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听闻远方有你,</i></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 于是我跋涉千里。</i></b></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6月22日上午,冒着密密的细雨,我们来到了心里向往已久的麦积山石窟。</span></h1> <h1> <b><font color="#ed2308">天水市麦积山景区</font></b> ,位于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境内。景区总面积234.22平方千米,其中核心景区总面积108.73平方千米。</h1><h1> <b><font color="#ed2308">它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font></b></h1> <h1> 不知是因为今天是周日,或是昨天公祭活动,来了不少外地宾客的原因吧,景区的游客是出乎意料的多。更或许的是,许多人也对麦积山充满向往和崇仰吧。</h1><h1> 进入大门后步行至山脚下一看,这等待登山的游客都冒雨排着长队,这队型就像当年上海参观“世愽会”那样,绕来绕去的,让人不免焦虑,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一步步地挪吧!</h1><h1> 且先来了解一下麦积山吧!</h1> <h1> 麦积山,又称麦积崖,俗名麦子崖,系西秦岭支脉向北伸延过程中突起的一座孤峰。山体呈红色,为第三世纪砂砾岩构成,高142米。山体三面临空,除西北部山腰与邻崖连接外,余均悬崖峭壁。远眺其山,下部较小,中部突出,顶部收聚为圆锥状,颇似农家堆起的麦垛,由此而得名。</h1><h1> 五代文学家、大诗人王仁裕在《玉堂闲话·麦积山》中有一段精彩描述:“<b>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山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b></h1> <h1> </h1> <h1> 麦积山石窟始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384~417年),石窟开凿在山崖东、西、南三面高20~80米的崖壁上,悬崖绝壁处,佛龛洞窟,层层相叠,密如蜂房,栈道云梯,凌空盘旋,峰顶绿荫覆盖,崖间古松倒挂,以雄、奇、险、秀而称著。</h1><h1>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五世纪初,保存了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000多平方米壁画,题材丰富。麦积山石窟以泥塑、石胎泥塑为主要艺术形式而闻名,是中国唯一保存北朝造像体系最为完整的石窟,同时还是唯一保存有中国北朝崖阁式建筑实例的石窟,被誉为“<b><font color="#ed2308">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font></b>”,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 <h1> </h1> <h1> 排队一个多小时,终于开始上山啦!</h1> <h1> 置身于麦积山石窟,仿佛步入了一个东方雕塑艺术的殿堂。这里,千姿百态的雕塑作品琳琅满目,每一尊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精湛的艺术匠心。这些雕塑,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默默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与故事,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沉。</h1> <h1> 麦积山石窟,千余尊泥塑石雕与千年壁画交织,见证东方雕塑艺术的巅峰,每一处洞窟都诉说着北魏至明清的匠心与信仰。</h1> <h1> 这里的泥塑石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一个个都神情自若,沉稳淡定,富有感染力。</h1> <h1>下山啦!</h1> <h1> 从山上下来,早已过中午时分,大家虽已饥肠辘辘,但都很高兴,也很满足。</h1><h1> 中国四大石窟,我去过敦煌和龙门,今天与伙伴们一起终于见到了麦积山!</h1><h1> 麦积山与敦煌和龙门相比,很有特色和个性。三处石窟共同的特点都并不很高(麦积山最高1700米),但看上去却非常的巍伟高大,我想,这也许不光是视感的角度形成的感觉吧?</h1><h1> 现在还剩下云冈石窟没去过,我会争取尽早去看看。</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