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晚渡

荷塘月摄

<p class="ql-block">《浑河晚渡》有关史料记载,浑河漕运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浑河沿岸的诸多漕运码头,早已成为繁荣沈阳经济、南北物资交流的枢纽。“罗士圈(juàn)”,便是声名远播的“十里码头”的核心港口,这里的客货船可直达渤海,去山东、天津以及江南沿海城市。据说,当年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至沈阳,就从这里登陆;周恩来随伯父到沈阳也是在罗士圈码头登陆的。</p> <p class="ql-block">盛京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盛京,是中国清朝前期(后金)在1625至1644年间的首都,1644年﹣1912年的陪都,清代两京之一。即今辽宁省沈阳市。</p><p class="ql-block">"盛京八景",分别是天柱排青、辉山晴雪、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花泊观莲、皇寺鸣钟和万泉垂钓。</p> <p class="ql-block">盛景八景之一的浑河晚渡,浑河晚渡公园属于清文化,在这里设置反映码头文化、运河文化的人物情景雕塑。还有仿古码头牌坊等。</p> <p class="ql-block">缪润绂(1851-1939),原名裕绂,满族,汉军正白旗人,字东霖,号钓寒渔人。曾祖父是康乾时期的盛京名士缪公恩。他的两部历史方志专著《沈阳百咏》和《陪京杂述》,意义非凡,影响至今。缪润绂在其著作《陪京杂述》里命名、歌咏了"盛京八景"。而《沈阳百咏》全面咏唱了沈阳的地域风俗,诗中有画,生动而极富情趣。</p><p class="ql-block">浑河晚渡雕塑公园</p> <p class="ql-block">《陪京杂述》</p><p class="ql-block">缪润绂[清]</p><p class="ql-block">城南九里余,行行唱官渡。河势东北来,风涛截行路。沙岸人唤舟,波明起鸥鹭。车马何仓黄,欲驻何能驻。双桨划如飞,残阳下高树。</p> <p class="ql-block">浑河晚渡的这个凉亭中有一口钟,上面刻着“罗士圈记”,虽然这口钟看着很旧,其实它很新,而之前诗中所提到“钟声”的古钟,已经不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过去河道是没有堤坝的,现今和平区大部都属“十里码头”范围,西起新华广场、东到南湖大桥、北到光荣街、南临现在的南运河,就连省委附近都是大大小小的码头。全盛时期,停泊船只达千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