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的影像记忆</b></p><p class="ql-block"><b> 人生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曾经的所见所闻,人生的交往与活动,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我相信在你回忆人生的时候,这些往事中的点点滴滴,已经成为了自己永恒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近日扫描底片时,55年前我拍摄的一张相片,又重新出现在了眼前,这张“石英”大管的相片,记录了我青年时期的一段工作经历,看见这张相片,仿佛自己又重新回到了那个战天斗地的火红的年代。</b></p> <p class="ql-block"><b>石英大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1971年,曾被誉为欧洲社会主义一盏明灯的阿尔巴尼亚政府,希望中国为其生产一批特殊的大口径的“石英”大管。那个年代的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是同志加兄弟般的关系存在,对其的所有援助都是无偿的。</b></p><p class="ql-block"><b> 记得一天早上,车间领导来到我们小组,向全体人员传达了部领导的指示精神,下达了给阿尔巴尼亚生产“石英”大管的任务,并特别强调这是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希望同志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坚决完成部里下达的这项光荣任务,用实际行动支援阿尔巴尼亚人民反美反帝的斗争。</b></p><p class="ql-block"><b> 按照领导的指示精神,小组会上人人发言表态,要求自己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这次的任务工期短,质量要求高,为了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决定把原来一个班的人员分为两个班生产,人员也重新做了岗位调整,责任到人。</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小组是一个属于高温性质的工种,主要是承担一些国防产品的配套生产,在这次的“石英”大管生产中,有两个主要岗位十分辛苦且危险,工作时要穿着厚重的石棉工作服,特别是其中扎桃木的工作,要把一段新鲜粗细长短苻合要求的树枝,放进已经溶化的石英体内并密封住其口,树枝在坯体高温作用下所产生的气体,迅速将溶化的坯体在模具内胀大成型,由于产品体积太大,吊车把还没有成型的坯体从高温炉里吊出来时,光线特别强,温度也特别的高,此时人和坯子距离还不到一米,其危险性已经不言而喻了。</b></p><p class="ql-block"><b> 那时我还不到十七岁,参加工作已经快二年但仍在学徒期,我主动申请承担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每次坯体出炉时,我都穿着笨重的石棉服,戴着墨镜面罩爬上操作平台,以最快的速度把“桃木”放进坯体封口后迅速撤离,否则时间长了,石棉服的内衬也会被烤焦。</b></p><p class="ql-block"><b> 在全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提前高质量的完成了这次特殊的带有政治色彩的生产任务。得到了部里的充分肯定,受到了阿尔巴尼亚政府的高度赞扬。</b></p><p class="ql-block"><b> 几个月后,我在废品放置处,拍摄了这张相片,一年后我参军离开了工厂,但这段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人生经历,至今仍然清晰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