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夏至第15天</p><p class="ql-block">7月5日,农历六月十一</p><p class="ql-block">炎炎夏日,高温让人出汗增多,而「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会损伤心阴和心血,导致乏力。</p><p class="ql-block">同时,夏季多雨潮湿,湿邪易侵袭人体,其黏滞特性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阻碍气血生成,使人感到疲倦、四肢沉重。</p><p class="ql-block">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整:</p> <p class="ql-block">01 | 饮食调理</p><p class="ql-block">炎炎夏日里,很多人喜欢用冰镇饮料、冰淇淋来消暑解热。但是吃太多凉的东西,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加重湿气的滞留。</p><p class="ql-block">建议大家在夏天尽量少吃冷饮,改喝温热的姜枣茶、红豆薏米茶等,生姜和红枣能温养脾胃,红豆薏米茶具有健脾祛湿、利湿消肿的作用,这两种茶都适合长期待在空调环境中的人群饮用。</p><p class="ql-block">日常饮食中,可以多选择一些健脾祛湿的食材,如山药、莲子、南瓜等食材性质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p><p class="ql-block">02 | 作息调整</p><p class="ql-block">夏季昼长夜短,人体的作息也应顺应自然规律。可以适当晚睡早起,但睡眠时间不宜过短,要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p><p class="ql-block">中午最好能小憩一会儿,哪怕只睡上二三十分钟,也能让下午的精神状态得到明显改善。</p><p class="ql-block">如果无法入睡,也可以静静地闭目养神,同样能让身心得到休息和调整。</p><p class="ql-block">03 | 日常养生</p><p class="ql-block">在一天中最容易犯困的午后时段,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提神方法。比如在手上涂抹少量艾草精油,用指腹轻轻按摩太阳穴和后颈的风池穴。</p><p class="ql-block">艾草独特的草本香气能舒缓情绪,其温热特性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昏沉等情况。</p><p class="ql-block">针对脾虚湿重引发的身体不适,还可以选择足三里、脾俞穴、阴陵泉等穴位进行艾灸。通过艾灸这些穴位,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改善夏倦的症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