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苔2025(上)

红叶醉秋色

<p class="ql-block">  时间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说她其实从来就没有睡着过。——几米</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前方牵拽,命运的暗流在庞杂浩荡的人间穿梭进退,见缝插针,摸索前行——李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上 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微风起,远处一层碎银傍晚很美,只是无须描述,也无从收拾世界沿着湖面,缓慢地折叠时间不考虑我们是否悲伤,也不考虑我们是否正走过坡顶,逗留于那片好看的花地——李元胜</span></p> <p class="ql-block">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何为一瞬?一个清晨,三餐四季,我们的一生,都算。来到莲都最高峰气象台跨年,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冲破云层,径直地照亮我们,2025迎面而来!而这,就是辞旧迎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松阳黄上村就像一卷被历史遗忘在角落里的画卷,由黄庄村和黄下村组成,依山而建,时至今日依然完整保留着“山水,田园,村落”的格局,村中一条条石砌小道交错分布。石仓古民居的大多建筑都建于道光年间,古民居规模恢弘,气势不凡,砖砌门楼很精美,被称为“浙西南的建筑博物馆”,里面也有冶铁,豆腐工坊,酒作坊。很有缘参加了一场在古民居里举办的婚宴,喜气盈盈,仿佛穿梭旧时光里。春节前再次来到永康芝英和厚吴,芝英古镇与其他古镇不同,它只有一个中心,没有主街,只有老房子,没有仿古建筑。阳光下,腊月里的忙碌,腊月里的期盼,腊月里的热闹,穿梭在宗祠、民居、商业店铺、骑街楼等建筑中,和夏天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又到一年春节,首次带着85后的老爷子去温暖如春的秘境广西旅游过除夕。这里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跨国瀑布——德天瀑布;有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有喀斯特地貌,山奇突兀起,层峦叠翠峰的明仕田园;有泉水四季不涸、水清如镜的鹅泉;有全国闻名的绣球一条街的旧州古镇;有一条有近二百年历史的老街——北海老街......我们一行6人在中越边境兜兜转转,过了一个热闹喜庆有意义的一个春节。可惜天公不作美,后面几天一直是阴沉沉的天,此次出行也成为历次拍照最少的一次。详见《轻倚流年——2025春节广西游》</p> <p class="ql-block">  最喜欢冬日的暖阳洒在古村古镇的青石板路上,微风轻拂,带来一丝暖意。老屋的屋檐下,挂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墙角堆着柴火,炊烟袅袅升起,与阳光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老人们坐在门前的石凳上,晒着太阳,聊着家常,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笑声回荡在古老的街巷中,猫儿在屋顶晒着太阳。一切都充满了烟火气,温暖而宁静,仿佛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让人心生留恋。</p> <p class="ql-block">  松阳大岭头村以叶姓为主,曾建过两座叶氏宗祠,叶家大屋和传统民居多处。透过现存的古街、商铺、客栈遗存,依然可以想象出当年客来客往的繁华景象。后畲村弯弯曲曲的石砌古道周围,有着茂密的古树林。房屋因地就势,高低错落,层层叠叠,这里也有网红的“孤独一棵树”。横岗村建于明代,古时大竹溪的潘姓人士,因寻牛来到横岗村,见此地山清水秀,遂筑业室而居,村落慢慢发展起来。山下阳村老屋鳞次栉比,巷弄蜿蜒曲折,可惜基本人去楼空,老村成为真正的空心村。靖居村,北枕崇山峻岭,南傍蓉川小溪,与古代“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理念相吻合,是人杰地灵的所在之处。云和黄处村,放眼望去泥墙木窗黑瓦,石径门庭小院,依山而建,村前屋后的山上散养着鸡鸭,生活气息浓浓的。</p> <p class="ql-block">  2月底高山还下大雪,3月初突然气温飙升到32°,一周经历春夏秋冬。于是前一个周末去拍有冰雪的陈家铺,下一个周末去春暖花开的普安禅寺。永嘉普安禅寺,据说建于唐玄宗先天二年,近1300年历史,3月初慕名而至,看看这座被世人誉为“文艺”的寺院”。龙梅盛开,就像梅花瀑布一样,枝枝下垂,织就一片梦幻花帘,晕染出春日浪漫诗意,可一窥现世与佛法的巧妙结合。再次跟随梁思成和林徽因当年的步伐,到访延福寺和尽显江南居民的原始状态的山下鲍村。山下鲍村的春日,满是悠然。阳光倾洒,古旧屋舍错落有致,竹杠上衣物随风轻摆,竹匾里,嫩绿的青菜干散发着清新气息。老人们坐在门口,晒着暖阳唠家常,勾勒出一幅质朴又美好的乡村生活图。</p> <p class="ql-block">  3月15日有幸见证丽水机场航站区竣工验收,未来已来,期待从这里奔赴更远的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  都说在皖南,春天是一场永不落幕的绮梦,第一天在大洲源的早晨就差点梦碎,无人机才拍了3张片,一不小心在后山“直挂东南枝”,幸亏两位帅哥不畏艰险,帮忙找回。第3次奔赴与阳产土楼的约会,土楼依山就势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土黄色的墙体在岁月的摩挲下,在夕阳下古朴厚重,只是比起多年前商业化重了很多,特别是很多墙体上都是广告牌,游人如织。距阳产土楼直线1.5公里的汪山村鲜为人知,还保持着朴实无华的原生状态,但村民很少,注定摆脱不了高山村落的落寞,热闹景象和阳产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年四季有2/3的时间被云雾笼罩的坡山村,多日晴天,只有一点点云雾,有点遗憾。走在石潭村老街上,到处都是古宅,无时不刻彰显着这里曾有的辉煌,转入小巷深处,就几乎没什么人了,曲径通幽的小巷子很安静。梅干岭梯田从高处俯瞰,错落有致的梯田层层叠叠,点点村落隐逸其中,但今年的油菜花海不够理想。著名的渔梁古镇生活节奏宁静而惬意,只是也和其他古镇一样同质化,但渔音,是千百年来的渔梁坝的涛声,繁华落幕,涛声依旧。</p> <p class="ql-block">  春日来信了,花朵是它的使者。粉的、白的、紫的,每一朵都在枝头轻舞,似在诉说着季节的温柔。却在3月30迎来大范围的降雪,是有记忆中来得最晚的一场雪,降温30°,本是草长莺飞时,雪花却来赴一场迟来的约,浪漫又奇异,正如诗“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p> <p class="ql-block">  浦江的龙潭古寺是一个非主流的寺庙,建筑空间美学里注入历史文脉,院落风格自成一派,不同朝代各种流派的构建混搭,佛龛、鬼神见缝插针,房梁、屋顶、门框上比比皆是,满目之所及都是经幢、神佛、木构、石构,是一个不愿被过多叨扰的小而美寺院。新光村诒榖堂、朱氏宗祠、仙音殿(淡坞殿)等20余幢传统建筑均为朱氏家族所建,其石雕、砖雕、木雕、泥塑等建筑细节工艺精湛,被称为“江南乔家大院”。慕名到潘周家村吃一根面,潘周家村人有一个绝活,就是做手工面,据说一根面条可以拉上几公里长,我们4人一根面条烧了一大锅,劲道鲜美。这里十几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厅堂保存完好,堂内挂灯笼结彩球,大跨度高层高结构气势壮观。</p> <p class="ql-block">  后畲村的四月春意盎然,古树虬枝吐翠绽碧芽,新叶轻颤摇春晖,只是比起正月烟火味少了很多。去打卡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是著名建筑师刘家琨的设计作品。以“泛博物馆”为设计理念,将整个区块作为展示旧城景观、存续非遗文化的泛博物馆。四月的蔷薇轻舞,等一场与夏天的邂逅。桑岭村,有前村、中村、后村,虽有些破败却见证了时光的变迁,带着岁月沉淀的静美。</p> <p class="ql-block">  五月的风掠过浙东丘陵,携着草木清香叩开古村的门扉。五一假期在东阳与磐安的山水里随步履轻叩青石板,看雕梁画栋间的时光和山水诗画中的现代乡居。东阳蔡宅村200 余幢明清建筑,书写着几百年耕读长卷,恰好遇见一场高跷巡游,彩衣绣鞋踏过长街,锣鼓声中,非遗技艺在阳光下舞出棱角。厦程里村育堂最为知名,被誉为中国民居中规模最大、房屋最多的一座乡民家庭院落,209 间房檐勾连出中国乡土社会的肌理。木门窗上的 “暗八仙” 雕花虽已褪色,仍可辨当年匠人的巧思,只是巷道间蛛网与电线交错,青石板缝里钻出的野草,似在叹息这庞大院落的衰败。白坦村务本堂的牛腿雕刻堪称一绝,梅兰竹菊在刀笔下舒展筋骨,二十四孝图于梁枋间次第铺陈,老人们的棋语与百年前匠人斧凿声形成木雕里的光阴故事。除却蔡宅的非遗活态,东阳多数村落如蒙尘明珠,相比而言磐安则是精心设计的文旅样本,让雕花窗棂透进新时代的灯火。朱山村的石头房带着明清的骨相,洗衣古渠里,苔痕与阳光共织水纹。木板墙上的毛主席语录,红漆虽已斑驳,却在石屋群中织就一道跨越时空的精神脉络,成为石头缝里的红色记忆。踏入墨林,青石板巷便漫起岁月的沉香。百年红豆杉撑开浓荫,咖啡屋的玻璃窗映着黄泥墙上的裂缝,戏台传来婺剧的咿呀声 —— 传统与现代在此温柔握手,方知 “偷得浮生半日闲” 的真意。榉溪村作为孔子后裔的聚居地,榉溪的每一块青石板都浸着《论语》的墨香。新楼与古宅以巷为界,一边是白墙黛瓦的现代民居,一边是 “诗礼传家” 的老堂屋,延续着儒风浸润的千年脉络。大皿村的皿溪如一条银链,穿起古屋、古桥与古井,房前屋后空间少见的舒朗。乌石村是一个火山遗珠上的云端村落,2亿年前火山喷发的岩浆变成的黑色玄武岩垒成的古民居,卖土特产和民宿极多,被誉为 “金华农家乐第一村”。横路村为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后裔聚居地,整个村庄依山就势,村子多用乌石建房屋,有浑然天成的美感。梓誉村水环桥连,襟溪之水,重重曲曲,穿村而过,石桥把错落有致的古代民居紧连在一起。磐安的村落如精心打磨的文旅标本,石屋整洁如盆景,民宿雅致若画廊,却少了些柴烟熏染的肌理。</p> <p class="ql-block">  被古村深深吸引的同时,也去捕捉现代建筑的光影艺术,和那如被风凝固的抛物线,在湛蓝天幕书写建筑的诗行。</p> <p class="ql-block">  泰顺蛰伏于浙江最南端的群山之间,唐代贤士为避尘嚣在此凿石筑梦,将这片 “世外桃源” 酿成了活态的文化窖藏。数十座古廊桥如弯月跨溪,百余幢古民居依坡生长。端阳时节,一路向南,由景宁入泰顺,一天逛六村。圆州古村:彩绘在梁枋间洇开最后一抹艳色,如残卷上未干的墨痕。昔日商贾往来的喧嚣已随溪水流逝,空留雕花窗棂在风中轻颤,细数着人去楼空的晨昏,成为养鸡场和仓库。上交垟土楼:文旅浪潮将夯土墙刷成网红布景,土楼檐角悬着的不再是灯笼,而是打卡者的笑靥与滤镜里的复古想象。桥西胡氏大院:江南罕见的合院群落如围棋棋盘铺展,九十九间房的天井里,曾盛过宗族祭祀的香火,如今只余游人声音撞碎在砖雕门楼间。百福岩古村:川西的飞檐与闽北的翘角在此私语,木构上的浮雕已被风雨磨成模糊的年轮,修缮乏力的墙体如老人皲裂的手背,露着内里斑驳的时光。塔头底村:现代别墅像突兀的补丁缝进古村肌理,下厝区的灯与夯土墙争夺暮色,最终让古村成了被半掩的残卷。前坪张十一故居:五座门楼如古琴五弦,围合出 “门内各守一隅,门外共枕山河” 的建筑哲学。徐底岙古村:原生态的鹅卵石街巷、错落的民居,偶有山风穿过空宅,卷起的不是炊烟,而是尘埃里的旧时光。库村古村:1200 年的光阴将夯土染成琥珀色,却染不浓如今村落里稀疏的人迹。从泰顺古村可以看出当前古村落三重困境下的文化叹息:一是建筑熵变,百福岩的木构在霉斑中朽蚀,徐底岙的夯土墙被雨水啃出沟壑,自然之力正解构着千年营造的智慧。二是空心化悖,上交垟用商业化换生机,圆州村以荒芜守本真,两种路径都指向同一个困境 —— 当原住民带着烟火气离开,古村不过是裱在山水里的标本。三是修缮迷局,桥西村的雕花得以修补,却难续宗族聚居的活态灵魂;库村的鹅卵石路依旧,但再也踏不出 “晨兴理荒秽” 的生活韵律。八座古村如八枚残损的铜钱,民宿的招牌在风雨中褪色,关闭的店铺门板上,青苔正悄悄改写着村落的编年史。当最后一位老人锁上古宅的雕花门环,那声轻响,或许是中国万千古村共同的叹息 —— 它们曾是大地的年轮,如今却在现代性的风里,渐渐化作时光博物馆里沉默的展品。</p> <p class="ql-block">  天气渐热,继续时光褶皱里的建筑诗学与烟火余温。松阳章山自然村,黑瓦土墙沿山势层叠,山风穿过廊檐时,能听见畲歌与越剧的余韵在梁柱间碰撞。潘山自然村清中后期的夯土建筑群枕着梯田入眠,土墙青瓦在晨雾中洇开淡墨皴染。仙居高迁村11 座六翼马头墙楼房如展翅的玄鸟,粉墙黛瓦以中轴对称的格律排列,飞檐翘起的弧度藏着《营造法式》的数学诗学。李宅村三透九门堂的穿堂风里还飘着 900 年前的米香,木构梁柱的榫卯咬合着宗族的脉络,抬头可见雀替上雕刻的 “耕读传家” 图景,梁架间的尘埃里,或许还沉睡着明代书生的墨痕。枫树桥村明代周氏家族的大宅群如展开的长卷,邻近皤滩古镇的商道车辙仍嵌在村口石板,“三透九明堂” 的天井可接住四季阳光。横溪镇溪头村清代民居群藏在溪谷里,虽无宏大规模,却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交融。</p> <p class="ql-block">  夏至已至,晴雨皆景。晴时,碧湖田园如彩色拼图;雨时,城市似水墨长卷。暑热挡不住我们继续“村游”的兴致,兰溪姚村称为“瀫西巨族,素封之家”,穿堂过巷时,指尖划过的每道砖缝都渗着科举时代的墨香。而渡渎村正午的暑气被古建筑群筛成碎金,我们在村口小店歇脚,红五牌的碰撞声混着炖鸡的香气,空调风里飘来老人们的喋喋絮叨,古村的时光在此处打了个惬意的盹。虹霓山村棋盘形巷道是古人埋下的风水谜题,村形如龟,南头北尾,象征着古村落长盛不衰。400余幢古民居连绵成黛色波浪,甚为壮观。垷坦村沿着贯穿村中的小溪依水而建,以主轴线为骨架,两侧连接着许多古巷,整个村落道路形成鱼骨状布局。芝堰村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被誉为“九塘一街小丽江”,“九塘一街” 的水系网络还在流淌,却锁住承德堂紧闭的木门。晚上入住游埠民宿,第二天一早又沉浸在游埠早茶浓浓的烟火味中。西姜村3000 平方米的祠堂大门紧锁,透过破损的窗洞,看到里面的杂草,不甘心就这样离开,拨通文保电话推开厚重木门的瞬间,肥梁胖柱的气势让呼吸屏息,抬梁式结构托起的不仅是屋瓦,更是古人 “墙倒屋不塌” 的力学智慧。长乐村紧邻诸葛八卦村却守着寂静,讲解员的热情与空巷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门环上的铜绿与褪色对联,还在低声交换着古村的秘语。</p> <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上半年,就在这古村的锁痕与联墨间悄然画下句点。当脚步丈量过莲都峰顶的第一缕晨光,穿过松阳石砌古道的岁月回声,掠过广西瀑布的磅礴水雾,邂逅过3月雪落的奇异浪漫,也进驻过皖南春天的绮梦,才惊觉时光原是一本被烟火浸染的线装书 —— 那些在古宅天井里摇晃的灯笼、梯田云海中沉浮的村落、祠堂梁柱上剥落的漆色,都成了书页间永不褪色的注脚。或许每个奔赴古村的人,都是在光阴里寻找遗失的年轮,而当夏蝉在空心村的檐角奏响序曲,我们终将带着满袖的山风与故事,继续走向下一个季,让未写完的旅程,在蝉鸣与星光里静静生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紫罗兰沐浴在晚风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花瓣开始休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路过的旅人也在路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靠着刺梨树吹了一会儿晚风——燕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