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国东北部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波士顿, 旅游资源丰富,除了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名城之辉煌历史的纪念景点,例如“自由之路步道”上的多个博物馆,还有颇具国际声誉的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博物馆等……. 然而,网络“热搜榜”上排在波士顿所有博物馆前列的是一个名字很长的博物馆 - 伊莎贝拉·史都华·嘉纳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波士顿美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波士顿倾茶事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波士顿科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历史名胜建筑 - 科普利广场酒店大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莎贝拉·史都华·嘉纳艺术博物馆是一家私人收藏艺术品博物馆,是以它主人的名字命名的。嘉纳夫人(1840 -1924)是美国著名的艺术收藏家、慈善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波士顿的伊莎贝拉!</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厅一角</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花园</p> <p class="ql-block">华丽的小阳台</p> “教育与共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生于富商家庭的伊莎贝拉,在青少年时期就随家人游历欧洲。1857年,她随家人旅居意大利,在米兰参观了波尔迪·佩佐利博物馆(当年是一所私人宅邸和博物馆),宫殿风格的展馆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展品,极大地震撼了她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伊莎贝拉·史都华·嘉纳(1840-1924)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厅一角</p> <p class="ql-block">伊莎贝拉·史都华·嘉纳的油画肖像于1889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此,她为自己设立了未来理想的目标:如果有一天能有足够的资金,她也要做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建造一个意大利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将它作为博物馆,让所有的人都来观赏人类文明为世界留下的艺术珍品!那一年她才17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厅</p> <p class="ql-block">华丽的客厅家具和名画</p> <p class="ql-block">伊莎贝拉心仪的威尼斯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命运为她创造了机缘。她与出生豪门的丈夫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游历世界,收藏了来自五大洲、横跨上千年的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历史渊源的近二万件艺术珍品。1891年,她继承了父辈留下的巨额遗产。1903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风格的博物馆落成,陈列着她与丈夫的收藏品。 </p> <p class="ql-block">这个私密小空间,她曾玩笑地称之为“小梵蒂冈”,陈列着她的私人小物件和她的肖像画。</p> <p class="ql-block">陈列在博物馆的伊莎贝拉油画像</p> <p class="ql-block">伊莎贝拉最喜欢的画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博物馆开放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坚定不移地表示:所有收藏品、艺术品必须永远地向公众开放! 100多年来,这所博物馆奉行着伊莎贝拉为公众服务的原则,圆满的实现了她矢志不渝的追求和超越世俗的艺术理念 - “永远地服务教育和公众享受”!</p> <p class="ql-block">彩绘玻璃</p> 宫殿与花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青年时期,伊莎贝拉就为自己未来的收藏品博物馆有了一幅朦胧的蓝图: 威尼斯宫廷风格、文艺复兴式的构架、哥特式元素、古典长廊、玻璃顶覆盖的庭内花园…… 因为有旅游世界诸国见多识广的经历,她更是执着又坚定地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p> <p class="ql-block">法国苏瓦松教堂的彩绘玻璃</p> <p class="ql-block">中国屏风</p> <p class="ql-block">古典家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98年,她购置地产,聘请了以新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设计著称的设计师威拉德·西尔斯,一起共同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和理想宏图。 从运输欧洲历史文物景点拆卸下来的原始建筑材料,到设计马赛克地砖的图案,以及窗户的大小尺寸,都倾注了她独特的艺术鉴赏力。</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施工图(博物馆图片)</p> <p class="ql-block">花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礼品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落成后的博物馆,其风格实在是太欧洲化了,太意大利化了,致使坊间有人误传:整个建筑是从欧洲搬来的!</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 - 《被劫持的欧罗巴》 威尼斯画家提香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从三楼俯瞰花园</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 - 公元225年古罗马的石刻棺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幢建筑有四层楼,一楼主要是用来做专题展览、室内音乐会和小型演出,并对地方社团开放,表明了伊莎贝拉服务社区的愿望。二楼、三楼用来做收藏品的展示厅,四楼是她的私人居住区。(现在是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办公区)</p> <p class="ql-block">新添加的一楼咖啡屋</p> <p class="ql-block">唱诗班的座椅</p> <p class="ql-block">古乐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莎贝拉对园艺花草情有独钟,终身爱好各种花卉和植物。波士顿的冬天是很寒冷的,而在她的玻璃屋顶花园里,终年万紫千红、百草芬芳,每年的10个花季主题都不一样。我们二次参观都是在夏天,今年遇着的是“夏之蓝”花季。花季里,博物馆有游览花园的专题项目,也是非常好的教育节目。(凡是名字叫伊莎贝拉的参观者,可以得到一张免费的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今年六月花季是“夏之蓝”</p> <p class="ql-block">新扩建的游客休闲厅</p> <p class="ql-block">绿树浓荫下的小阳台</p> 展厅与展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馆的介绍资料第一句话就是:您走进的是一所很特别的博物馆!主人邀请您参观这里的一切,请让您的想象力在这里尽情奔驰,并欢迎每一位参观者把这个博物馆当成是您自己的。</p> <p class="ql-block">一楼走廊的马赛克让人以为是走进了伊斯兰宫殿</p> <p class="ql-block">中国清朝的龙旗</p> <p class="ql-block">东方屏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的确是一座非同一般的博物馆! 走进它,好像是走进了一个私人的客厅,书房,餐厅…… 这里的空间不像通常博物馆那样宽敞明亮,而是灯光幽柔温和,显得很私密;这里的地板也不象普通博物馆那样光滑锃亮,而是有色彩丰富的马赛克,地毯,磁砖…. </p> <p class="ql-block">走廊门框上面还有“门框”</p> <p class="ql-block">展厅</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多幅艺术挂毯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的确没有遵循博物馆的常规来摆放展品,看上去显得数量多,内容广,但有序而不乱; 展品前也没有象通常博物馆提供的展品来源地、历史背景等信息,显然是让参观者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判断和欣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珍贵的展品中,有绘画、雕塑、家具、文字档案、古典书籍、和纺织品等,还有私人物件,如与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英国皇室,著名艺术家的往来书信。</p> <p class="ql-block">与罗斯福总统的通信</p> <p class="ql-block">与英国皇室的信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展览蕾丝花边的那个角落站立了许久,想象着当年伊莎贝拉是怎样被这些精美构图、精细编制的蕾丝所吸引,将它们一片片夹在匣子里带回,那是她的威尼斯梦?……. 回想起自己当年游走在威尼斯的小街窄巷里,见到年轻俊俏的姑娘们在窗前编织蕾丝花边的情景,那是一幅我心中的威尼斯图画…… </p> <p class="ql-block">花色图案各异的蕾丝花边</p> <p class="ql-block">书桌前的这张座椅来自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蕾丝花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馆的三楼展厅里,在一片深红与金黄色华丽的背景下,展示着伊莎贝拉的全身油画像。 这幅画像是她保持终生友谊的艺术家约翰·辛格·萨金特(1856-1925)的杰作(创作于1888年)。因为这幅画,人们可以想起很多有关他们俩人的故事:每个星期在固定的时间去科普里酒店用餐,永远坐在同一个座位;1924年伊莎贝拉去世,画家在第二年她生日的那一天离世! </p> <p class="ql-block">伊莎贝拉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百年老店,依然华美 - 科普里酒店</p> <p class="ql-block">餐厅雅座,永远浪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0年发生在博物馆的盗窃案震惊了世界!至今博物馆仍然保留着盗贼们用刀片割下13幅价值连城的绘画作品以后留下的空画框,以警示众人。据报道,被盗珍品曾在黑市上昙花一现,便消失了。那些所谓的“买家”,与窝藏赃物者无异,当然不敢将艺术珍品公之于众,与民共享,更不敢仰视以奉献社会为永恒理想的伊莎贝拉和她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空空的画框等待物归原主</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的礼品店,到处都是伊莎贝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