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2坐而论道(18)——易解唐代“八至”诗 文/陈云鹏

蘭亭一客

<p class="ql-block">  初中伊始,从同学所携喻守真编篡的《唐诗三百首详析》入门,半懂不懂地开始接触唐诗,渐渐的浸淫其中,遂受裨益</p><p class="ql-block">。直至半个多世纪后,仍以吟哦唐诗为乐。近期翻拣唐诗,偶得唐人李季兰《八至》诗篇:</p><p class="ql-block"> 至远至近东西,</p><p class="ql-block"> 至深至浅清溪。</p><p class="ql-block"> 至高至低日月,</p><p class="ql-block"> 至亲至疏夫妻。</p><p class="ql-block"> 初读该诗,觉得诗句晓畅明白,音韵和谐上口;几通下来,已熟稔成诵;继之反复玩味,方觉言浅意深,岂一个好字了得?</p><p class="ql-block"> 第一至第三句,东西、清溪、日月,此三样事物,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p><p class="ql-block">,耳熟能详:东西——东旁边是西,西旁边即东,两者相依相傍,瞬间又千里万里! 但近与远之间的空间距离转换,远非感情距离转换那么迅即,那样匪夷所思!暗喻情感间之距离悖论,东西处于两极,既相斥又共存。</p> <p class="ql-block">  清溪——清澈见底,凉爽透骨,然何以至深且至浅,岂非矛盾但本句紧承上句</p><p class="ql-block">,两者俨然因果关系:至近的东与西拉远了距离,月朦胧,乌朦胧,表象与本质矛盾</p><p class="ql-block">,至浅的清溪也可能暗藏旋涡!</p><p class="ql-block"> 日月——太阳与太阴,给大自然和人类提供热能和幻想,然它们又高挂天边,遥不可及。象征着感情的理想状态不可恒久,暗示着人的情感就象日月运行一般,变幻无常。</p><p class="ql-block"> 夫妻——阴阳间的极致辨证,互相吸引下的至亲本质,共享资源与荣辱;互相排斥下的至疏表现,感情自主性导致的离心力,包括疏远与背叛。</p> <p class="ql-block">  《八至》诗所述人类社会的夫妻间情感,其至亲又至疏的极致关系与《周易》所阐释的辨证关系何其类似,试以“泰极否来”两卦演绎且予之解读。</p><p class="ql-block"> 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一卦,同时又是十二辟卦之一,与夏历正月相对应,上卦坤而下卦乾</p><p class="ql-block">,其卦辞“小往而大来,吉,亨”寓意通顺与繁荣。否,六十四卦中第十二卦。同时又是十二辟卦之一,与夏历七月相对应,和泰卦相反,上卦乾而下卦坤。</p> <p class="ql-block">  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一卦,同时又是十二辟卦之一,与夏历正月相对应,上卦坤而下卦乾其卦辞“小往而大来,吉,亨”寓意通顺与繁荣。否,六十四卦中第十二卦。同时又是十二辟卦之一,与夏历七月相对应,和泰卦相反,上卦乾而下卦坤。</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易学中乾卦乃纯阳,代表向上的能量;坤卦乃纯阴,代表向下的能量。泰卦中纯阴的能量由上向下运动,纯阳的能量由下向上运动,阴阳交互,产生新能量与新生命,是为泰。否卦正好和泰卦相反,阴阳两种能量互相背向运动,难以和合,是为否。泰极否来,由十一卦到十二卦,一步之遥;否极泰来,由十二卦转一周再到十一卦,要运行六十二卦,遥遥无期,由此可见,幸福到手,要好好把握。一旦乐极生悲,欲破镜重圆,要历经重重艰难曲折,成功与否还得两说。</p><p class="ql-block"> 《八至》诗以相悖而又共存的四组形象事物,说明幸福常常是短暂的,而苦难往往是生活的常态;顺境常常是转瞬即逝</p><p class="ql-block">,逆境常常是不期而至,而且漫长又曲折</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中华“义门陈氏” 有一句治家格言如是说:“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分寸感和距离,这样才能历久弥新,进退裕如;反之则可能变生肘腋,反目成仇。</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蘭亭一客,俗名陈云鹏,五O后,大学毕业,语文高级教师(退休)先后有十多篇辞赋与若干诗、曲、小说和散文见于刊物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