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血脂又一次升高了。我望着检验报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升高的指数,内心充满犹豫,徘徊在是否用药的十字路口上。在医生反复权衡利弊的劝告下,最终我还是开了两盒一个月量的瑞舒伐他汀。他提醒我四周后复查肝功能与血脂。</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对血脂升高并不陌生。在工作期间,每年体检都提示血脂偏高,但始终未引起我重视。六年前,我曾经历一段头昏脑胀的日子,稍一活动,或者空间狭小,便觉头闷气虚,唯有走出户外才稍感舒缓。去医院检查,医生警告我血脂超标,必须药物干扰,我这才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 </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自认是个自律的人,饮食节制,从不暴饮暴食,几乎不吃动物内脏,也因对酒精过敏很少喝酒,退休后,几乎滴酒不沾。比起大多数人,我也是一个爱活动坚持锻炼的人。按理说,我并非高血脂的高危人群。服药期间我检阅资料,寻诊问医,寻找血脂升高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家族遗传因素,可能是内分泌紊乱或胆固醇代谢异常;二是饮食结构,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我过去习惯饭多菜少,而胆固醇的合成原料正来自这些精细米面中的碳水化合物。</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服药两个月后,我把药停了,试图通过调整饮食、服用保健品和加强锻炼来控制血脂。我减少了碳水摄入,增加蔬菜比例,坚持运动,并长期服用卵磷脂与深海鱼油。一段时间后,甘油三酯恢复正常,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也降至临界值。而近段时间,身体又出现了过往的症状,去医院检查血脂升高再次亮起了红灯。我意识到自己放松了警惕,可能生活习惯有所回潮,饮食习惯上忌口的东西又增多了,身体的惰性增大了,也忽视了遗传因素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这次服药三周后,我就急不可待地前往医院复查。结果显示,血脂已降至正常范围,但肝功能却出现异常——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升高了2至5倍。我带着报告找到开单医生,他已下班。另一位医生看过后建议我检查尿液。当我取回尿检报告返回时,诊室已没有了先前的秩序,几个人围着医生,有人还试图插队,我上前制止,引发争执。大声的喧闹声引起了医生注意,她拿过我的检查报告草草看过后说尿检无异常,要我继续服用他汀。挂牌介绍她是该院内分泌科的副主任专家。</p> <p class="ql-block"> 我带着疑虑回家,继续服药两天,但内心很不踏实。两天后,我再次前往医院,希望能找到最初那位医生,却再次扑空。接诊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医生,挂牌介绍她是一名肾病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她认真查看了我的报告后,语气坚定地说:“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高出两倍多,必须立即停药观察,两周后再复查,查明原因后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我迟疑地问:“必须停药吗?”她点头:“必须停。”</p> <p class="ql-block"> 当天,回了家我便把药停了,而内心却愈发不安。同科室的两位医生,一位是副主任专家,一位是肾病方向的硕士,面对同样的检验报告,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议,谁的诊治更符合我的病情?继续服药,可能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更严重;停药,又恐血脂反弹,埋下心血管疾病的隐患。两天后,我再次前往医院,寻找最初那位医生,却依旧未果。诊室里,还是那位建议我停药的女医生。为了安心,我改挂了肝胆科的主任医生。他看过报告后说:“胆红素不是判断肝损伤的主要指标,关键看转氨酶。他汀药可以继续服用。”我顿时陷入迷茫。三位医生,三种说法,我该听谁的?最后,我向他说明了内分泌科医生建议停药的情况,他便说:“那就按他们的建议,停药一周后再复查。”</p> <p class="ql-block"> 三次就医,三种说法,让我在迷雾中穿梭。看单就诊,又不是疑难杂症,留给我心中的困惑却疑云重重。医生关乎人生命与健康的行业,怎样的医生能够看病治病?怎样的医生能看病治好病?患者将全部信任交付于他(她),他(她)又怎样能够做到让患者充满期待而去,心里踏实而归?过去,我曾听闻有一种医生,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医学知识的学习培训,靠师傅带徒弟的方法,熬岁月变成了所谓的“专家”,给患者看病靠“蒙”与“估”,被戏称为“蒙古医生”。我不知道这三位医生中,谁是在“估”我,谁是在“蒙”我,而我又该相信谁?</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我想到最近热议的人工智能软件Deepseek,便将我的疑问输入其中。它的回答细致入微,分析有理有据:一是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是判断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尤其高出两倍以上时应高度警惕;二是建议立即停药,观察指标变化,待复检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法;三是肝脏自我修复能力强,减少药物干预、加强营养支持即可,不必过度焦虑;四是建议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清、豆腐、鱼肉,以及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同时避免动物内脏与油炸食品。</p><p class="ql-block"> Deepseek的回答详尽而理性,给出的治疗方案,比就医的医生更全面、更完整,我是否该相信它?如果它的判断比人类更准确,我们是否以后看病可撇开坐诊的医生,通过Deepseek自己就可以把病看了?我惶恐不安,叹息人类的悲哀。面对医学的复杂与不确定性,我该相信谁?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是严谨理性的AI,还是自己——一个没有医学知识的门外汉那点微弱的判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