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仪仗队军中一把刀 而今传承非遗武术领风骚——时代名家专访中国应急救援高级顾问顾庆林

媒体联盟•时代名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他曾是仪仗队 “军中一把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而今传承非遗武术领风骚</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代名家专访中国应急救援高级顾问顾庆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文/江改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作家、诗人、评论家、时代名家总策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中华风采杂志执行总编)</b></p><p class="ql-block"><br ></br></p><p class="ql-block">在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国土上,有一支队伍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天安门广场旁,他们身着笔挺的军装,步伐铿锵有力,每一次踢腿都似乎在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力量与尊严。这支队伍,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大队,他们以最高规格的礼仪迎送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元首、首脑与高级将领,是国家形象的直接体现,更是军队荣耀的集中展现。</p><p class="ql-block">在河北省沧州市的青县,流传着一位传奇人物的故事——顾庆林。他,曾是仪仗大队中那颗最为耀眼的明星,担任执行队长长达14年之久,用坚实的步伐和挺拔的身姿,接待过超过200个国家的军事首脑,无数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成为了沧州乃至全国人民的骄傲。</p><p class="ql-block">顾庆林,一个身高1.82米、英姿飒爽的中年男子,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刻画出了些许痕迹,但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依然闪烁着坚毅与执着。他是青县人,如今在北京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继续书写着他的使命与荣耀。</p><p class="ql-block">即便已经转业10年,顾庆林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本色。每当他走起正步,那稳健的步伐、标准的姿势,仿佛能瞬间将人们拉回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军营岁月。他的每一步都精准无误,抬腿高度严格控制在0.25米,这是他19年军旅生涯中无数次练习的结果,早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铭记于心。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严格要求,更是他对国家和军队深厚情感的体现。</p><p class="ql-block">走进顾庆林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与仪仗队的缘分似乎早已注定。出生在青县金牛镇小牛庄村的顾庆林,自小便活泼好动,对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仅擅长铁饼、跑步,还跟随师父习武练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中学时期,他在校运会上创下的铁饼项目纪录,至今仍然无人能够打破,成为了校园里的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参军报国,是顾庆林从小就怀揣的梦想。1991年12月,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北京卫戍区某部的一名战士。一入军营,他便因其出众的身高和外貌被仪仗队选中,从此踏上了这条光荣而又艰辛的道路。在仪仗队,他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共和国的名片”,这里的队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精英,身高、体重、五官、眼神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顾庆林,凭借着1.82米的身高和俊朗的外貌,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了仪仗队的一员。</p><p class="ql-block">仪仗队的生活充满了挑战与磨砺。1分钟不眨眼、军姿4个小时不倒、早晚5公里训练……这些看似简单的训练项目,却需要付出极大的毅力和汗水。然而,顾庆林从未退缩过,他始终坚信,只有经历过最严苛的训练,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最完美的风采。他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很快便在仪仗队中脱颖而出,担任了北京卫戍区警卫某师仪仗队的执行队长。</p><p class="ql-block">作为执行队长,顾庆林不仅要负责日常的站军姿、走正步等训练项目,还要练习军刀、喊口令等更为复杂的技能。为了能够达到更高的标准,他毅然决然地戒烟、戒酒、戒茶,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训练中。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顾庆林便已经来到了树林中,一遍遍地练习口令。为了追求人与刀、与口令的和谐统一,他每天练习军刀系列动作上百次——拔刀、立刀、持刀、撇刀、刀入鞘。每一次练习,都是对身心的极致挑战;每一次挥刀,都凝聚着他对国家和军队的深厚情感。</p><p class="ql-block">三军仪仗大队的指挥刀,在顾庆林心中占据着最神圣的地位。这把刀不仅代表着人民意志和军队力量,更是国威军威的象征。在无数次外交礼仪场合中,顾庆林都挥舞着这把指挥刀,以精准的动作和坚定的眼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和尊严。然而,指挥刀的练习并非易事。那6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需要深厚的功力和无尽的汗水。顾庆林在练习过程中,无数次被指挥刀划伤或弄伤,但他从未放弃过。他坚信,只有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磨砺,才能最终达到人刀合一的境界。</p><p class="ql-block">14年的执行队长生涯中,顾庆林接待了无数国家的军事首脑,展示了上千次中国军人的风采。他的每一次亮相都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瞬间。而他也因此被誉为“军中一把刀”,成为了仪仗队中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成为了他们心中的榜样和力量源泉。</p><p class="ql-block">2009年,顾庆林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时刻——他被选为国庆阅兵仪式特种兵方队的总教练。这次任务对他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因为他需要训练一支经常野外作战的30多人的队伍,让他们达到身形一致的高标准。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顾庆林没有退缩。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并亲自示范指导。最终,在他的带领下,这支队伍成功地完成了阅兵任务,赢得了广泛赞誉。</p><p class="ql-block">2010年,顾庆林从部队转业回到了地方。然而,他的军旅生涯并未因此而结束。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被返聘回部队担任群众游行仪仗队国旗方阵的总教练。在这次阅兵式中,一面巨幅国旗在群众游行第一方阵的上方缓缓展开,1949名仪仗队队员将国旗高举过头顶并用月季花簇拥着缓缓经过天安门。这一刻,顾庆林比场上的队员还要激动和自豪。他深知,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多年来为国家和军队付出努力的最好回报。</p><p class="ql-block">转业后的顾庆林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武术的传承上。作为自幼习武的传统武术爱好者,他先后练过铁砂掌、鹰爪功、燕青架子功、八卦掌等多种拳法。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传统武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目睹这一现状的顾庆林深感责任重大,他决定为传统武术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为了成立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燕青拳专业研究会,顾庆林四处奔走忙碌。他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教授拳法,传授武术精髓给更多的人。他不仅注重技艺的传承,更注重武德的培养。他常说:“武术不仅是技艺的修炼,更是品德的磨砺。”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传统武术的学习和传承中来。如今,他已经成立了5个训练基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武术爱好者。他的心愿是将拳谱整理好,一代代传给后人,让传统武术的光芒继续照耀着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每当闲暇之余,顾庆林都会拿出那些军功章细细端详。当兵19载,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外事标兵”1次……这些荣誉见证了他的军旅生涯和成长历程。对他来说,这些荣誉不仅仅是一块块奖牌或证书,更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和荣耀的象征。它们提醒着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都不能忘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顾庆林深知,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尽管已经离开了部队,但他心中的那份家国情怀却从未褪色。他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p><p class="ql-block">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和武术爱好者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他们一起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和武术培训,不仅传授军事技能和武术技艺,更重要的是传递那份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p><p class="ql-block">顾庆林还时常回到青县,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讲述自己在部队的经历和故事,激励家乡的年轻人珍惜时光,努力奋斗。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家乡、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在他的影响下,青县也掀起了一股崇尚军人、热爱武术的热潮。许多年轻人以顾庆林为榜样,纷纷报名参军入伍,希望能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锤炼自己,为国家和人民贡献青春和热血。</p><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顾庆林的故事在青县乃至更广阔的天地间传颂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本色,什么是传承与奉献。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前行,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更多人的心灵,让那份家国情怀永远熠熠生辉。而顾庆林的影响力,并未局限于他所直接触及的人群。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他的故事如同春风一般,通过网络平台吹遍了全国各个角落。人们被他那坚韧不拔的精神、无私奉献的品质以及对家国深沉的爱所打动,纷纷留言点赞,表示要以他为榜样,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之中。</p><p class="ql-block">顾庆林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特征,他开始利用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军旅生涯、武术心得以及参与公益活动的点点滴滴。他的每一条动态,都像是一粒种子,在人们心中种下了正能量和希望。许多网友在他的启发下,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国防教育、传统武术传承以及各类公益活动之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p><p class="ql-block">除了线上互动,顾庆林还积极参与线下活动,经常受邀到各地进行演讲和交流。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着家国情怀与个人成长之间的紧密联系,鼓励年轻人要敢于追梦、勇于担当。他的演讲总是充满激情与感染力,让听众深受鼓舞,许多人在听完他的演讲后,都表示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规划,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在顾庆林的带动下,一股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社会正能量正在不断汇聚和壮大。这股力量不仅激励着人们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之中,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顾庆林深知,这份荣誉和责任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而是属于所有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的人们。</p><p class="ql-block">如今,顾庆林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新阶段,但他那颗热爱家国、勇于担当的心却永远年轻。他依然保持着那份对武术的热爱和对军队的深厚情感,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书写着属于他的传奇故事。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更多人的心灵,让那份家国情怀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顾庆林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追梦人的道路。在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践行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为了将这种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顾庆林萌生了创办一所国防教育学校的想法。他希望通过这所学校,不仅培养孩子们的军事技能和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顾庆林深知,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真正培养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一代。</p><p class="ql-block">于是,他开始着手筹备学校的相关事宜。从选址到课程设计,从师资招聘到教学设施的准备,每一步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在他的努力下,一所集国防教育、武术传承和综合素质培养于一体的学校终于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学校里,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能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武术指导。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学会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每当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孩子们那稚嫩却坚定的脸庞上,总是洋溢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崇敬。</p><p class="ql-block">顾庆林也时常来到学校,与孩子们亲切交流,分享自己的军旅生涯和人生感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无论未来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都不能忘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庆林的国防教育学校逐渐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国防教育中来,为培养更多有担当、有情怀的新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而顾庆林本人,也成为了国防教育和武术传承领域的佼佼者,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歌,顾庆林的故事在时光的洗礼下愈发璀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什么是传承与奉献。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前行,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更多人的心灵,让那份家国情怀永远熠熠生辉,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江改银简介】</b></p><p class="ql-block">江改银笔名江涛、肖光,1964年4月22日出生,安徽望江县人,退伍军人,资深媒体人,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理事,法治中广TV执行总编,媒体联盟时代名家总策划、总编辑,中国诗书画联盟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红色文化影视中心制片人,中国长剑将军书画院副院长兼任宣传部部长,凤凰通讯社新闻影视中心副主任,中国雷池文化总编辑,中国影视歌曲歌手大赛宣传部长,世界大健康运动联盟宣传部长,湖畔大学客座教授,京展律师事务所文化顾问,中国应急救援管理中心高级顾问,中国国际海陆空救援北京总队宣传部副部长,《中华人物》《风云人物》《时代名家》总策划。《中华风采》杂志执行总编。</p><p class="ql-block">江改银系世界中文作家会员、中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出版诗歌3000余首,策划参编主编图书著作100 余部,获奖数百次,连续多年荣获“感动中国艺术人物”荣誉称号,在部队期间多次立功获奖,倾心文化事业,退伍后创办雷池文化报社,从事大型文化策划活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新闻中心,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国家会议中心,中国美术馆等地策划举办过中华人物高峰论坛、年度颁奖盛典暨新闻发布会,以及时代名家系列书画展和各种公益活动,三十余年来,长期奔波海外及全国各地,致力传播优秀传统中华文化,为共铸中国梦乐此不疲一路前行……</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ihedma" target="_blank">他曾是仪仗队军中一把刀,而今传承非遗武术领风骚,——时代名家专访中国国际应急救援高级顾问顾庆林</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e6hu9n2?first_share_to=weibo&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97178220%20%EF%BC%88%E4%BD%BF%E7%94%A8@%E7%BE%8E%E7%AF%87%20App%E5%88%9B%E4%BD%9C%EF%BC%89" target="_blank">他是国庆阅兵中担任仪仗国旗方阵原总教练,被誉为"军中一把刀”,多次立功,十余次被评为外事标兵的顾庆林战友 </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ifawtf" target="_blank">中新网: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北京大兴区礼贤镇廉洁文化数字艺术展开幕</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hpsw9t" target="_blank">精彩人生胜书画,文/汪良发(原黄山学院党委书记)</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50bynp" target="_blank">任玉岭在2025世界第五届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引领世界和平大同先锋论坛的讲话(2025年6月16日·洛阳)</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6ok364" target="_blank">媒体联盟时代名家截至2025年06月21日(阅读量七千万+)</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