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2027年度中学省级骨干教师资格培训首日下午, 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在培训会场热烈展开。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李红勃教授应邀为老师们带来《恪守职业道德,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教授由一次去专门学校调研的经历谈起,强调了良好的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肯定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他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等角度揭示了教育家精神的真正内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后,李教授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理、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师德违规行为的处理程序三个方面正式展开今天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到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到叶圣陶的“为人师表”,李教授详细阐述了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从以《教师法》为代表的法律层面和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为代表的政策层面,他一一列举了师德师风建设的依据。旨在让老师们认识到自身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品格、行为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以此唤醒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敬畏心和对学生的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李教授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社会责任等多角度阐述了师德规范的内涵。他强调,师德师风的核心是师生关系,但也体现在教师与其他群体的关系中,此外还包括教师的自我修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教授还借助具体事例,详细阐释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的内容。如通过苏格拉底被执行死刑前一晚与学生的深刻对话说明教师要自觉爱国守法,通过饭圈文化的例子提醒教师要重视优秀文化的传播,通过汶川地震范跑跑事件强调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李教授从师德规范的构成要件、违规处理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正当程序等方面,说明了师德违规行为的处理程序,既能督促教师坚守职业道德底线,规范自身行为,也有助于教师保障自身权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的最后,李教授以教育学家康德的名言作为结尾,祝愿老师们眼里有光,心里有爱,守住职业道德的底线,捍卫教师职业的形象。为在场的老师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也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