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苦旅成书

风雪客(云诺千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也同样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路遥用他的笔,为我们勾勒出了《平凡的世界》;导演何志铭则用镜头,为我们展现了路遥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我们将纪录片《路遥》与《平凡的世界》对照着看,就会惊觉,原来书中的世界,就是路遥的人生投影。1992年11月17日,路遥病逝,年仅42岁。那时,距离他写完《平凡的世界》,不过短短4年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纪录片开篇中讲到,路遥出生于一个贫民之家,家里十几口人,都要靠瘦弱的父亲来养活。7岁那年,父亲带着路遥走了几十里山路,将他过继给了伯父。在伯父家,路遥也没能过上好日子,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贫困始终如一道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路遥的命运。但路遥心中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学的热爱,却从未熄灭。后来,他把自己的这些经历,都写进了《平凡的世界》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书中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俨然就是路遥的文学化身。他们像大多数人一样,被贫穷禁锢着,过得格外艰难;被现实压制着,只能在原地苦苦挣扎。孙少安连初中都没读完,就被迫辍学,回家帮父亲挣工分。为了供弟弟妹妹读书,他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小小年纪,便尝尽了生活的苦头。孙少平虽然上了高中,但也过得异常艰辛。他每天只能吃两个黑面馍,连一份5分钱的菜都买不起。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常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如饥似渴地读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纪录片里有这样一句话:“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生命中的种种痛苦,都是自我成长的催化剂。当你不断在痛苦中跌跌撞撞成长,终有一天,你就能超越苦难,蜕变为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总是形单影只。他不被家人理解,不被朋友认同,甚至连最爱的田晓霞,也无法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但即便如此,少平还是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根本不管外界的眼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路遥也是如此,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他选择了一条极少人愿意走的路。纪录片中讲到,路遥写这本书时,一个人在荒郊独居了几年。没有热闹的社交,没有舒适的生活,只有堆积如山的资料和写不完的稿纸。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路遥无数次陷入自我怀疑,也无数次想要放弃。可路遥却甘之如饴,他情愿成为写作路上的独行者,也不愿意浑浑噩噩过一生。最终,他将孤独练就为写作的动力,写出了文学巨著《平凡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这一生,究竟该如何度过?在我看来,它是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选择。选择退缩的人,注定只能在原地徘徊,永远无法看到远方的风景。选择挣扎前行的人,才有可能突破现实的禁锢,拼搏出一片好的光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纪录片中曾提到路遥创作时的经历。路遥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呕心沥血,翻看了上百部长篇小说。为了让笔下的故事更加真实,他还亲自去煤矿体验生活,与矿工们同吃同住。可当他好不容易创作完第一部时,却遭到了出版社的多次退稿、拒稿。对方的理由是:与当时文学风向脱轨。路遥躲在被子里大哭了一场。但哭过之后,路遥还是决定继续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是,他再次执笔,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第二、三部的创作。写到后面,路遥的身体已经糟糕透顶,几乎全是凭着毅力在写。他觉得,只要能完成《平凡的世界》,就算死也值了。最终,路遥以耗尽生命的代价创作了它。也正是因为这本书,让路遥成了享誉世界的作家,过多少年都不会被世人所遗忘。而他笔下的少安、少平同样也是倔强、坚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孙少安不甘心被命运摆布,一次次创业,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爬起来。在他的带领下,不仅原生的贫苦家庭条件得到了改善,他还把全村人都领上了致富路。孙少平不甘于在农村度过一生,独自外出闯荡。他做过揽工汉,当过煤矿工人,吃尽了苦头,却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热爱。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实现了逆天改命,成为大牙湾煤矿的班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当你选择用坚韧去对抗生活的苦难,你也能在风雨中不垮,在苦难中开花。后世曾这样盛赞《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让人笑着流泪的绝唱。这么多年过去了,路遥的作品仍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给无数迷茫的人带去希望与指引。就像纪录片中说的那样:“路遥的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所以无论此刻你正经历什么困境,都请心怀希望,挺起脊梁再去闯一闯,拼一拼。毕竟,人只有用力活过,奋力拼搏过,生命才能展示出它该有的分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