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烟火气-农民菜巿场一览

月禾

<p class="ql-block">  妈妈前一阵子因为“双髋关节滑膜炎”疼痛住院半个多月,我们回来照顾她也有二十来天,这次是历年以来我与父母待在一起时间算长的,以前回来一次基本待一周左右,只有一次是十天,还是疫情期间妈妈因为被感染肺炎我独自陪她在医院治疗十天,自那次以后,我回来的频率也多了,父母上了年纪,我想到了就回来看看陪陪他们,以前只是节假日回来,现在平均二三个月就想着回来。爸妈基本上不说出口他们的需要,是因为顾及我们,我爸常讲“来不迎,去不留”,意思是父母的家,你想来就来。</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照顾妈妈这些天,菜肴是根据我们的习惯购买与烹煮的,虽然我是尽可能的按照爸妈的口味,老年人可能胃口也不大,爸爸喜欢吃肉,口味淡,妈妈不吃肉,好多菜不吃的,口味要咸,两个人一个需要汤一个从不喝汤,我动了脑筋做了几只菜,看他们吃得少,估计不合他们口味,他们两个从不会讲啥的,老年人的味蕾在减退,他们都已习惯自己的口味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妈妈讲,她有近二十多天没去菜市场了,也不清楚现在有啥品种了哈,爸爸让我们陪妈妈去市场看看。我心里明白是妈妈想自己去看看她喜欢的食材。爸妈住的小区附近有二家大超市“华之友“与”欧家”以及金叶菜巿场,但妈妈想去看的是农民自由巿场。</p><p class="ql-block"> 爸爸告诉我,农民自由巿场菜新鲜,都是郊县年纪大的农民自种产品挑过来摆摊来自售的,他们清晨四点就陆续来到开始设摊了,沈家门普陀区政府在东海中路上拔一处大空地专门给农民设摊,八点左右各摊位的农作物基本上都销售完了,所以讲要去农民市场买菜的肯定都是起早的。</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五点多一点我们就陪妈妈去农民市场看看,爸爸还不放心我们轮椅推着妈妈,骑助动车一路跟着。</p> <p class="ql-block">  跟着爸妈去赶早市,爸妈讲,农民市场清早4点多就开始来到设摊了,那些农民摊主都是从老远的地方过来摆摊,如果晚点去再去看的话,八点以后基本上大都收摊了。</p> <p class="ql-block">  刚到市场门口,爸妈遇上一熟人寒喧一会。这么早来市场买菜的,大多数是老年人群。</p> <p class="ql-block">  来设摊卖自家菜的,也是老年人,我看着那些晒得黑红,略显苍老的卖菜人,觉得他们挺不容易的。菜农在地上都“排排坐”,摊位上摆放的各式蔬菜格外新鲜诱人,吸引等待市民前来购买,市场内很热闹。</p><p class="ql-block">普陀区政府提供给农民设摊方便集中的场所,契合了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费需求,亲民的菜摊,也给市民提供便利的消费体验,互惠互利,为百姓幸福加分,这个人情味浓郁的“人间烟火气”也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民生风景。</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一个老大爷挑着二筐农作物进入巿场,篇担已经压驼他的背。</p> <p class="ql-block">  卖菜老人把自己辛苦种的自己吃不完的作物挑到市场里来出售,这么早就过来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丝瓜品相虽然不如超市,菜市场,但很新鲜,都是现摘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大爷黑黝的脸膛,一双青筋暴起的手,勤劳的农民,他胸前有一张二维码卡,用于人们刷卡支付。</p> <p class="ql-block">  这位老阿姨见我走近拍照,于是向我解释她家的毛桃买相一般,但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个摊主阿姨又卖菜又卖葡萄,她讲是马岙自家种植的很甜,十元一斤。</p> <p class="ql-block">  杨梅50元一筐</p> <p class="ql-block">  拍摄片段合成</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冬瓜都是长条的</p> <p class="ql-block">  妈妈买菜比较仔细,不象我们买菜图方便,见了就买,买了就走,妈妈她经验老到,会比较会选择。我老爸尽管买不来菜,但他每次都习惯是站在妈妈身边,提菜拎菜的。</p> <p class="ql-block">  这熏鱼是舟山的特产,用马鲛鱼制作的,摊主自述她卖50元一斤,比其他摊位贵5元,但吃了她家的熏鱼肯定觉得好吃的,她也不是常出摊的。听她这样一讲,我妈于是买了她一斤哈。</p> <p class="ql-block">  这是淡菜(学名贻贝),味道鲜美,洗后放入锅中不用放水直接煮,一会儿就咧嘴,剥开即食,鲜得来!</p> <p class="ql-block">  这些小海鲜都是新捕的,应该讲目前是禁渔期,有新鲜渔货在售说明有渔民暗自在拉网捕鱼。</p> <p class="ql-block">  养殖黄鱼色泽亮</p> <p class="ql-block">  已经加工腌制过的干 海鲜</p> <p class="ql-block">  各种贝壳类</p> <p class="ql-block">  拍摄片段合成</p> <p class="ql-block">  可能市场里面没空位子,晚来的农民小贩就把农产品放在入口处的一堵矮墙上。</p> <p class="ql-block">  拍摄片段合成</p> <p class="ql-block">  妈妈碰到她以前的学生,作为一个老教师,虽然年老了,但仍被学生记着也是一种享受。每个人都会在岁月中步入老龄阶段,因为各自的处境不一样,所以老年人的境况也各有不同。</p><p class="ql-block">我这次来农民市场一趟,亲眼看到这么多设摊的老者,很了不起啊,这些老人都是年事已高,坚持把自种的菜拿来卖,估计为了添补点家用,把日子过得舒心,这些老人们用自己的艰辛付出,诠释着对家庭的爱,小小的菜摊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小小的菜摊承载着她们辛勤劳作的成果,也传递着一份质朴与真诚呢。他们是值得任何人尊敬的,我爸妈之所以要多化时间来到农民市场,一来认为这里的农作物新鲜,二来是因为我爸妈对农民的一份情结,他们年轻时在农村工作过,体会过农民的辛苦,爸妈时常告诫我们,“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尊重他们、感谢他们。”</p> <p class="ql-block">  我妈妈是个很要强又执着的人,她只要身体允许,凡事总要亲历亲为,她一向做事严谨细致,有条理,妈妈威严而有慈,对我们都严格要求的,对于我们姐弟妹来讲,其言行就是鞭策。我现在巳是做奶奶的身份,但我对妈妈仍是敬重有加。看着妈妈的满头白发与脸部的皱纹,摸着妈妈松垮的手臂肌肉,心里不是滋味,站在她旁边搀扶她慢慢的蹒跚走路,感觉心目中一向强大的妈妈逐渐成为弱者,我们也逐渐从依赖她转向被她依赖。然而她还总是想着给我们做些啥,因此当她想着要做她的拿手菜给我们吃,我就顺从她站在她旁边看着 ,做她的下手,老话讲“孝顺孝顺,顺者为孝。”</p> <p class="ql-block">  细细想来,我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只有三、四年,八岁之前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十一岁以后就离开父母来到上海,一直是独立生活的,但这一点也没影响到我与爸妈的感情,相反有更多的依恋。我对爸妈是极为尊重与敬佩的,我始终以父母为榜样,他们是我人生路上的指引者,因此在行事风格方面与观念看法上我与妈妈也有不少相似之处的。</p><p class="ql-block">父母给予了我们现实的家园,浓郁烟火气,这是家最温暖的底色,是我们行走世间最暖心的慰藉,与父母相处动人的时光、最浓烈的感情,往往就藏在这日复一日的陪伴和守候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