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湖打鹭说魚

屹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厦门筼筜湖西堤闸口的拍客们,今日迎来了立夏以来鸟况最差的一周。我于周日晨7时半,到达潮汐广场的堤岸,只见20余只白鹭伫立于停鸟柱上,半数在梳妆,半数懒洋洋地呆立不动……耐心等待两小时仍如此。据悉,近五六天鸟况很差,常让拍客们久久蹲守而最终失望回家了。最令人失望的是专程为拍鹭而来的四川、西安6位拍客,遇到了罕见的“无鱼鸟不飞”窘境,只能兴高采烈而来,望洋兴叹而归。</p><p class="ql-block"> 本周大鱼小鱼的缺席,让筼筜湖鱼鹭争食的“戏”没法演出了。从筼筜湖的生态环境来看,白鹭和大鱼都以小鱼为食,小鱼无疑是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筼筜湖拥有40余种鱼类,并有200余种水生生物、浮游生物等。保持筼筜湖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是湖区首要的课题。小鱼丰,则白鹭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近些年我所见及所拍图片观察,筼筜湖的白鹭和大鱼所吃的小鱼,大多为小鲻鱼或黄尾池鱼等。鲻鱼又叫乌支、子鱼,体青灰色,腹部颜色较浅,常跃出水面,有时被大鱼狂追会成群跳出湖面,出现令人惊叹的罕见“鱼瀑〞场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值得一提的是湖中常见的大鱼—大眼海鲢,它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我国东海、南海。其寿命很长,可超50年。最大体长2.4米,体重127公斤。筼筜湖中的大鱼,其中老鱼较多,常见的体长50~70厘米,常聚集于西堤闸口附近抢吃小鱼,时不时会跃出水面。此鱼因肉质较差,鱼刺很多,不受渔民、大众欢迎。因其肉质烹饪后松散,被描述为“豆腐渣”,且带明显海泥腥味(据悉:其以小鱼及粪便为食);鱼体存在大量肌间刺,食用价值较低,但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被当作优质游钓品种而饲养。此鱼专吃小鱼小虾,凶猛且寿长,因此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建议有关单位也要对其进行数量跟踪、观测、适当控制,不能任其在湖内大量繁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鯔鱼的图片(网络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