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历史之旅

澎澎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大唐看长安、两汉看徐州、明清看北京”,那么大宋的代表,毫无疑问是古城开封。开封是北宋的国都,经济、文化、科技高度发达,市井繁华、人文鼎盛。</p> <p class="ql-block">如今,开封博物馆承载着那段黄金时代的记忆,向世人诉说着大宋的光辉。这里不仅是文物的殿堂,更是旅行者探寻华夏文明的重要一站。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座文化宝库的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开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1962年,2018年迁至中意湖新馆,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馆藏文物涵盖陶瓷、书画、石刻等18类8万余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6千余件,包括北宋“大晟编钟”、“开封府题名记碑”等镇馆之宝,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重展示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及八朝古都文明‌。</span></p> <p class="ql-block">尚未走进开封博物馆,便被这座形似宫殿建筑的磅礴大气所震撼。它的造型设计灵感来自宋朝的建筑风格,“外在古典,内在时尚”;中央高耸的殿阁象征着“外城、内城、皇城”的三重城建筑形式,四周的水环绕着建筑,仿佛护城河,而外立面的倾斜、错缝和凹凸设计,则巧妙地隐喻了开封的“城摞城”奇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主要参观了“八朝华章——开封古代文明陈列”,以中国历史为线索,展示了开封这座八朝古都的风采。重点是隋唐、五代和宋金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也是科技、文化、艺术繁荣的又一高峰,西方学者视其为“中国的文艺复兴”。</p> <p class="ql-block">开封博物馆的藏品涵盖了整个宋代的精华,从青铜礼器到瓷器,从书法碑刻到皇家乐器,展品浩如烟海,哪些才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见证了大宋文化的灿烂辉煌,</span>最具代表性的藏品呢?</p><p class="ql-block">文物专家认为:北宋大晟编钟、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这三件展品,分别代表了礼乐、艺术、制度,是北宋文明的文化缩影。</p> <p class="ql-block">北宋大晟编钟,<span style="font-size:18px;">铸于崇宁三年(1104年),是宋徽宗仿春秋宋公成钟式样所铸。计12编,每编28只(正声12、中声12、清声4),总共336件。</span>它不仅有着精准的音律,成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元明清各代国家音律的标准,</span>更融入了宋代工匠的铸造技艺,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这件大晟钟,通高27.5厘米,宽18厘米,其正面镌刻着“夷则”二字。大晟编钟的存在,不仅是皇家祭祀、典礼的核心,更象征着国家的文明高度。</p> <p class="ql-block">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土于禹州扒村钧窑遗址,碗口玫瑰紫斑为宋代钧瓷窑变代表,胎质坚密,釉色梦幻,</span>展现了宋代瓷器工艺的巅峰之美。</p> <p class="ql-block">站在瓷碗前,您会惊叹于千年前的匠人如何创造出如此梦幻的釉色,让一件瓷器成为无法复刻的艺术品,故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span>(复制件),‌因百姓抚摸包拯名字处形成凹痕而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是北宋都城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天子脚下,大宋政治风云的中心,这么重要的职位,谁能胜任?</p><p class="ql-block">这座北宋第一题名记碑,详细记载了从公元960年至1105年,146年间183名开封府“一把手”的姓名、官职及上任时间。它是我国目前现存时间较早、规格最高、记载人名最多的地方官员题名记碑,为开封的辉煌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p> <p class="ql-block">包拯在开封府任职一年又三个月,但为什么在此碑上却找不到包拯的名字呢?</p><p class="ql-block">原来,因老百姓爱戴包拯,总忍不住在他的名字上亲切抚摸,久而久之,竟然将名字磨掉了,只留下一道深深的凹痕。碑上虽无名,民心铸丰碑。包拯在任上革除弊政,执法如山,深得民心,有口皆碑。</p> <p class="ql-block">1号展厅主要展示新石器时代至隋唐五代时期的文物,系统呈现开封作为八朝古都的历史脉络。</p><p class="ql-block">这是天平三年石造像(东魏)。</p> <p class="ql-block">北魏孔惠超石造像‌,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雕刻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是河南现存最完好的北魏造像之一。造像为莲瓣形背屏式,一佛二菩萨,背屏通高206厘米,展现了北魏佛教艺术的精湛工艺。‌‌‌‌</p> <p class="ql-block">三彩天王俑(唐)。</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抱鸭女俑瓶‌,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造型为唐代少女怀抱鸭式瓶跪坐莲台,釉色艳丽,是唐三彩艺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三彩螭柄龙首陶壶(唐)。</p> <p class="ql-block">三彩陶杯盘(唐)。</p> <p class="ql-block">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离京东游,在洛阳结识杜甫,两人同游梁宋(今河南商丘)时,又与高适相逢,共同游历写诗,结下深厚友谊。</p> <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佛教兴盛。隋代佛造像沿袭了北朝的俊美飘逸、秀骨清像风格;唐代佛造像则丰满圆润,形态庄严宏丽,雍容大度。</p> <p class="ql-block">开皇十年石造像(隋)。</p> <p class="ql-block">2号展厅以“东京梦华·宋金时期(上)”为主题,集中呈现宋代至金代的文物精华,侧重北宋东京城的文化与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刘松年《西园雅集图》(复制品,原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李公麟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16位文人雅士,在驸马都尉王洗府中做客聚会的情景,从侧面反映了宋代私家园林的胜景。</p> <p class="ql-block">张孝文《<span style="font-size:18px;">矾楼</span>夜市》图。</p><p class="ql-block">矾楼最初是一个经营白矾的商铺,后转型为酒楼,并一直沿用此名。到宋徽宗时期,由于生意火爆,矾楼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形成了由东、西、南、北、中五座三层楼宇组成的建筑群,并通过架设在空中的廊桥相互连接,气势恢宏。夜晚时分,矾楼内外灯火通明,成为北宋时期最为绚烂的不夜城。</p> <p class="ql-block">艮岳“留云峰”太湖石(北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留云峰”,北宋皇家园林艮岳遗留下的太湖观赏石,上部有清人史致昌所题篆文“留云峰”。这块花生形状的太湖石,从北宋流传至今,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这座古城的过往荣光。</span></p> <p class="ql-block">汴京盛景模型沙盘,沙盘前方即是著名的《开封府题名记》碑。</p> <p class="ql-block">影青皈依瓷瓶(南宋)。</p> <p class="ql-block">建窑兔毫瓷碗(宋)。该器高4.7厘米,口径9.9厘米,施黑釉,器物釉面光泽,毫纹向外放射,颇为美观。</p> <p class="ql-block">北宋白釉珍珠地娃娃卧莲瓷枕‌,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登封窑烧制,白地赭石色花纹,造型灵动,工艺精湛,展现宋代瓷器美学特色。</p> <p class="ql-block">三彩刻花瓷枕(宋)。</p> <p class="ql-block">钧窑瓷执壶(宋)。</p><p class="ql-block">钧窑在宋徽宗时期被设为官窑,专为皇室烧制御用瓷器,工艺达到顶峰,后因战乱工艺失传,窑址沉没,存世品极为稀罕。</p> <p class="ql-block">定窑瓷碗(宋)。</p> <p class="ql-block">耀州窑印花瓷碗(宋)。</p> <p class="ql-block">3号展厅是《清明上河图》专题展厅,汇集了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及相关文物、史料,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北宋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3号展厅里最重量级的展品当属北宋《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迹在北京故宫)。</span></p><p class="ql-block">通过智能化的展示手段,生动地呈现了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不仅<span style="font-size:18px;">再现了开封作为古代商业重镇的繁荣景象;</span>还像一部一千年前的照相机,<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动描绘了宋代市民的生活风貌</span>,其价值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张择端雕像。</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您仿佛能穿越时空,置身于北宋的繁华市井之中,感受那份古老而生动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图》各家题跋。</p> <p class="ql-block">还有明代仇英款《清明上河图》、清代宫廷画家陈枚、金昆、戴洪合绘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明上河图》</span>不同时期的版本,真是饱眼福了。</p> <p class="ql-block">明仇英款《清明上河图》的结构大体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相同,但描绘的是明朝中期苏州的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4号展厅是2号展厅的“姊妹厅”,主要展示宋金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著名的大晟编钟等重要展品。</p> <p class="ql-block">大观圣作碑(宋),宋徽宗御制并瘦金体御书,蔡京楷书题额。该碑是宋徽宗瘦金体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宋代教育和科举制度的第一手资料。</p> <p class="ql-block">在东京城内,出现了被称为坊郭户的城市市民,他们人口众多,五方杂处,面街而居,是工商业繁荣的主体,也是市民文化的创造者和追随者。听曲、观剧、蹴鞠等,逐渐成为他们休闲生活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虎形瓷枕(金)。</p><p class="ql-block">整以卧虎为造型,形象逼真,憨态可掬。虎枕最妙之处在于将虎枕的出气孔与虎鼻孔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女真进士题名记碑,金代一朝共举行过四十余次科举考试,取士达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13号展厅是“明清皇家用品展”,展示了众多明清时期的皇家用品,每一件都彰显着皇家的奢华与精致,都能让您领略到古代皇家的风范。</p> <p class="ql-block">万历款黄地青花五彩双龙瓷盘(明)。</p> <p class="ql-block">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瓷盘‌,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口径41.1厘米,青花缠枝莲纹精美,胎釉精细,色泽浓艳,为明代青花瓷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瓷杯‌,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瓷杯‌,是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一整套压手酒杯,共计12只。</p> <p class="ql-block">这12只花卉杯的大小、形制相同,口径为6.7厘米,底径2.8厘米,高4.9厘米,胎质乳白,器薄如纸、为脱胎瓷,每只杯子仅重20多克,圈足内有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款。</p> <p class="ql-block">这12只花卉杯,每杯外壁均饰以月令花卉及诗句,诗后还有一个小方印,把诗书画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像是瓷器上的中国绘画一样,更加具有闲情雅致。</p> <p class="ql-block">雍正款青花釉里红折枝石榴宝月瓶(清)。</p> <p class="ql-block">乾隆款霁红瓷瓶(清)。</p> <p class="ql-block">光绪款红彩云龙瓷盘(清)。</p> <p class="ql-block">碧玉海晏河清蜡台(清)。</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多穆壶(清)。</p><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历经沧桑的文物,似乎仍在诉说着开封昔日的荣光与辉煌。北宋时期的开封府,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如今的开封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四线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其辉煌的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落差,让人不禁感叹:“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