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之旅 景色如画

老兵风采

<p class="ql-block">记录:2025年6月26-29日福州之旅。</p> 烟台山步行街 <p class="ql-block">烟台山街区形似于夏门的鼓浪屿。烟台山曾是福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清末至民国时期聚集了英、法、美等17国领事馆及教堂、洋行等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街面建筑风格保留了罗马式、维多利亚式等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如法国领事馆、圣约翰教堂等,部分建筑由万科按“修旧如旧”原则活化利用。‌‌</p><p class="ql-block">‌它的文化地标‌:叶圣陶、林徽因等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或活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痕迹。‌‌</p> 三坊七巷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发轫于晋朝,成形于唐、五代,完善于两宋,鼎盛于明清,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中轴,西侧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侧七条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合称三坊七巷。</p><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是福州最具代表性也是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基本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其中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家。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其中159处被列为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冰心故居、严复故居等15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97年1月,福建省人大批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文保护“三坊七巷”和朱紫坊的传统坊巷格局和典型明清民居。</p> 五一广场 <p class="ql-block">福州市五一广场历史上是清代练兵用的“南教场”,民国时期改为公共体育场,70年代改建,并在于山山麓修建观礼台,成为现代集休闲和政治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政治文化广场。</p><p class="ql-block">1970年5月1日前夕,集会广场改建完成,并取名为“五一广场”,改建完成后的五一广场成为了福州市大型政治文化集会活动场所,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自此成了福州人心中无可取代的榕城之“心”。</p> 上下杭街区 <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福州市台江区苍霞片区,毗邻闽江,核心区域以隆平路为中轴,串联上杭街、下杭街、三捷河等。</p><p class="ql-block">历史地位‌:闽商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清末民初福州商业金融中心,被誉为“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名称由来‌:“杭”源自“航”,古时闽江航运码头聚集地,分上杭(大庙山北)、下杭(大庙山南)两大片区。</p><p class="ql-block">上下杭‌曾是清末民初福州商业金融中心及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景区占地约476亩,包含21处文保单位、81处文物点及310处传统风貌建筑,融合中西建筑风格与闽商文化。‌‌</p> 林则徐纪念馆 <p class="ql-block">林则徐纪念馆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原为林氏后裔及门人集资兴建的“林文忠公祠”。1982年正式成立纪念馆,2008年扩建新馆并于2009年开放。2021年完成“林则徐史绩展”升级改造,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宅与祠”的重要组成部分。‌‌‌‌</p> 福建博物馆 <p class="ql-block">福建博物院是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头街96号,地处福州大梦山麓,西湖之畔。</p><p class="ql-block">福建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5年获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是集主展馆、积翠园艺术馆、自然馆、福文化专题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设有15个展厅。</p> 国旗护卫队 <p class="ql-block">福州市五一广场的升降旗仪式是全国唯一由消防救援队国旗护卫队承担的省会城市每日升降国旗任务,该队伍同时承担古建筑消防保卫和国旗护卫双重职责,自1991年元旦起连续34年无间断执行任务,累计完成24800余次升降旗"零失误"‌。</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福州之旅--从历史韵味、自然景观、市井烟火、文艺情怀四大维度切入,结合三坊七巷、烟台山、闽江夜景、五一广场、上下杭老街、福建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等特色场景,展现有福之州的独特魅力。</p> 吃美食去朱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