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六):共和国红色卫生事业的摇篮——福音医院

李子干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6月25日上午,笔者和老伴在长汀大学同学宿友的引领下,参观了仰慕已久的福音医院旧址及其陈列展,为福音医院在中国革命和医疗卫生发展史上,所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而敬仰。为此,笔者将其参观内容编成美篇,以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福音医院,1904年英国传教士创办。“五卅”运动后由傅连暲主持院务。</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傅连暲(1894—1968),原名傅日新,出生于福建长汀农村,医学家。1955年9月,傅连暲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医疗卫生界最高军街者。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创始人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5月,傅连暲接受法国记者的采访,记者为傅院长拍照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参观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27年9月初,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进入长汀,傅连暲院长带领长汀福音医院等城区医务工作人员医治了300多名南昌起义的伤病员。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首次入闽解放长汀县城后,为红四军全体指战员接种牛痘,医治伤病员,还为毛泽东、罗荣桓、徐特立、陈赓等人治病,成为中央苏区第一所为红军服务的医院。贺子珍在这里生下她和毛泽东的孩子毛岸红,小名毛毛。1933年初,福音医院迁往瑞金,正式改名中央红色医院。傅连暲把医院和全部家产都捐献出来。毛泽东称他 “红色华佗〞,《红色中华》称他为“苏区第一模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福音医院坐北朝南,由门房、礼拜堂、病房、医疗室、手术室、医生宿舍等9幢中西合璧式的平房组成,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陈列展前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福音医院作为闽西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地方(民用)医院,通过主动服务军事斗争,进而整体转化为中央苏区我党第一家正规的红色医院,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地卫勤系统的先河,在中国革命和医疗卫生发展史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时至今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将汀州福音医院视为他们医院的 “鼻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02年,英国伦敦基督教会派人来到汀州传教,于1904年由教会教徒亚盛顿等捐款25万英镑,筹建“亚盛顿医馆”,1908年落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为福音医院分娩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5月,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在福音医院分娩一个男孩,取名毛岸红。小名毛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为毛泽东与傅连暲在一起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在福音医院养病三个多月,经常与傅连暲交谈,成为挚友。傅连暲的革命思想得到升华,全心全意投入革命事业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为于都毛泽东旧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9月初,毛泽东得了恶性疾病,高烧不退,傅连暲连夜赶到于都,精心医治三天,才把高烧退下,使毛泽东身体康复,得以参加长征。</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为于都长征渡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0月18日,中央红军红星纵队从于都渡河开始战略转移。傅连暲带领部分医务人员,跟随部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陈列展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汀州福音医院是第一个为红军服务的地方医院,并为红军培养了一批医生护士。傅连暲也成为 “苏区第一个模范”,为中国红色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纵观福音医院的光辉历史和傅连暲的光辉一生,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利”的宗旨,无不体现着红色卫勤工作者的厚重初心和家国情怀,永远值得我们赓续传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福音医院,不愧是共和国红色卫生事业的摇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