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说的题目是北京人的老爷子。欢迎您来捧场,不胜荣幸。</p><p class="ql-block"> 其实所谓北京人的老爷子,就是我理解的在北京怎么用老爷子这个词。欢迎您批评指正。</p> <p class="ql-block"> 要说北京人的老爷子,必须要提到的就是最年长,最具传奇色彩,最德高望重的剃头匠靖奎老爷子。</p><p class="ql-block"> 靖奎(1913年2月3日—2014年10月31日),生于北京,是个普通的手艺人,他一生为无数名人理发,九十多岁高龄的时候,还坚持骑三轮车,在后海一带为那些走不动的老主顾服务。2006年在93岁高龄的时候主演了以怹老爷子为原型的电影《剃头匠》,荣获第37届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孔雀奖。</p><p class="ql-block"> 靖奎从15岁在理发店学徒,进入剃头匠的行列。就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这个行当。在20世纪40年代就在清华和地安门开了两家理发店。公私合营交公后,靖奎老爷子依然走街串巷的为大家服务。即使在主演电影以后九十多岁的高龄依然走街串巷为街坊们剃头。</p><p class="ql-block"> 2014年10月31日上午9时20分许,传奇理发师靖奎去世,享年101岁。</p> <p class="ql-block">靖奎老爷子</p> <p class="ql-block">靖奎老爷子</p> <p class="ql-block">靖奎老爷子</p> <p class="ql-block"> 说北京人的老爷子,那第二个就要说到“京城叫卖大王”臧鸿,北京胡同的象征,吆喝声能有上百种。“~卖冰糖葫芦儿呦~,卖香烟~,卖蔬菜果子儿嘞~",北京胡同尽头的叫卖声绵延不绝,透过青砖绿瓦,红墙屋檐,声声入耳,亘古历史的久远。在"京城叫卖大王"臧鸿口中,叫卖不仅仅是吆喝,更是一门需要精心打磨的艺术。为此,他吆喝了一辈子,喊出了170种方式方法。他的叫卖声已经成为了北京胡同的路标,更是值得代代相传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臧鸿老爷子</p> <p class="ql-block">臧鸿老爷子</p> <p class="ql-block">臧鸿老爷子</p> <p class="ql-block"> 臧鸿老爷子不仅仅是叫卖大王,还是出色的相声演员。2021年年初,徐德亮创作的文艺“老人儿”回忆录文集,《北京故人》正式出版了。在这本书里,徐德亮记录下了这些已经去世的北京文化界“老人儿”留给他的许多珍贵回忆,其中关于臧鸿老爷子有十分生动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臧鸿先生是徐德亮的相声开蒙老师。徐德亮从十岁开始学艺。他写过一段回忆特别好玩。</p><p class="ql-block">“ 说到臧先生文化不高,和我一起学相声的应宁贤弟老爱说这个典故,而且每说必笑得不行:臧先生写板书,写到“小毛”的毛字,写了三笔,回头问同学们,最后这笔应该往哪边拐来着?我一直深切地怀疑这就是臧先生为了让大家有兴趣,故意逗大家笑的。教小孩不容易啊,教徒弟太累了。臧先生却拿带徒弟当正事,特上心,特认真。这真跟性格有关,他拿事儿当事儿。”</p> <p class="ql-block">王文林和徐德亮</p> <p class="ql-block"> 2012年2月19日14时50分,“叫卖大王”在京去世,享年80岁。徐德亮当年曾经连夜写下了一篇8000多字的文章,来纪念这位可爱的老爷子。</p> <p class="ql-block">前排正中王长友,左王文林,右寇庚杰,中排臧鸿、赵亮。后排丁玉鹏和茹少亭~拍摄于1964年</p> <p class="ql-block"> 北京人所说的老爷子基本跟一般解释差不多。1是对老先生的尊称,2是指自己的父辈,3是指对方的父辈,4是旧时对皇上的别称。北京人的老爷子更强调辈分。不是老年男士都能称为老爷子。</p> <p class="ql-block">精神矍铄的老爷子</p> <p class="ql-block">相互搀扶的老伴儿</p> <p class="ql-block">我给你照张相</p> <p class="ql-block"> 北京人口中的老爷子一般是指父辈。比如我们老爷子指的是我父亲,或者我岳父。你们老爷子一般指的是你父亲。同理,在外边喊别人老爷子,一定是比您大一辈儿的,受人尊敬的品德端正的人。同辈儿的不能称老爷子。比如我哥哥比我大20多岁,那也不能说我哥哥是老爷子,姐姐再老也不能称呼老太太。亲家之间也不能叫老爷子,亲家母也不能叫老太太。老伴儿更不能称呼老爷子。总之,老爷子老太太不是根据年龄而是根据辈分决定的。当然也没有十岁孩子说自己父亲老爷子的,一般说我们老爷子这样话的都是成年人,他的父亲确实也比较老了。</p><p class="ql-block"> 北京人好朋友之间,见面常说“老爷子挺好的?”这是问候对方的父亲。“老太太挺好的?”这是问候对方的母亲。如果说“你父亲挺好的?”就显得很生硬。当然现在朋友之间也有直接说“你父母挺好的吧?”这也问题不大,尤其不能确定对方从小的语言环境的时候,这么问候更明白。</p> <p class="ql-block">幽默乐观的男士</p> <p class="ql-block">遛狗大哥</p> <p class="ql-block"> 那么外人怎么称呼别人老爷子呢?也要遵循辈分这个原则。因为在外边没有亲属关系,只能根据年龄判断,那么一般自己都挺老的了。就别称呼别人老爷子了,年轻人也要慎用老爷子,因为老爷子有受人尊敬,德高望重的属性,所以年轻人称呼别人老爷子要确实觉得对方挺值得尊重,像自己的父辈一样。有人觉得凡是年龄较大的男士都是老爷子,满大街认老爷子去,很烦人。其实被称为老爷子的人也不见得高兴。那么怎么称呼比较安全呢?如果是中青年,对方又比较老,能作为叔叔出现,称呼老爷子也没问题,或者就大大方方的称呼叔叔阿姨就行。实在不行就说“师傅。。。。”如果自己年纪较大,对年长者称呼大哥大姐或者师傅都行。</p><p class="ql-block"> 还有的人不是自己称呼。而是把别人同辈分的关系乱称呼,比如说“她老爷子对她真好,对她特照顾”。其实这个评论的人说的是她老伴儿真好。把她老伴儿说成她老爷子是很错误的。</p> <p class="ql-block">休闲时光</p> <p class="ql-block">家长里短</p> <p class="ql-block"> 还有几个老先生聚在一起聊天或者下棋唱戏等,旁观者说“那几位老爷子每天都凑在一起聊天”,这种说法还行,没有具体的辈分,只是用老爷子代指一个老先生群体。有些人觉得说那几个老头儿太不尊重,说那几位老先生又太文,所以用那几个老爷子代指一个老人群体,比较好。</p> <p class="ql-block">史家胡同</p> <p class="ql-block">史家胡同</p> <p class="ql-block"> 以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我大哥跟我们说“咱们老爷子就好这口儿。”这是说我父亲爱吃某种美食。“咱们老太太唱得可好了。”这是说我母亲会唱某段京剧。我也经常看到朋友之间在对方父亲过生日的时候,说祝老爷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都是运用老爷子这个词很对的。我还见过用的不对的,比如管亲家母叫老太太,管老伴儿叫老爷子,或者自己都很老了,还叫别人老爷子,这都是不对的。</p><p class="ql-block"> 平辈儿的不能叫老爷子,不只是不能这么称呼,跟晚辈提起同辈儿的人也不应该说老爷子,比如我跟我侄女提起她的父亲,就说你爸或者你父亲,不能说“你们老爷子”。总之,北京人用老爷子这个词,很强调辈分。</p> <p class="ql-block">帽儿胡同</p> <p class="ql-block">帽儿胡同</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p> <p class="ql-block"> 不管怎么说,老爷子是一个尊称,这个称呼的正确运用对于创造尊老爱幼的和谐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今天写下我的想法。与朋友们分享。</p><p class="ql-block"> 最后,谢谢各位的捧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