql-block">就在我们拍摄好黄腹织雀后又看见两只河马,棕红色的头部浮出了水面,给了我们一个惊喜!</p> <p class="ql-block">为了给我们欣赏到鱼鹰捕鱼的精彩瞬间,船夫吹响起口哨,然后向室中抛了一条小鱼,果然鱼鹰注意到了,它很快的从树上迅速到湖面衔起鱼,而后飞回到树上吃鱼,下面的视频基本上拍摄了这个过程。</p> <p class="ql-block">鱼鹰飞向湖面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啊,哇塞,鱼鹰抓鱼的精彩瞬间居然被我拍摄到了,真幸运啊!想不到我用尼康D850相机,70/200/F2.8的中长焦镜头能抓拍到这么清晰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鱼鹰把抓到的小鱼已吃得所剩无几了。</p> <p class="ql-block">纳瓦沙湖中间有一个弯弯的小岛名为“星月岛”,是个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岛上有许多野生动物,如斑马,长颈鹿等。我们乘坐游艇只用了估计五六分钟的时间就到了星月岛码头,下艇后开始徒步星月岛。</p><p class="ql-block">刚上岛就被原生态的风光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留了个影。</p> <p class="ql-block">我给弟弟在同一地点也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这是埃及雁,就不多作介绍了。</p> <p class="ql-block">这只鸟是噪鹮</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鸬鹚吧,它们在聚会砍大山呢。</p> <p class="ql-block">在肯尼亚我们见到的最多最美的树是金合欢树,在星月岛上绝大多数的树也是金合欢树,树干十分高大,树形也很漂亮。我的团友们行走在金合欢树丛中,随便拍上一张片子,就是一幅风景画呀!</p> <p class="ql-block">对美丽的金合欢树还是要拍一张“特写”的,可惜拍晚了,前面几天中在宽旷的草原上看到不少犹如大盆景的金合欢树没有及时拍,现在真有点后悔噢。</p> <p class="ql-block">特地把枯树拉进了镜头,世上万物均有生有灭,我们老年一族要在有生之年活得轻松、快乐、有趣、有味一些,不负余生。</p> <p class="ql-block">金合欢树最高可达25米,即便是以高著称的长颈鹿在金合欢树面前也相形见绌了。</p> <p class="ql-block">金合欢树太美了,我只顾拍片,与团队离得越来越远了,反倒让团友们成了我照片中的模特了,由于他们的加入,使我拍的片子更加鲜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宁折不弯,倔强永远是值得尊重的一种品质。</p> <p class="ql-block">即使生命已逝去,仍然将残缺美留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我弟弟酷爱旅游,见到美景就有点情不自禁了。</p> <p class="ql-block">星月岛上不多见的仙人掌引起团队美女们的青睐,她们让我帮她们拍了几张,我特地蹲下来取景,让背景更加简洁和干净。这个北京女孩至今我不知她的姓名,她给我的印象是沉稳、低调和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个女孩十分活泼,甚至有点调皮,童心未泯。</p> <p class="ql-block">这个广州女孩听说和北京女孩是大学同班同学,参加工作后又约在一起旅游,旅途中和另外两个女孩整天粘在一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被大家戏称为“四人帮”。</p> <p class="ql-block">这个视频是我从团友群里下载的照片,经我剪裁再用剪映转为短视频,再加上我录制的“四人帮”的欢声笑语编辑而成的。算是给我的这个美篇留下一点青春的、快乐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马塞马拉公园围堵狮子时拍摄的,在“中篇”中漏编了,“四人帮”被我拍漏了一个。</p> <p class="ql-block">在马塞马拉和纳库鲁公园是坐在车上看动物,不可下车,而在星月岛徒步最大的乐趣是可以近距离接近野生动物,你看我给弟弟在驼鸟旁拍了照片和视频。</p> <p class="ql-block">在马塞马拉公园都没有拍摄到的白唇鹿在星月岛居然让我们遇见了一小群。</p> <p class="ql-block">我和弟弟都在鹿群前面留了个影</p> <p class="ql-block">斑马也走进了鹿群,无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永远是生活、生存的最佳状态。然而当今世界仍处于半荒蛮状态,丛林法则仍主导这个地球,西方引以为傲的所谓的文明被他们挑起的战争击得粉碎,有多少人死于炮火之中?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p> <p class="ql-block">星月岛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他们竭尽全力,想方设法,摆弄变换各种取景姿势试图拍好星月岛的原始之美,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没能拍到万千角马迁徒的震撼人心场面,在星月岛能近距离拍摄角马也算是对自已的一点补偿吧!</p> <p class="ql-block">斑羚在金合欢树下自由地行走、奔跑,白唇鹿性格沉稳温和,似乎没有和斑羚成为兄弟或闺蜜,它们不为斑羚的活跃所动,走起路来仍然一步一趋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四个团友只顾着拍照片,其他团友已走过了一个山坡而不见踪影,我踏着草地急切地去追赶,留下了一段我七十五岁时在万里之外还算有力的脚步声。</p> <p class="ql-block">翻过了山坡,见到了团友们前面竟有一大群斑羚,我立即加快脚步走向这群斑羚,这是在这次旅程中我见到的最庞大的一个斑羚群,数量有数百只。</p> <p class="ql-block">拍完斑羚群后我们就乘坐游艇离开了星月岛,船夫将小艇开到离我们乘艇码头不远处的另一个码头处,正在我们诧异是否到错了码头时,船夫用手势告诉我们向前看,这时我们看到了一群河马在岸边遛达,不一会儿就一个接一个地走进湖水里去了,这也是此次旅程中近距离拍摄的一个河马群。</p> <p class="ql-block">离开码头后居然又让我拍摄到苍鹭吃小鱼,小鱼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几乎半透明的色彩,这个光影效果还是很美的。</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纳瓦沙湖和徒步星月岛后,我们乘车去艾尔莎庄园观光。该庄园位于肯尼亚纳瓦沙湖畔,由英国人乔治·亚隆(George Adamson)于1961年创建。庄园以保护野生动物和提供奢华住宿著称,曾作为电影《走出非洲》的主要拍摄地之一。 ‌庄园得名于被救助的小狮子“艾尔莎”(Elsa),乔治·亚隆(<span style="font-size:18px;">Joy和她的丈夫George)自1937年起在肯尼亚从事动物保护工作,1956年他们收养了失去母亲的幼狮爱尔莎,并对其进行了科学训练,最终成功将其养大后放归自然。爱尔莎在野外找到了伴侣,并产下了一窝小狮子。</span>这些幼狮常回到庄园探望“父母”,形成独特的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生态链。 ‌</p><p class="ql-block">下面是乔治·亚隆夫妇与幼狮爱尔莎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目前该庄园仍保留着简朴的英式建筑风格,保存并展示着乔治·亚隆夫妇俩留下的摄影设备和她们的日常用品。庄园还提供豪华住宿和经典英式下午茶体验。在艾尔莎庄园,我们享受了一段极致的惬意时光。在郁郁葱葱的花园中,摆放着精美的桌椅,桌子上摆上精致的点心和香气扑鼻的茶水。轻轻抿一口香浓的下午茶,品尝着甜蜜的点心,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所有旅途的劳累呀或者烦恼呀都烟消云散。我弟弟特地选坐在一张空着的椅子上让我拍了一张照片,以表达他心中的轻松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庄园里的这棵树形状很有特色,我们情不自禁地又各拍了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团友中有一位女士穿了一身红色的连衣裙,我请她帮忙在高大的金合欢树下走了一次秀,我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创作”了这张片子。</p> <p class="ql-block">在庄园内让我们又惊又喜的是疣猴抢食我们歺桌上的甜点。东非黑白疣猴(学名:Colobus guereza):雄性体长54.3-69.9厘米,雌性体长52.1-67.3厘米,面部的毛像络腮胡,毛色多为黑白相间,身体两侧长着斗篷一样的白色长毛,从肩膀向下延伸到整个背部。轻盈的体态和长长的四肢,身形较一般猴子大和重,臀疣很小,美丽飘逸的尾巴比身体还长,有时超过1米,颊囊小,拇指已退化成一个小疣,故名。胃很大且复杂,内分成数瓣,以适应从营养不丰富的树叶里吸取养分。栖息于热带丛林中,或接近草原的树林中,主要吃植物的嫩芽和叶,同时也吃野果和谷物。每群9-13只不等,由成年雄性率领,用宏亮的声音来保卫领地。动作灵敏,能在树枝之间做长距离的跳跃。由于毛皮漂亮,遭到人类捕杀,种群数量受到严重威胁,非洲各国已把该物种列为珍贵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正当我专心致志品尝精致的甜点时突然听到团友的一声尖叫,原来是庞猴突然从不远的树上如闪电般地飞跃而下,迅速跃上我旁边团友的歺桌上,抢去了一只甜点后又飞跃回树上。疣猴抢食时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让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大家回过神来看到树上疣猴漂亮的皮毛和从未见过的长尾巴又高兴地叫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短暂的时间里疣猴抢食了两次,由于都是突然袭击,我没有能拍摄到抢食全过程的视频。这只疣猴抢食的应该是一只蛋糕。</p> <p class="ql-block">白色的腮毛、白色的长长的披背毛和又长又白又大的尾巴与全身黑色的皮毛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美猴王”呀!</p> <p class="ql-block">这个短尾巴的猴不知叫何名?不是因为漂亮的光影,这张片子不值得在本美篇中露脸的。</p> <p class="ql-block">庄园游览结束后下午两点半返回到埃尔门泰塔酒店吃午歺,一天的行程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5月31日(第八天)上午九时集中乘车返回内罗毕,途中同行三辆车中的一辆车因后面的大货车追尾,导致我团的这辆车也追尾前方的一辆丰田轿车。处理事故化了两个小时。好在当天的行程时间比较充裕,没有影响到当天的游览。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我们都下了车等候交警的到来。被我们越野车追尾的是一辆丰田车,从车上下来的好象是一家人,其中有一女孩,活跃的“四人帮”与小女孩很快就交上了朋友,还与小女孩自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女孩一身男孩的打扮,眼睛炯炯有神,到处是洞的牛仔裤透露出追求时尚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等来交警后又驱车去警所履行机处理流程,警所所在地有几间平房,十分简陋。图中的白色帐蓬也不知其用途,两位交警不知在交流什么。我们不便多打听,只能耐心等候。后来听说是罚款了事。</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半到达歺厅吃中歺,在中歺馆里的工艺品店我和弟弟各买了一只木雕狮子以作纪念。在旅程中去过几个工艺品店,因认为工艺粗糙一直没有买,甚至都懒得询价。到了即将离开肯尼亚之时也顾不上什么工艺水平了,只是想从肯尼亚买一件物品,可以增加一点记忆而已。回家后再仔细品赏这件木雕作品,感觉还是有其民族特色的,木雕造型概括,用刀粗犷有力,线条流畅。</p> <p class="ql-block">肯尼亚的木雕艺术品工艺较粗糙,从下面老人纯手工雕刻工艺品的视频中找到了答案。而我们中国的木雕现在已大量采用电脑三维雕刻机雕刻了。其实手工雕刻和电脑机械化雕刻的作品都是各有其存在的价值的。</p> <p class="ql-block">午歺后安排我们逛超市,超市在郊区,建筑还算豪华。下面两张照片为超市外景。</p> <p class="ql-block">超市内部一角</p> <p class="ql-block">我在逛超市过程中看到两个女孩在卖奶茶,我用手势向她俩打招呼示意要给她俩拍张照片,她俩欣然接受,并在拍照时用V字手势助我拍摄,从中可看出肯尼亚年轻人对我们非常的热情和友好。</p> <p class="ql-block">超市应有尽用,我特别逛了一下果蔬区,水果和疏菜十分新鲜和丰富。肯尼亚贫富差距很大,富人生活在肯尼亚还是很舒服的。</p> <p class="ql-block">由于肯尼亚消费水平较低,一般工人的月收入只有人民币一两千元,所以富有的欧美人去肯尼亚旅游的人要比中国人多得多。在超市的停车场一批来肯尼亚旅游的欧洲青年正准备上车驶离超市。</p> <p class="ql-block">下午5点钟,我们回到酒店,晚上6点半钟我弟兄俩和广州的一对夫妻自费(60美金/人)去内罗毕的一家据说是世界排名第50位的烤肉店去吃烤肉。这家烤肉店的大门虽不起眼,但装饰具有原始与自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一进烤肉店就被直径有三米左右的硕大烤肉圆台惊住了。</p> <p class="ql-block">烤肉的品种有鳄鱼、火鸡、驼鸟、牛、羊肉等,上烤肉的形式很特别,有很强的仪式感,高大粗犷的员工提着一条用铁棍穿着烤熟的驼鸟或羊或某种动物的大片肉块来到你的桌前,用刀根据你的需要量一片片削给你。他们不断循环地给他呈上各种烤肉,只要你不把放在桌上的一面小旗子放倒,送烤肉就不会停止。也就是说一个人化60美元,只要你吃得下,哪怕你吃一条牛都行。</p> <p class="ql-block">在这家所谓世界著名的烤肉店里,我吃下去的烤肉估计不超过二两,很多种烤肉因为又老又材都被我吃进嘴里又吐出来了,最后离席时我前面放的盘子里满满一盘子都是我吐出来的肉。当然我这个刁嘴是个例,同行的广州的夫妇俩好象吃得蛮有味道的,被他俩吃掉的肉不算少。虽然几乎白化了60美金,但还是给我增加了一种见识,不过最后吃的三色冰淇淋总算把我的亏欠减少了一点点。</p> <p class="ql-block">这家烤肉店规模很大,听导游说旺季时都要提前订座位。当天我特地把该店转了一圈,在三层平台上看到的全是欧美人,中国人除了我们四人没再看到一个。</p> <p class="ql-block">6月1日(第九天)上午8点半吃早餐,11点集中乘中巴车逛内罗毕市容。由于时间紧,我们不能下车游览,只能坐在车上一边看,一边拍视频,一边听导游讲解。内罗毕的市中心虽然有一些现代化建筑但范围很小,很快就游览完了。第一个视频拍的是肯尼亚国会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内罗毕市中心广场</p> <p class="ql-block">视频中的高楼是肯尼亚政府重要的机关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乘车观看内罗毕市容后我们就去了机场,在肯尼八天的跟团游就结束了。八天中我们全部在国家公园等旅游景点游览,没有多少机会更多地去了解肯尼亚。我在乘车途中拍摄了道路边的一些景象,从这些照片和视频中虽不能窥一斑可知全貌,但总能对肯尼亚增加一些了解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面的视频和照片拍摄的是基贝拉贫民窟,这是肯尼亚最大的贫民窟,也是非洲最大的贫民窟之一。</span>位于肯尼亚内罗毕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约5公里,最初是英国殖民时期为工人修建的临时住所,后逐渐发展为非法定居点。其特点包括:‌‌</p><p class="ql-block">‌人口密度极高‌:60万至120万居民生活在约2.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平均每9平方米挤住6人。‌‌</p><p class="ql-block">‌居住条件恶劣‌:房屋多为铁皮、木板和泥土搭建,缺乏人生活的基本水电和卫生设施,污水横流,垃圾堆积。‌‌‌‌</p><p class="ql-block">‌经济困境‌:失业率超过50%,多数居民日均收入不足1美元,依赖做\临时工、二手商品交易等维持生计。‌‌</p><p class="ql-block">‌健康与卫生‌:艾滋病感染率高达10万人,雨季洪水泛滥易引发传染病,医疗资源极度匮乏。‌‌‌‌</p><p class="ql-block">‌教育与治安‌:学校设施简陋,儿童辍学率高;治安混乱,黑帮和毒品问题突出。‌‌</p><p class="ql-block">‌性别不平等‌:女性地位低下,早婚、家庭暴力普遍,教育机会稀缺。‌‌</p><p class="ql-block">尽管环境艰难,基贝拉居民通过社区组织和小型商业活动展现生存的韧性。近年来,政府和社会组织逐步介入,改善水电供应、道路修缮等基础设施,部分区域还开展了教育和艺术项目。‌‌</p> <p class="ql-block">在肯尼亚看到修路工人用铁锤敲石块,还停留在人工修路阶段。这就是肯尼亚道路破烂不堪交通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的支援下,肯尼亚有三条重要的高速公路是中国建造的:</p><p class="ql-block">内罗毕-马拉巴高速公路</p><p class="ql-block">2 019年10月16日开工,2022年7月31日正式投入运营。 ‌</p><p class="ql-block">内罗毕-锡卡高速公路</p><p class="ql-block">2012年建成通车,是东非首条现代化8车道高速公路,连接内罗毕与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家。 ‌</p><p class="ql-block">C22公路(茶叶路)</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建成通车,服务于当地茶产业发展,被誉为东非地区现代化道路建设的典范。 ‌</p><p class="ql-block">下面的视频是我在车上拍摄的,这条道路上行走的大量的卡车都是将物资从印度洋东海岸通过肯尼亚运往中非和西非各个国家,肯尼亚从中赚取过路费。而这些道路高速公路部分都是中国援建的。</p><p class="ql-block">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基础设施等,换取了他们帮助中国成功把台湾赶出了联合国,使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为以后使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打下了基础,中国加入WTO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制度性开放新阶段‌。通过深度融入多边贸易体系,中国获得非歧视性贸易待遇,推动国际贸易总额从2001年5千亿美元增至2020年4.5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从5%提升至14%。‌‌‌‌中国在几十年中得到飞速发展。而当今仍有不少“盲人”对中国援助非洲表示不满,实在是短视和无知。</p> <p class="ql-block">公路两侧卖水果的摊位很多,一看摊位的卫生状况就没有食欲了。</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路边的“贫民窟”</p> <p class="ql-block">站在路中央向骄车中的“富人”推销水果的男女老少比比皆是,是肯尼亚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肯尼亚妇女用头顶东西的我见到过好几个。</p> <p class="ql-block">住在一堆垃圾旁卖东西,你能有购买欲吗?</p> <p class="ql-block">肯尼亚的玉米是主食之一,在公路两侧搭个棚,垒个烤玉米的炕,叫卖烤玉米的还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在这张照片上,和我们美女团友合影的这一家人,从衣着上可以看出来是比较富裕的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妇女已养了四个了,估计还会养。黑人拼命养,伊斯兰教的也拼命养,发达国家的人不愿养,总有一天地球会被黑种人和伊斯兰教人平分天下。不过我们也不必杞人忧天,活好当下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孩子是男是女我分不清,看见我给他的母亲拍照片,临走时特地微笑着向我挥了挥手,还是蛮有礼貌有教养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马塞马拉公园附近拍摄的几个学生,他们的家庭在肯尼亚应该属中产阶级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一共三辆车,这个司机最帅,我特地给他拍了这张照片。在肯尼亚像他这样的司机妥妥地是个中产阶级。他们淡季每天的工资是两百美金,折合人民币一千五百元呀,旺季更高达三百美金。在马塞马拉时,我们曾经想请我们这辆车的司机加两小时班,让我们拍夕阳下的野生动物,他竟向我们开价一千美金,经导游帮我们还价,他给的底价是五百美金,如此高昂的小时工资迫使我们放弃了。肯尼亚的司机真富有呀!</p> <p class="ql-block">在肯尼亚道路两侧放牛放羊的随处可见,对于我这个摄影爱好者来说,每拍一张好像都是一个收获。</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肯尼亚唯一见到的骆驼。</p> <p class="ql-block">这一片向日葵不知是观赏性的还是商品性的。听导游说在肯尼亚有很多庄园主拥有大量土地,有不少土地什么都不种,就荒在哪儿长草,而穷人却无地可种,所以只好涌入贫民窟在城市讨生话。</p> <p class="ql-block">花卉和茶叶出口是肯尼亚创汇的重要产业,这是超出我的想象的,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去参观花卉种植基地。所以偶尔看到漂亮的花忍不住就要拍一张。这种不知名的花鲜艳夺目的,我用百度识万物但没能识别出花名。</p> <p class="ql-block">这种烛台树的树形比较奇特,在肯尼亚比较常见。</p> <p class="ql-block">为了弥补没有拍摄到万千角马迁徒过马拉河的震撼场景,我特地让我们团的领队转发了一段角马和斑马迁徒的短视频与大家共享。</p> <p class="ql-block">6月1日下午3点30(北京时间晚8点30)乘机回国,6月2日北京时间上午6点半左右到达长沙,经停后继续乘机,11点20到达广州,晚22点25分应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因机场下雷雨,飞机直至3日凌晨1时25分才起飞,3时半到达扬泰机场,4时53分终于安全到家。</p><p class="ql-block">写到这儿肯尼亚跟团纪实游终于要搁笔了。对关注和阅读本美篇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你们在炎热的夏天心情舒畅、心定自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 董建中于2025年7月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