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全体团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迷人的俄罗斯民族风情镇,额尔古纳的华俄后裔曾长期和俄罗斯侨民共同生活,完好传承了俄罗斯族民风民俗,在衣、食、住、行、用及生活习俗上都保留着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点。聚居地恩和,是中国俄罗斯民族风情最浓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白桦树做的房顶。</p> <p class="ql-block"> 边陲小镇,蒙兀室韦苏木,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地处额尔古纳市西部,东与得耳布尔镇相邻,南与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接壤,西与俄罗斯奥洛契镇隔河为界,北与莫尔道嘎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446平方千米。蒙兀室韦苏木距市区160公里,边境线长82.5公里。苏木辖1个社区,6个自然村屯,苏木现有725户1667人,由汉族、俄罗斯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满族、鄂温克族、土家族、朝鲜族等9个民族构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蒙兀室韦苏木的得名与其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该地名由"蒙兀"和"室韦"两部分组成,"蒙兀"是蒙古语,意为"蒙古",而"室韦"源自古代室韦部落,是东胡的一支,历史上属于蒙古族的祖先族源之一。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曾在此地起兵,后建立蒙古汗国,"蒙兀室韦"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蒙兀室韦村,对面的山坡上,我们在此拍摄夕阳。河的对面就是俄罗斯村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蒙兀室韦村,对面的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市:黑山头镇:根河湿地漂流、专业马场(最佳骑马日落观测点)</p> <p class="ql-block">黑山头湿地景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旅游景区,黑山头湿地景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境内的旅游景区,位于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露西度假营地,温带季风气候,全天开放。黑山头湿地景区,南邻地势广阔的草场,可以策马奔腾;北临根河湿地,具有层次多样的植被体系:灌木林、白桦林等,属于草原和森林的交接处,不仅仅能够观赏到辽阔的草原还可以观赏草原中独特的森林、河流、湿地等特有的景色。景区内有露西木屋酒店、沙滩烧烤、湿地漂流等游玩项目。</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远处有沟壑的地方是满州国时期,日本人挖的战壕。</p> <p class="ql-block">哈乌尔河景区始建于2008年,是以展示原始林业生产与狩猎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2014年获评国家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以北20公里处,核心面积3平方公里,地处森林与草原过渡带,保存有针阔混交林等原生态景观。景区分为展示园、嬉戏园、观赏园三大功能分区,设有森林生态展厅、原始狩猎工具展览及林间秋千等互动项目,享有"森林氧吧""休闲天堂"等美誉。</p> <p class="ql-block">景区因蜿蜒曲折的哈乌尔河得名。</p> <p class="ql-block">哈乌尔河又称哈乌鲁河,蒙语为“春天一样的河流”,也语“奪寶曲曲的河流”的意思。源头位于阿拉奇山脉大黑山处,全长181.3公里,哈乌尔河千曲柔美,蜿蜒曲折,常年流水不绝,堪称“森林曲水之最”、哈乌尔河流经大兴安岭疾林腹地,全流城植被完好,水草丰茂无任何污染,是“三河牛”、”“三河马”的敌乡。呼伦贝尔草原之所以声名远扬,原因有三,一是草原曾出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二是草场质量极好,割下来的草远销东南亚,三是盛产体格高大壮健的三河马和三河牛。</p> <p class="ql-block">186彩带河位于陈巴尔虎旗,宛如额尔古纳河孕育的翡翠丝带。其名称源于中俄边防公路186公里界碑处。</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河在此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因蜿蜒的河流在草原上呈现五彩斑斓色泽而得名。 </p> <p class="ql-block">九曲回肠的河道在草原上形如彩带,可眺望俄罗斯杜罗伊村,雨后仍保持壮阔美感。</p> <p class="ql-block">小矮马</p> <p class="ql-block">186彩带河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186彩带河是从满洲里至黑山头边防公路186里程碑处,与俄罗斯外加贝尔边境区最大的村镇—杜罗伊隔河相望,彩带河属于典型的湿地风光, 186彩带河呈九曲十八弯的形态,非常漂亮,如飘舞的丝带,在宽阔平缓的草原间流淌,描绘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站在高处往下看,它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彩带,所以叫它彩带河,186彩带河作为中俄边境的分界线,远处还能看到俄罗斯山峦,村庄,河的那一半是俄罗斯境内,另一半是中国境内。</p> <p class="ql-block">火车头穿过国门。</p> <p class="ql-block">国门打卡</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中苏金街步行街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的一条著名商业步行街,以俄式风情和历史文化为特色,是连接中国与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原名“博士大街”,后为纪念中苏友好关系更名为“中苏金街”。街道位于满洲里市五道街,是满洲里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也是展示中俄贸易历史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北湖公园,内蒙古满洲里市的城市公园,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六道街北侧市政路交叉口东北约120米处,占地27.5公顷,以面积达22公顷的人工湖为核心景观。公园实行全年全天免费开放政策,设有环湖步道、游乐设施、健身器材及凉亭等休憩场所,夏季可开展游船、钓鱼等活动,冬季湖面结冰后形成天然滑冰场。园内配置儿童游乐区、成人健身区及冰雪雕塑主题景区,近年多次举办冰雪旅游节,建造包含"冰雕城市"的大型景观。夜景灯光璀璨,倒影与欧式建筑相映,被列为内蒙古夜游必打卡景点。</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套娃广场看夜景,赶上了新套娃酒店开业大吉,放了很多的烟花庆祝。</p> <p class="ql-block">位于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县巴颜呼硕草原,距呼伦贝尔市约35公里。其“天下第一”称号源于历史地位而非体积:首个先有敖包后成景区的案例,且是蒙古族萨满教祭祀的重要场所。敖包最初用于辨别方向或划定牧场边界,后演变为祭祀神灵的圣地,下方常放置经书、护身符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相约教包景区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上个世纪50年代,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在此拍摄,其主题曲《教包相会》名扬天下,传唱至今,被誉为“东方第一情歌”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的人们》是195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经典影片,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内蒙古草原牧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建设家园,并与暗藏特务斗争的故事。特意看了这部电影。</p> <p class="ql-block">这部电影便是在鄂温克旗巴彦呼硕草原拍摄的,巴彦呼硕草原距离海拉尔仅有39公里,《敖包相会》这首歌也从这里传遍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因此,我们把鄂温克自治旗境内的草原称作被世界传唱的草原,一曲《敖包相会》使得“敖包”一词广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呼伦湖,中国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呼伦湖,又名达赉湖,诞生成于中生代侏罗纪晚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截至2023年4月20日,总面积2339平方公里,长约80公里,宽约33公里,湖面海拔545.5米,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内蒙古第一大湖,与距其东南方250公里的贝尔湖并称为姊妹湖,是呼伦贝尔草原的象征、呼伦贝尔各族人民的骄傲,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呼伦湖(达赉湖)位于新巴尔虎右旗,同时紧邻新巴尔虎左旗和满洲里市,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淡水湖,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它与贝尔湖并称“姊妹湖”,正是这对湖泊共同孕育了,“呼伦贝尔”这个充满诗意的地名。</p> <p class="ql-block">呼伦湖的边界位置,湖泊西北方向直接与蒙古国接壤,因此常被描述为“草原尽头是呼伦湖”,体现了其作为草原与异国边境交界点的独特地理特征。也称为, 草原的尽头是“大海”。</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市境内的呼伦湖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两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积让它当之无愧地成为草原上海一样的巨湖,在调节气候、修复生态、涵养水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呼伦贝尓游玩的最后一天的早晨,去了呼伦湖,后到机场返回西安,历时九天八晚。</p> <p class="ql-block">文字介绍来自于网络和领队及当地导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