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经辛屯村民介绍,就近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村子,叫逢密村。告别辛屯,沿着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村际道路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道两旁是同样一望无际的田野。左面种的是莲藕,右面种的好像是麦子,还是水稻?</p> <p class="ql-block"> 步行大约2公里,到了逢密村很气派的牌楼门前。</p> <p class="ql-block">牌楼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右面的狮子底座刻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辛屯逢密村</p> <p class="ql-block">左面的狮子底座刻着:</p><p class="ql-block">1981年(辛酉)同庚</p><p class="ql-block">2017年7月立</p> <p class="ql-block">看来这个村子应该是1981年成立的。2017年建了这个大牌坊。</p> <p class="ql-block">牌楼侧面是墙一样的功德碑。上面刻着修建牌坊捐款的人的名字及捐款金额。</p> <p class="ql-block">牌楼楹联,上联:逢酒天子湖世外桃源;下联:密荫青玄地物阜民丰。</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副藏头楹联。上下联第一个字组成:逢密。显现出深厚的文化功底。</p> 走进逢密村 <p class="ql-block">通过牌坊,就可看到不远处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风景如画,绝对不亚于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形成鲜明对照的古朴的老房子和现代的新房子。</p> 悠然自得的老人们 <p class="ql-block">不同的眼神</p> 优雅的庭院 攀谈 <p class="ql-block">两个庭院里聊天的老太太热情邀请我到院里坐坐。</p> <p class="ql-block">两个老太太一个79岁一个83岁。79岁的老太太十分健谈,得知我从哈尔滨来, 说她没去过哈尔滨,但她经常看地图,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黑龙江属于东三省。知道哈尔滨的冰雕,还知道哈工大。</p> <p class="ql-block">老太太告诉我,这个村里有一个叫李宗黄的,是国民党的中央委员,这里有他的故居。并热情地亲自带我去看。</p> 民国要员 <p class="ql-block"> 李宗黄,之前还真没有听说过。但是故居大门的门联令我为之一振。</p> <p class="ql-block">上联:地标鹤拓推滇望</p><p class="ql-block">大概的意思是,这里作为鹤庆的中心标志弘扬推广了大理云南的声望。</p> <p class="ql-block">下联:门拟龙登嗣汉贤。</p><p class="ql-block">大门就像龙门一样继承了汉代的先贤传统。</p><p class="ql-block">我猜想, 李宗黄祖上可能与汉代的哪个著名的先贤有关。</p> <p class="ql-block">门联的落款是:“丁卯秋七月石禅老人赵藩题周钟岳书”。看来这个门联内容应该是石禅老人赵藩撰文,周钟岳书写的。周钟岳,可是了不得,民国重臣,近代大书法家,当时曾与于右任、沈尹默齐名,在中国近代书法史上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南京“总统府”三个大字就是出自这位老先生之手,而且据说这三个字的润笔费高达15两黄金。游览石林的时候,曾看到了他为石林题写的“大气磅礴”。民国时期,老先生曾任云南省省长,民国政府内务部长等职。49年后,曾任云南文史馆馆员(真是有点大材小用了)。</p><p class="ql-block">在于右任、沈尹默和周钟岳三人中,于右任老先生随老蒋而去,在台湾备受尊崇不表。建国后,周忠岳老先虽被边缘化,还算幸运,卒于1955年,波澜不惊,寿终正寝。而与其阅历相似,晚去世十几年的沈尹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文革期间饱受迫害,饮恨含冤而终。我想如果周钟岳先生也活到文革,就凭他为蒋介石提总统府三个字,也在劫难逃了。</p> <p class="ql-block">询问了一下庭院中的老叟,说“石禅老人赵藩”是周钟岳的老师,也是民国要员。大惊,能让这样的两个大人物为期撰文书写门联的人,地位得是多么的显赫?</p> <p class="ql-block">从门联题款“伯英老弟大人属”看,“伯英”显然是李宗黄的字或号;“老弟”说明李宗皇的年龄要比撰文者小;“大人”,说明李宗黄的地位要比撰文书写者高;“属”,是一个通假字,通“嘱”,说明是李宗黄请这二位撰文、书写的,而不是他们主动要做的。</p><p class="ql-block">我想,赵藩和周钟岳为李宗黄撰文、书写门联,可能基于几方面因素。一是基于其地位,故居说明中明确李宗黄是当时的中央委员,比照现在应该是副国级;二是李宗黄、赵藩和周钟岳都是白族人;三是是否有丰厚的润笔费?</p> <p class="ql-block">查百度,证实了李宗黄的身份,还真是很牛的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说来也巧,在旅途的火车上,读岳南的《南渡北归》,其中有对李宗黄取代龙云入主云南的过程描写,对李宗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下雨了。从村子的外围绕过去,到公共汽车站点,返鹤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