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

任凌

<p class="ql-block">青蜓点水</p> <p class="ql-block">莲蓬头</p> <p class="ql-block">手工绘葫芦</p> <p class="ql-block">靖学斋.国风小院位于东城区二环内汪芝麻胡同34号。汪芝麻胡同细窄,各家院门紧闭,院门都挺好的,现代式铁门。34号院落很小很小,院中一棵大树的主杆都被锯掉了,我想否则整个院子都会被树阴遮光的室内更暗无天日了。小院主要由2个房间1个天井组成,一开院门就是房间。两个房间紧挨在一起呈L形走向,房间都很宽敞。其中一间房的中间放置标准高度的长餐桌椅,另一间房的中间是低矮的长条茶几、蒲包坐垫。我推测我们待的这间房应该是旧四合院的正房,坐北朝南,低矮的茶几后面还有一长几,长几上铺着描红纸,笔架是一块琉璃如意。这间房的东半部是大面积草席铺地,墙角堆放着一摞瑜伽垫。来客在此可以品茗可以描红抄经可以练习瑜伽……不限时间不限内容。我猜测另一间屋是后搭建而成的,因为房间室内西墙就是小院的西墙。</p><p class="ql-block">最令我意外的是小院天井里密密麻麻的造景布置,螺丝壳里几乎转不开身迈不开步,还有随手递上的道具、服装,专供来客拍照留念,这次我们也在这里拍了不少照片。小院一年四季主题不同,现在屋里院里全是荷花,为体现“国风”,年轻的女老板在盛水插花的花瓶外再用美术纸包裹。应时茶点都是夏凉饮品,小糕点染上莲荷的色彩,那一粒粒丁点大的莲子非微雕无以成形。墨绿色的餐垫是荷叶造型,虽是塑料制品仍毫无突兀的融入这整台“荷风”。</p><p class="ql-block">靖学斋.国风小院每天对外接待来客,上下午各2拨,时间不限。估计是院落太小,要顾及来客拍照互不打扰。小院里还有铁梯可以上房顶平台休憇。女老板待客十分亲切周到,似乎所有的事务均由她一个人在操持。我们看出她的艺术细胞很丰富,能把小院各处(包括细节)装点的如此应季风格突出。靖学斋.国风小院从胡同里丝毫看不出对外经营的痕迹,收费不高,来客都需要提前预约。</p><p class="ql-block">附:宋 周邦彦 《鹤冲天.溧水长寿乡作》</p><p class="ql-block">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p><p class="ql-block">薄纱厨,轻羽扇,枕冷蕈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