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暑

郑vv

<h3>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br>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天气也将越来闷热和潮湿,灼热铺天盖地,让人无处藏身。时至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大地便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还会带着热浪。小暑时,我国南方地区已是盛夏,部分地方也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h3> <h3>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quot;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br>一候:温风至。<br>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br><br>二候:蟋蟀居宇。<br>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br><br>三候:鹰始鸷。<br>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h3> <h3> 小暑至,炎夏始这些独特习俗,藏着中国人对时序的浪漫呼应,一起解锁小暑的正确打开方式。<br>1️⃣祭祀五谷神<br>袅袅青烟中,五谷杂粮整齐罗列 这是对土地馈赠的感恩,祈愿风调雨顺、粮仓满盈,藏着农耕社会最质朴的敬畏与期许。<br>2️⃣晒衣物<br>阳光正好,把衣物挂上绳间 让阳光的味道,藏进织物纹理,是防潮防霉的智慧,也晒出了专属于夏日的生活仪式感。<br>3️⃣农事管理<br>田间地头,农人们俯身忙碌 灌溉、除草,与暑热较劲,为丰收伏笔,每一滴汗水都在书写“粒粒皆辛苦”的真实注脚。<br>4️⃣吃消暑食物<br>西瓜的甜、绿豆汤的凉、冰棍的爽一口咬下,把暑气碾碎在舌尖,是夏日限定的清凉治愈,驱散燥热,留住惬意。<br>5️⃣吃饺子<br>一家人围坐,饺子在桌上堆成小山热气裹挟着鲜香,既是对传统的承袭,也包起了小暑时节的团圆暖味。<br>6️⃣尝新米<br>新碾的米,煮出一锅莹润清香 嚼着新季的鲜,念着耕耘的甜,把“春种秋收”的轮回,融进平凡日常的一餐一饭。<br>  小暑的习俗,是烟火,是传承,更是中国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活哲学这个小暑,愿你在习俗里寻得清凉,也读懂节气里的诗意~</h3> <h3><br>温馨提示<br>1.平心静气以养心<br>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br>2.注意饮食卫生,宜清淡适量<br>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br>3.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br>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br>4.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少进冷食<br>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