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光亮照耀历史的天空,——西安·华山·延安游(一)

云外听雨

<p class="ql-block">  作为十三朝故都的西安,因独有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了旅游界的宠儿。去西安感受一下盛唐古都的气息,是很多国人的梦想,一些来访的外国政要和元首,也把西安作为必访的城市,西安之名声,已穿越国门,蜚声天下。</p> <p class="ql-block">  六月二十三日一早,我们坐上杭州东赴西安北的高铁,开启了西安之旅。</p> <p class="ql-block">  到西安下榻的旅店时,已是下午五点余。卸下行李,在西安味和湖南味混合的饭店用过餐后,大家迫不及待地前往位于西安古城墙下的公园蹓跶。</p> <p class="ql-block">  黄昏尚明的天色中,城墙高耸,左右绵延;晚风拂面,柳丝轻飞;江水如带,浮金映彩。沿城墙根徐徐而步,秦声汉音仿佛又在耳边回响,唐代的月、明代的关,逼真地在你的眼前穿越而来。</p> <p class="ql-block">  六月二十四日上午第一站——游览大兴善寺。大兴善寺是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到此寺传授过密宗。隋<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时,印度僧人曾住此寺译经,它</span>是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  九点五十分左右,我们来到了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堪称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瑰宝的明城墙。</p> <p class="ql-block">  明城墙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历时8年完成。城墙全长13.74公里,高约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墙上还有箭楼、城楼、角楼等防御设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了抵御外敌,加强防御,明代</span>在隋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和加固。清代和民国时又进行了二次大的修缮和加固。可以说,明城墙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漫步在城墙上,你可以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昔日的金戈铁马之声以及工匠们躬着脊背辛苦劳作的呻吟声,刻入了每块城砖的褶皱里。</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明城墙,我们遂来到了以香艳和风月著称的华清宫(即"华清池")。华清宫与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皇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  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建有离宫别苑。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加上近代"西安事变"的发生地,华清宫为国人尽知并扬名海外。</p> <p class="ql-block">  杨贵妃沐浴之池现已成一方枯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那种香艳,只能凭游客们自己去想象了。</p> <p class="ql-block">  华清池,作为风流地,无数诗人通过诗句勾画出了各自心中有关它的绝美画卷。“华清池水碧于天”“华清宫里春光好”“华清宫外月如霜”等等诗句就是最好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  当然,最动人的还是白居易嗟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长恨歌》</p> <p class="ql-block">  华清宫内集中着唐御汤遗址博物馆、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等文化区和飞霜殿、万寿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当然,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必须去看一看,墙壁上至今留着的小小弹洞,却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因为时间安排上的问题,我们来不及上山在兵谏亭(即捉蒋亭)留下足印。</p> <p class="ql-block">  游罢华清宫,大家观看了由西安世博集团与宋城演艺联合打造的大型沉浸式歌舞剧《西安千古情》。歌舞剧以海外归来的华裔少女到中国寻根为主线,通过高科技舞台技术展现了西安7000年的文明史。</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歌舞剧主要涵盖了这些内容:《半坡之光》‌:再现6000年前半坡先民的原始生活,运用机械矩阵与光影技术模拟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周韵秦风》‌:展现周礼诗风与秦人铁血,青铜编钟与将士歌舞演绎大秦风骨。‌‌‌‌《汉使张骞》‌:以张骞出使西域为背景,呈现丝路开拓的壮举。《大唐盛世》‌:通过万国来朝的恢弘场景,还原长安的繁华盛景。‌‌</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日下午近六时,大家完成了第一天的游程。</p> <p class="ql-block">  二十五日上午,被导游带到玉石馆,名为参观,实为变相购物,无趣中荒废了半天。下午继续行程,参观西安博物院。只是大家在上车后,发现原来的女导游换成了一个新的男导游。</p> <p class="ql-block">  西安博物院,坐落在小雁塔景区内。</p> <p class="ql-block">  西安博物院的展品尚称得上丰富多彩。史前时期的石器、陶器,到周、秦、汉、唐等朝代的青铜器、玉器、瓷器等等,将西安这座古城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生动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让人感受到了西安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西安博物院旁的小雁塔,本名“荐福寺塔”,始建于唐景龙元年(707年),是为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的佛塔。</p> <p class="ql-block">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距小雁塔有二十多分钟的车程。该塔是为保存从印度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而建的,并葬有舍利子万余颗。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故沿袭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关于大雁塔的名称来源,有一个印度的传说流传甚广。佛教分为大乘和小乘,大乘吃素,小乘可吃荤。一天,有一个小乘派寺院中的做饭僧人因为没有找到肉给方丈吃,仰天长叹。正巧天上飞过一群大雁,饭僧于是就想,如果有大雁给方丈吃就好了。突然真有一只大雁从空中掉在地上,饭僧很吃惊,就告诉了方丈,方丈惊异地说:“这不是雁,是菩萨显圣舍身布施,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寺中僧人大受感动,从此小乘派也不再吃肉了。为了纪念这只菩萨化身的大雁,便在雁掉落的地方建造了一座五层的塔,名为雁塔。</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大唐不夜城位于大雁塔脚下,规模宏大,它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480米,总占地面积有967亩。这是一个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天堂。</p> <p class="ql-block">  穿行其间,时有穿着唐装的男女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地在街上炫酷,流光溢彩的街头,黑压压的人流,目无尽头的场面,一种磅礴宏大的气象向你逼来,恍惚间使你有一种身回大唐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音乐、灯光、流水、喷泉交相辉映,共同打造着不夜城的梦幻。</p> <p class="ql-block">  回到旅社已是晚上十一点,酣梦中再现唐朝。</p> <p class="ql-block">  二十六日上午,又被导游带到以丝绸之路包装的出售丝绵被的购物店。车程加洗脑听课,又浪费了半天。看来,我们碰上的几个西安导游在忽悠游客上,都是一个德性。</p> <p class="ql-block">  二十六日中午,部分团友在高价观看《秦俑情》后,导游总算把大家带到了兵马俑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来到一号展览馆,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黄土坑中,一支规模空前、威武雄壮的军团静静地守卫着地下。它们守护的是一个帝王的万年之梦。它们,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横扫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这位以“始皇帝”自居的君主,并不满足于生前的赫赫权势,还想着把这种权势延伸到幽冥的来世。他要将生前的文治武功、帝国荣耀完整地带入另一个世界,继续他的统治。在即位之初,就开始营造自己身后的寝陵——秦始皇陵。</p> <p class="ql-block">  兵马俑坑,正是这座庞大寝陵的一部分,其核心目的便是拱卫皇陵,秦始皇希望死后依然能够统帅千军万马,保持自己压倒一切的权势,他要将地上的皇权体系完整地复制到地下。这支军队,可以说是他追求永生、延续统治的意志体现。</p> <p class="ql-block">  参观兵马俑坑,你除了感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无边威权之外,更应膜拜的是兵马俑无与伦比的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匠心。兵马俑无疑是中国古代陶塑艺术的巅峰。最令人惊叹的便是其“千人千面”的写实风格,每一尊陶俑的面容、发型、神态甚至胡须都各不相同,仿佛是秦朝士兵真实生命的鲜活再现。</p> <p class="ql-block">  一号坑是目前已发掘的最大俑坑,也是兵马俑军阵的主体。 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排列着约6000个步兵和战车,组成一个气势恢宏的长方形军阵。二号坑则是一个由步兵、骑兵、车兵和弩兵等多个兵种组成的曲尺形混合军阵, 其兵种之齐全、布阵之复杂,堪称“秦代军事博物馆”。三号坑规模最小,但地位特殊,被认为是整个地下军团的指挥部, 出土的陶俑多为军吏和指挥人员。</p> <p class="ql-block">  兵马俑严格按照秦军的实战编制排列,从将军到士兵,从战车到马匹,无不体现了秦代军队的强大与严整。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强大帝国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1974年前,兵马俑只是在黄土之下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帝国的梦想。1974年始随着兵马俑开挖工作的逐步展开,这一 凝固在地下的宏大史诗,才得以震憾天下。兵马俑的魅力,在于其雄浑壮阔,在于其精美绝伦,更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未尽谜团。</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兵马俑,你会感叹历史的天空,虽繁星如织,却只有一些星辰,才其芒灼灼,延照千古。。</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七日上午从西安赶到华山脚下,已是近中午,徒步登山是不可能了。我们选择了乘坐索道西上北下的方案。</p> <p class="ql-block">  华山山势雄伟,以峻秀峭拔而名闻天下,有“奇险天下第一山”“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p> <p class="ql-block">  华山西索道线路全长4211米,相对高差894米,坐在吊厢中,脚下深谷无底,眼前绝壁陡立,令人不禁寒意顿生,同一个吊厢的一些团友眼目紧闭,手心生汗,不敢远眺,也不敢下视。</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登临的是西峰。西峰海拔2082.6米,因峰巅有巨石状似莲瓣,古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亦云"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p> <p class="ql-block">  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陡峭巍峨,充盈着阳刚之美。</p> <p class="ql-block">  登西峰极目远眺,远山如屏,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p> <p class="ql-block">  东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p> <p class="ql-block">  以前登东峰道路艰险,古人说:山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几个足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现在已有新道可通。</p> <p class="ql-block">  东峰顶上满是巨桧修松,浓荫蔽日,环境清幽。穿行其间,上有绿荫,如伞如盖,耳畔松风阵阵,如吟如诵,虽为炎夏,却凉意侵肌。明书画家王履在《东峰记》中曾说:高大的桧松荫蔽峰顶,树下石径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更添一段音乐般的韵致,其节律,此起彼伏,好象吹弹丝竹,敲击金石,美妙之极。</p> <p class="ql-block">  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亦作为华山主峰单独存在。</p> <p class="ql-block">  华山南峰海拔2160.8米,为华山最高峰。南峰一峰二顶,东顶松桧峰,因长有许多松桧树而得名。西顶落雁峰,即南峰极顶。据说由于山太高,大雁到这里也飞不过去,必须在此歇息,故取此名。只可惜,因时间太紧,我们只能在东峰上遥望南峰,仅作心之膜拜了。</p> <p class="ql-block">  由西峰而中峰,再由中峰而东峰,然后过金锁关,越苍龙岭,下擦耳崖,我们一行急急向北峰赶去,北下的索道口就在北峰附近。</p> <p class="ql-block">  然而紧赶慢赶,一些团友们由于体力不支,再加上时间也不早,我们终于在下午五点余乘北峰索道下山了,遗憾地和北峰擦身而过。</p> <p class="ql-block">  从地理上说,华山是秦岭的一条分支,而秦岭在我国的地理分界上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战争年代,华山凭借其天险,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说,华山之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华山还是道教之山,历代的名人诗家也和此山结下了深深的缘分,是诗歌之山和文化之山。章太炎先生曾有考证,“中华”和“华夏”之“华”都因华山而得名,故华山又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能到涵义如此富集之山一游,生之愿足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