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大展博览

廖洪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贝聿铭:人生如建筑"上海站展览,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M+等联合主办。原创绘图、建筑模型、摄影、影像及文献资料…逾400件珍贵展品,通过六大主题,包括文化根源滋养、城市设计远见、艺术语境交融、业主协作智慧、几何形态与材料和建构精研,以及对历史的省思等,全面回顾了贝聿铭的建筑生涯和思想体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传奇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也是上世纪至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美藉华裔建筑师。他致力于建筑业70多年,奠定了在建筑史与当代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1983年荣获建筑类诺奖“普利兹克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期,慕名前往观展,欣赏大师建筑精品和布展艺术,领略大师建筑思想及风范,三方面印象较深,现交流见闻记录,分享打卡图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经典地标建筑,影响享誉全球。</b><span style="font-size:20px;">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贝聿铭全球著名地标建筑,精彩连连。</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将现代主义的玻璃材质与几何造型,融入数百年历史的宫殿建筑群中,化解了卢浮宫入口分散、游客流线混乱的难题,光线透过玻璃金字塔洒入地下空间,为古老的卢浮宫注入了新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大量光线引入原灰暗的博物馆,将玻璃通透、反射、不遮挡、美观等优势发挥到极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3年,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致贝聿铭的信,赋予贝聿铭执行此项目完全控制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秀美术馆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日本京都郊外滋贺,贝聿铭用一座美术馆重现陶渊明秘境。美术馆80%埋于地下(下图),三角形玻璃屋顶与山峦轮廓共生,阳光透过木格栅洒落,游客穿过200米隧道与悬空桥,进入蓝天青山环绕的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b><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8年落成,贝聿铭的“登顶之作”,并斩获普利兹克奖,贝聿铭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开幕式上(下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等腰三角展览空间和直角三角研究机构,25个三棱锥组成中庭玻璃天窗,阳光折射如绸缎倾泻,彰显几何诗意与光魔法,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几何构成的范本。</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银大厦。</b><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厦的东西两侧设有庭园,庭园中有水系、假山与花木,营造了小型生态环境,大厦外立面萎形图案,象征竹子“节节高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伊斯兰艺术博物馆。</b><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物馆群由主楼和教育中心组成,毗邻城市公园,棕榈树迎宾通道、喷泉广场、景观桥梁…让博物馆与城区相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2年,贝聿铭选址设计的香山饭店,也为北京故宫实行限制高度与视野政策,提供了现实样本。</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苏州博物馆。</b><span style="font-size:20px;">承载着贝聿铭对建筑与生活关系的独特理解,并将中式园林水、石和植物三个主要元素做到极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石头假山错落有致,池水鱼翔浅底,庭院翠竹婆娑,小桥流水,宛如清雅幽人的三维江南山水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b style="font-size:20px;">卢森堡让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b><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物馆的玻璃幕墙、巨大的天窗、通透的中庭空间及玻璃连廊,可将城市中心景致尽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园林式布展,沉浸式体验。</b><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复调”手法布局展厅,借鉴中国园林的多重视角,将贝氏标志性的几何结构(金字塔、三角形等)转化为空间叙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打破传统白盒子展厅格局,采用古典园林“借景”设计,透过27°角“取景框”看层叠展品,仿佛穿越水墨长卷,凸显贝聿铭建筑中常用的三角几何设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借鉴巴赫的“复调”结构,设置了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取景框”,观众可以从不同视角感受作品的韵律变化,如同穿行园林中的一扇扇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多元文化学养,造就国际建筑大师。</b><span style="font-size:20px;">贝聿铭早年全家先后在香港和上海等大都市生活,家庭言传身教和教会学校薰陶,以及哈佛等高校和全球建筑项目的锻造,形成了他谦逊务实、睿智给予,以及善于融合东西方、传统现代文化等优良品质和独特智慧,为国际建筑大师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4年,贝氏家族在上海武康路的花园合影,少年贝聿铭与家人合影(下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学精进融合。贝聿铭在哈佛设计研究生院期间,师从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深耕包豪斯建筑理念、应用和拓展,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上海中华艺术博物馆》,格罗皮乌斯称之为“我见过的最精致的学生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战胜利后,贝聿铭曾将“上海中华艺术博物馆”设计方案,计划用于“大上海都市计划”中的博物馆建设,虽然因时局变迁未能实现,但半个世纪后,上述设计在苏州博物馆中得到了部分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学艺术呈现。贝聿铭能敏锐洞察不同类型的艺术,善于将美学艺术应用于建筑中,其作品突出了现代建筑技术和美学、东方元素的完美融合,并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也印证了他的信条:“建筑师必须既是诗人,又是工程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贝聿铭毕业论文,《中国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标准化宣传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国际视野谋略。早期多个成长地的城市风貌,美国留学期间现代设计建筑学养,形成了贝聿铭独特的跨文化、地域和历史的设计思想和语境;他职业生涯纵贯70载,备受瞩目的建筑项目横跨多个大洲,也奠定了其在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0年代初,贝聿铭事务所抓住世界经济迅速增长契机,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如:新加坡项目建成,伊朗等中东国家建筑地标设计等,从而使197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期间,事务所仍能维持其庞大规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谢谢各位关注点赞和互动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