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的美篇

自由人

<p class="ql-block">旅行随记</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非常炎热气温高达39度的7月4日,我们自驾游从家乡出发一路向北前往王家后乡赵里河的古村落。赵里河古村落的窑洞,就像一群沉默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它们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与周围的山峦融为一体。这些窑洞大多是土黄色的,那是岁月的颜色,是时光的印记。窑洞的墙壁上布满了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沟壑,那是风雨侵蚀的痕迹。有的窑洞门口,还摆放着一些古老的石磨、石碾,磁钢,瓷罐,它们静静地放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忙碌。站在窑洞前,我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周围的声音。微风拂过窑洞的顶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窑洞在轻轻地诉说着它的故事。偶尔传来的几声鸡鸣犬吠,更增添了几分乡村的宁静与祥和。走进窑洞内部,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气息扑面而来。窑洞的空间并不大,但却布置得十分温馨。土炕占据了窑洞的大部分空间,上面铺着厚厚的褥子,让人一看就想躺上去休息一下。窑洞的墙壁上,挂着一些照片和字画,虽然有些已经陈旧,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窑洞的一角,摆放着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如陶罐、瓷碗等。这些物品虽然简陋,但却见证了这里的人们一代又一代的生活。我想象着,在过去的岁月里,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谈笑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这窑洞文化,传承着千年的精神瑰宝。赵里河古村落的窑洞,不仅仅是一种居住的场所,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民俗和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窑洞的建造工艺十分独特,它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和土壤条件,采用了挖洞的方式建造而成。这种建造方式不仅节省了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非常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赵里河古村落的窑洞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些窑洞因为年久失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一些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纷纷离开了这个古老的村落,导致窑洞的居住人口逐渐减少。</p><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们加大了对窑洞的保护和修缮力度,对一些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窑洞进行了重点保护;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了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窑洞文化。</p><p class="ql-block">离开赵里河古村落时,我回头望去,那错落有致的窑洞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们的不舍和眷恋。我知道,这次的相遇只是一个开始,我会永远记住这个充满温暖和回忆的地方,记住这些古老的窑洞所承载的岁月故事。</p><p class="ql-block">下一站我们去观看黄河放水的壮观景象,并参观大坝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黄河放水是震撼心灵的自然交响</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来到黄河岸边,远远就听到了如雷般的轰鸣声。随着越走越近车轮,那声音愈发清晰、愈发磅礴。站在观景台上,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屏住了呼吸。</p><p class="ql-block">黄河之水犹如一条奔腾的巨龙,从大坝的泄洪口喷涌而出。巨大的水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而下,溅起层层白色的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那水流相互撞击、翻腾,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漩涡,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着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水流冲击着河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是黄河在诉说着它千年的故事。那磅礴的气势,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在它面前的渺小。我不禁想起了古人对黄河的赞美之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时的场景,正是这句诗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黄河放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无数的生命,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它以它那雄浑的力量,滋养着这片土地,哺育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p><p class="ql-block">大坝博物馆:是穿越时空的历史长廊</p><p class="ql-block">带着对黄河放水的震撼与感慨,我走进了大坝博物馆。博物馆的外观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一进入博物馆,我就被里面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所吸引。馆内通过图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大坝的建设历程和发展变迁。</p><p class="ql-block">在历史展区,我看到了大坝建设初期的珍贵照片。照片中的建设者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不畏艰难,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大坝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些简陋的工具和设备,与如今现代化的大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创造力。模型展示区里,精致的大坝模型栩栩如生地呈现了大坝的全貌。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坝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功能,仿佛置身于大坝的建设现场。通过模型,我了解到了大坝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大坝建设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多媒体展示区则通过视频和音频的形式,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大坝的运行原理和日常管理。我看到了工作人员们在大坝上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保障了大坝的安全运行。</p><p class="ql-block">参观完大坝博物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见证了大坝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它让我对大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那些为大坝建设和维护付出辛勤努力的人们充满了敬意。</p><p class="ql-block">感悟与思考</p><p class="ql-block">这次观黄河放水和参观大坝博物馆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黄河放水的壮观景象,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而大坝博物馆的参观,则让我了解了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p><p class="ql-block">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不仅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它那奔腾不息的水流,代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大坝的建设,则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结晶,它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加珍惜黄河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同时,我们也应该继续发扬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不断推动科技的进步,让大坝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视觉和心灵的盛宴,更是一次对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我相信,黄河的壮丽景色和大坝的伟大成就,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