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太热,便没有出门。闲来无事,翻起了原来的手稿。正好看到了 2016年初写的《老道外和巴洛克建筑》一文,于是又翻出了2013年前后拍摄的一些道外靖宇街老建筑照片,现发上来与喜欢家乡巴洛克建筑的朋友们分享。</p><p class="ql-block"> 等过些时日,靖宇街上对老建筑“修旧如旧”的工程完成后,我再去拍些新修缮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照片,与之前的老建筑做以比较,看看老道外是否复原了老街区的历史风貌,<span style="font-size:18px;">靖宇街是否依然如当初那样时尚、典雅、中西合璧、美轮美奂。</span></p> <p class="ql-block"> 《老道外和巴洛克建筑》</p><p class="ql-block"> “巴洛克”建筑,是17世纪意大利兴起的艺术风格建筑之称谓。它的建筑特点是豪华而富有激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中华巴洛克”,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是“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发展和提升,它成为了中国城市建筑史中的一朵奇葩。</p><p class="ql-block"> 19世纪,哈尔滨国门洞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致使大批外国人涌入其中。刚刚开埠不久的哈尔滨随之而来,大街上不断出现了一些巴洛克等西方建筑,整个城市逐渐在西化。</p><p class="ql-block"> 然而,20世纪20年代,随着哈埠的不断开放和发展,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这块风水宝地上逐渐发达、成熟起来。他们为了提升自己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也开始了大兴土木。在追求“巴洛克”建筑的外形自由、色彩强烈、动感十足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践行了洋为中用的新理念,用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饰物,对“巴洛克”建筑加以美化改造。就是在“巴洛克”建筑立面造型上,镶入了蝙蝠、金蝉、牡丹、石榴等具有吉祥富贵寓意的中式图案。于是,城市建筑中,出现了极具价值、独具特色、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令世人瞩目。</p><p class="ql-block"> 纵观哈尔滨城市建筑,道外靖宇街就是经典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博物馆。靖宇街建筑的美轮美奂,不仅展示着城市非凡的发展历史,更浸透着民族工商业者的民族传统,民族自尊,同时也表现出了这些人的开明、绅士、包容、大度。他们善于学习、改革、取长补短的积极心态,促进了城市建筑的不断飞跃,意义深远。</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中华巴洛克建筑,经过近百年的历史沧桑和自然风化,建筑本身满是疮痍。一些寓意吉祥太平,荣华富贵的饰物,叶已脱落,难免令人遗憾。可是,“中华巴洛克”建筑,已经成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记忆,难以磨灭。</p><p class="ql-block"> 刚刚读报,一则消息,我大为振奋。文章传递了一桩大好消息,“十三五”规划中,哈尔滨制订了“重点改造靖宇街”的规划,我喜出望外。于是,我找出了之前拍摄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照片,与大家一同回味与展望,将来的靖宇街是否也能像中央大街一样,享誉全球。我期待着。</p><p class="ql-block"> 2016年1月21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