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西高平炎帝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神农炎帝的陵寝所在地,承载着华夏农耕文明的起源记忆。以下是其核心信息整理:</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背靠羊头山,俯瞰丹河谷地。</p><p class="ql-block">自然特征:陵区周围沟壑纵横,北面丘陵起伏,羊头山巍峨挺拔,小东仓河潺潺流过,形成独特的山水格局。</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与文化地位</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炎帝晚年在此尝百草时误食“百足虫”中毒身亡,长眠于此。据史料记载,黄帝封其子孙于“潞”地(今山西潞城一带),并在此地建立祭祀场所。</p><p class="ql-block">陵墓及祭祀建筑可追溯至北齐时期(573年),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重修,保留了宋式风格。</p><p class="ql-block">文化象征</p><p class="ql-block">炎帝被尊为农业之神、医药之祖,羊头山区域保留了大量与农耕、医药相关的遗迹(如神农城、五谷畦等)。</p><p class="ql-block">陵区内的五谷庙是祭祀核心建筑,殿内供奉炎帝及夫人、子嗣像,正殿屋顶刻有“炎帝神农殿”题名,彰显其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与祭祀传统</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依次排列山门、功德殿、始祖殿、炎帝大殿等四进院落,采用传统晋东南祭祀建筑风格,保留了千年古柏树根等遗迹。</p><p class="ql-block">祭祀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盛大祭祖节,周边村落参与庙会,规模宏大。元代以来历代均有官方祭祀记录,明代万历年间立有“炎帝陵”石碑(1611年)。</p> <p class="ql-block">炎帝陵墓石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由申道统所立的“炎帝陵”石碑,位于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炎帝陵东厢房内。该碑高0.95米,宽0.66米,为全国最早的炎帝陵石碑之一,距今已有414年历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