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溪环翠印象记

光照摄影

<h3>  苏州西溪环翠是那天我到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游览的第三处“园中园”。那天时间很“赶”,我要在上午游览完虎丘的五处“园中园”,任务相当艰巨,但如果上午完不成“任务”,中午和下午烈日当空,再去游览或拍照,“性价比”就极度低下了。我步出一榭园后往西南方向走,过了那座建在沿山河上的桥马上右转,进入虎丘后山的环山路,向西约200米,看到路标指示牌左转,从一条曲折小径拐进西溪环翠区域,由此开始了当天在虎丘景区最惬意愉悦的一段行程,因为几乎晒不到过于“热情”的阳光了,山风时不时吹过,些许凉感在当时炎热的“大背景”下也属奢侈之事了。▼</h3> <h3>  这是西溪环翠在《苏州园林名录》里的“身份证”和“身份证号码”,说明西溪环翠是正宗的“苏州园林”!▼</h3> <h3>  虽然西溪环翠基本上属于“无界园林”,游客可以通过多条途径进入其中,但我认为,您若通过此门进入园内,可享受到满满的“仪式感”。▼</h3> <h3> 我进入园内后并不急于游览和拍照,而是按照惯例取出手机翻到相关页面,先浏览一下行前做功课时记录下的有关西溪环翠的“前世今生”,了解此园的景观特色,有利于我有针对性地观赏并“理论联系实际”以加深印象。<br> 据有关资料记载: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内的西溪环翠是一处融合历史人文与自然野趣的园林景观,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处原为唐代诗人陆龟蒙(号“甫里先生”)的祠堂所在地,晚唐时他与皮日休曾在此泛舟唱和,留下诗作。很多年过去后,时代车轮转到了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陆龟蒙后裔陆肇域仿照甫里别墅的“八景”重建园林,又另造“西溪草堂”、“环翠阁”、“四美楼”和其他亭廊等建筑,四围及庭院中广植花木,以符“环翠”之名。此处在历史上曾是“虎丘十景”之一,后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时代车轮又转啊转,终于转到了盛世昌明的当代。2002年起,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等单位合力按照历史原貌修复了西溪环翠系列景观,重现了“林皋生众绿,西溪春欲来”的诗意胜境,并新增“镜台云梦”、“篱门幽竹”等景点。<br> 西溪环翠依虎丘山西南麓而建,自南向北,借山势起伏、溪涧泻瀑之势,形成坡峦叠翠、曲水飞觞的景致。园内绿荫蓊郁,泉池清流,山色如黛,极具返璞归真之趣。核心景点包括“斗鸭池”、“环翠阁”、“清风亭”、“桂子轩”、“西溪草堂”等,建筑与花木、叠山、理水相映成趣。苏州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曾这样推介西溪环翠:它得坡峦起伏之脉,引溪涧泻瀑之势。亭槛台榭,花红当阶;泉池清流,曲水飞觞。绿阴蓊翳,山色如黛,具得山林野趣,尽享返璞归真。既传承历史人文胜迹,又体现当代风景园林新意,是当代苏州园林的代表作。<br>  “学习”至此,我对今天要“考察”的西溪环翠做到心中大致有数了。于是,开始漫步。</h3> <h3> 西溪环翠在设计上既传承历史(如复原陆氏别墅八景),又融入现代造园手法(如循环水景、野山石假山群),形成闭合的园林群落,分为”镜台云梦“、”西溪环翠“、”篱门幽竹“三大景区。我按照自己的理解,遵循由南往北的行走程序,准备分三个板块用图片形式向读者诸君介绍西溪环翠的主要景观特色,希望您能喜欢!(注:图片出场顺序不分先后,与原址地图上的位置不一定对应)<br>  第一板块:古建怀旧。▼</h3> <h3>  第二板块:竹径漫游。虎丘山西侧竹林蔽日,曲径通幽,以前的“小竹林”景点得以完美恢复。竹篱草舍与古井“绿玉泉”点缀其间,清涧迂回至环翠阁、斗鸭池,营造出静谧的“竹林秘境”氛围,实乃夏季纳凉消暑的绝佳好去处。更难能可贵的是游客稀少,人迹罕至,如此大好景致仅供寥寥几人享受,而我躬身其中,尽享空灵意境,岂不快哉!▼</h3> <h3>  第三板块:茶园品茗。在虎丘山西北侧有一片茶林,春茶已采,夏茶当歇,目前正是酝酿秋茶的时节,所以茶园里没有工作人员在劳碌。一座茶室、几座茶亭加上若干把竹制椅子和矮脚茶几散落在茶园空间里,构成神仙也羡刹的绝妙纳凉胜地。不知何故,能坐下歇口气喝几杯茶的闲人雅士并不多,多的是“特种兵”旅行者,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到此一游已是幸事。在旋风式、打卡式旅游蔚然成风的今天,如此能造就“隐士”的雅境就白白浪费掉了,岂不可惜。茶室服务小妹眼望着过而不坐、坐而不喝的游客徒叹无奈!▼</h3> <h3> 综上,西溪环翠以“历史复原+自然野趣”为核心,既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当代代表作,也是虎丘“十景”中独具山林意境的秘境。游客可在此感受唐代文人的隐逸情怀,体验花朝节(作者注:虎丘境内另有花神庙景观群)的民俗活力,或单纯享受竹林清泉的幽静。有诗云:“林皋生众绿,西溪春欲来。野旷鸟声静,风和花意催。”<br>  我在西溪环翠也是匆匆一游,蜻蜓点水式留下些许记忆,就急着赶往另一处园林——“拥翠山庄”,不免自己也感到有很多遗憾,留待下次再来静静地享受这“神仙”般的隐逸生活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