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遗迹--国营第295厂(国营红山化工厂)

红山老付

<p class="ql-block">1968年,为加强国防战备,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南河镇九里坪村“依山傍水”建设军企代号295厂,对外国营红山化工厂的“两基”药工厂。单基发射药,双基军用炸药。编制地师级单位。有职工近3000多人,分别来自陕西、太原、东北等地的兵工企业和科研单位。1970年至1971年底招收了一批复转军人,当地青年,年满16周岁随父母支援红山工地建设的工厂子弟。</p> <p class="ql-block">我是1969年10月,随父母从黑龙江省密山市原兵器部第475厂搬迁到湖北谷城参加红山化工厂的建设。那一年,我12岁算是厂一代了吧!</p><p class="ql-block">当时的红山化工厂叫红山工地,没有职工宿舍,职工家属分散借住在红山工地附近的农民家里。工厂没有学校,读书在当地的农村生产大队小学,我读完了小学,初中一年级上学期。。。1970年底,工厂组建厂子弟学校,我转入工厂的学校读书,直到初中毕业。</p> <p class="ql-block">1973年夏天,工厂进行生产区围墙建设。那年,我在工厂办的技校参加劳动。我们技校每位同学的任务是一天搬200块砖,办完后就可以回家休息。天气炎热,我每天都是早晨六点多钟跑到工地搬砖上山。估计上午10点钟左右我就完成了200块的搬砖任务,回家下午在家里休息。那一年,我才15岁。。。在厂技校的两年半里,我参加过新医院的上下水管道,暖气的安装,修过红山厂到石花镇的公路,放过电影。。。。1975年8月1日下乡到谷城县盛康公社新建大队。当了半年的知青喂了5个月的猪。年底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三线企业遗留问题”的指示精神,我被正式招进红山化工厂工作。</p> <p class="ql-block">50年前,办公楼前合影留念,50年后,废弃的办公楼前杂草丛生。</p> <p class="ql-block">如今,旧址仍残存一些老建筑,大部分破败陈旧,有的墙上还留有那个年代的革命宣传画,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1970年底至1972年初,由省机械化公司,汉阳,安陆两县组成的民兵团建设大军从厂区修建了一条与襄渝线接轨的15公里专用铁路,并设有红山站。</p> <p class="ql-block">1974年以后建设的红山化工厂职工医院正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工厂生产区“沟里”的必经之路。三里沟口现在情况。</p> <p class="ql-block">生产区的产品,交通隧道。。当年“干打垒”的生产工房,还可见到“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歌,当年的红山化工厂早已脱胎换骨。但是那个年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主人翁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兵工人。</p><p class="ql-block">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央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民优先,以民养军”的战略转移方针,拉开了军转民、军工企业调迁和战转的序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7年10月,国务院三线办批准红山厂成建制调迁襄阳市樊城区王寨办事处新建医药项目,</span>该厂搭上三线军工企业“七五”国家调整规划的末班车,成功转型,成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唯一一家所属大型医药企业--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作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防科工委神剑艺术协会会员,旅游爱好者!</p><p class="ql-block">纪念参加工作50周年而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