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数头伏,抓住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裴久国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夏至第16天</p><p class="ql-block">7月6日,农历六月十二</p><p class="ql-block">“夏至三庚数头伏”,意味在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随着第三个“庚日”(干支纪日中带“庚”的日子)的到来,我们便正式踏入了一年中最炎热、也最富养生玄机的三伏天。</p><p class="ql-block">2025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具体时间为:</p><p class="ql-block">初伏:2025年7月11日--2025年7月20日(共10天)</p><p class="ql-block">中伏:2025年7月21日--2025年8月9日(共20天)</p><p class="ql-block">末伏:2025年8月10日--2025年8月19日(共10天)</p><p class="ql-block">在这段时间内,天地间的阳气达到一年中的鼎盛状态,犹如一个巨大的“能量场”笼罩万物,自然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热烈繁茂的景象;而人体内的阳气也顺应自然规律,由内而外旺盛发散,毛孔(中医称为“腠理”)开泄,气血浮于体表,身体进入一种较为开放的状态。</p><p class="ql-block">这种内外呼应的现象,为三伏天的养生调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p> <p class="ql-block">在中医理论中,三伏天被视作“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期。所谓“冬病”,是指那些在寒冷季节容易发作或加重的虚寒性疾病,例如:</p><p class="ql-block">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鼻炎等;</p><p class="ql-block">关节与骨骼问题:风湿性关节炎、老寒腿等;</p><p class="ql-block">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寒等;</p><p class="ql-block">妇科问题:宫寒、痛经等;</p><p class="ql-block">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易感冒等。</p><p class="ql-block">这些病症往往因体内阳气不足、寒湿内侵而引发。而在三伏天,借助天地与人体双重阳气的旺盛,通过适当的调理手段,能够事半功倍地改善这些问题,甚至达到“治未病”的效果——减少冬季发病频率,甚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虽然离三伏天还有一段时间,但不妨在小本本上记下这三个重要的日子,提前做好和冬病对抗的准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