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天地间深耕:一场关于教师幸福与成长的灵魂对话

赣南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育研究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月的阳光,带着盛夏的热忱,倾洒在赣南师范大学的校园。在这样一个充满生长气息的季节里,一场触及教师灵魂深处的讲座,如同一泓清泉,流淌进在场每一位教育追梦者的心田。2025年7月6日14:00时,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许时升教授应赣南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育研究所姚桂招教授之邀,与研究所部分成员及暑期在校研究生们共话教师专业成长的密码。当许老师以“教师专业成长”为题娓娓道来时,在场的每一位教育追梦者,仿佛都触摸到了那束照亮职业生命的光。这不仅是一场讲座,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关于如何成为“大先生”的深度叩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伊始,许老师便描绘出一幅师者应有的宏阔气象图。他声音沉稳有力,字字珠玑。他认为教师发展需是“天”“地”为一体。要接“地气”,更要接“天气”。所谓“天气”就是人生意义、理想、精神、思想。“地气”就是知识教师+道德教师。接着许老师谈论教师发展的核心要素,即教师发展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引导和推动了教师的发展,把教师带到一定的教育高度和深度,他指出教师职业就是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然后他又指出教师的五大发展阶段,即新手阶段、高阶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整场讲座许老师围绕“如何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如何做一名反思型实践家,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育家”三大问题展开,思路清晰又蕴含巨大信息量,让在场听众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许老师指出要做一名学习型教师。一为自身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化人”而学习,二为关爱自己灵魂而学习,三为不误人子弟而学习,不被“愚弄”而学习。对此,许老师用一个精妙的立体坐标——“长·宽·高”——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指明了方向,这个立体化目标就是长*宽*高,长是指形成具有专长的教育智能,宽是指具备宽广的知识面,高是指培养高度的人格魅力。他特别勉励教师们:要勇立数字化时代的潮头,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的星辰大海;同时,永葆对学生群体的深切理解与关怀,这是教育永恒的起点与归宿。接着,许老师就教师如何做一名反思型实践家进行解读。他认为,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发展和教育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是教师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重要思维方式,具有低、中、高三层次的反思深度。他从辩证层面、情境层面和技术层面分析如何成为反思型教师。最后,许老师指出教师要做“幸福的教育家”,这是一重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境界。许老师深情指出:“专业素养是幸福的基石。”他恳切叮咛每一位教师要提升专业素质,因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事业成就的高低和幸福感的程度。他告诫教师们多做事并不吃亏,要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要把工作当作学问来做,去研究、去发现,不断提升自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后的交流环节,气氛热烈。一位来自赣州经开区(农村中学)教学一线初中英语薛婕老师倾诉了在教学中的迷茫与困惑。许老师颔首倾听,目光温暖而充满理解。另一位来自全南的邓丽丽老师提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问题,许老师承认教师职业倦怠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获得了成就感,对教学产生的兴趣是治疗教师职业倦怠最有效的方法。还有一位来自江苏某高中英语教师李涛提出关于全英授课的问题,研究所马社林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和袁平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畅所欲言,认为全英授课是必要且需要学生花时间适应的,教师可以循序渐进,选择简单易懂的教师话语,让学生逐渐适应教师。姚桂招老师认为课堂话语既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灵活调整,如遵循as simple as possible,使用body language或者是必要时母语辅助学生理解等原则,对此,在场老师都表示赞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尾声,中小学外语教育研究所负责人姚桂招教授以饱含深情的“感谢·感动·感恩”六字箴言作结:感谢许老师讲座如甘霖般倾洒的智慧与灼见,令在场师生如饮琼浆,受益匪浅;感动于许老师为人治学的纯粹赤诚、深厚学养与博大深沉的教育情怀;感恩许老师对研究所的支持和帮助,在百忙之中抽空莅临学校指导,用真知、真心、真诚与同学们交流,是大智慧、大情怀、大格局、大视野教育局形象的真实写照。当许老师的话语余音渐渐融入窗外的夏风,会场内那无形的光与热却久久不散,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每位教师听后都深受鼓舞,是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加油站和指路牌,重新点燃了教师的职业激情,更加坚定了努力方向。以下是部分教师听完讲座之后的心得体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讲座,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前行的路。它启示我们:真正的教育者,必是俯身贴近大地的聆听者,感受每一粒教育种子的脉动与渴望;也必是胸怀揽接星光的仰望者,在浩瀚思想的天穹下永恒求索,追寻教育的真谛。在经验与专业的分水岭,在倦怠与热爱的拉锯战中,许老师提出的“长·宽·高”坐标,不仅丈量着师者专业成长的维度,更在丈量着生命不断向上、向光、向幸福延伸的无限可能。这坐标最终指向的,是在深耕的岁月长河里,当教师的灵魂与千百个年轻灵魂真诚相遇、共同成长时,那份无可替代的悸动与喜悦便是是教育者独有的、无上幸福的密码。让我们带着这份启迪,在教育的天地间,以心为灯,继续这场漫长而壮丽的修行,照亮彼此,也照亮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