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车轮在太行山脉的褶皱中盘旋至第三十七道弯时,霓虹村终于从翻涌的云海中显露出真容。这座被《舆地纪胜》称为“悬村”的古老村落,宛如一枚被时光凝固的琥珀,紧紧嵌在垂直的岩壁之上。六百余年的人间烟火,在海拔1200米的悬崖间缓缓升腾,将太行山的雄奇与生活的温度交织成一首立体的诗。</p> <p class="ql-block">霓虹村的历史,是一部镌刻在岩壁上的生存史诗。元末明初,为躲避战乱,一群山西移民沿着太行陉古道深入群山,在这片三面绝壁、仅有一条石缝小径与外界相连的崖凹中扎根。他们用錾子在石灰岩上凿出石阶,将房屋的后墙深深嵌入岩壁,前檐则悬于百米深渊之上。那些青灰色的石屋仿佛从崖壁中自然生长而出,木梁的末端至今仍嵌在岩石缝隙中,与太行的肌理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霓虹村的灵魂,是那道穿村而过的“悬瀑”。水流从村后更高的崖顶渗涌而出,先沿着岩壁的褶皱漫流成一片岩面湿地,菖蒲与蕨类在湿滑的石上扎根生长,随后从房屋背后的断崖纵身跃下,砸入下方的青石潭中,溅起的水雾常年笼罩着村口的晒谷场。雨季时,瀑布可拓宽至十米,水声如雷,连交谈都需提高嗓音;到了冬春枯水期,水流则分作数股细流,如银线从岩缝垂落,阳光穿过时,甚至能看清水珠在空中划出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脚下仰望,霓虹村宛如被天神随手撒在岩壁上的一把棋子——23座石屋沿着60度倾斜的崖面错落分布,最高处的屋檐与下方院落的垂直落差竟达80米。村民们常说,雨天站在村口的石阶上,能看见雨水顺着岩壁的纹路汇成万千银线,从各家屋檐直坠谷底,仿佛整个村落都悬于雨帘之上,缥缈如画。</p> <p class="ql-block">站在村东头的“望河台”俯瞰,方能读懂霓虹村与太行山水之间最隐秘的联系。那条被当地人唤作“绕肠河”的溪流,从太行主峰奔腾而来,在霓虹村下方的山谷中绕出数个“S”形大弯,宛如一条被山风揉皱的碧绸,将村落所在的崖壁环抱成一个天然的港湾。清晨雾起时,白茫茫的水汽顺着河谷漫上山崖,从石屋的窗棂渗入屋内,连灶台上的陶罐都蒙上一层湿润的水雾;黄昏时分,夕阳将河水染作金红,河湾处的浅滩露出洁白的鹅卵石,宛如散落河畔的碎玉。</p> <p class="ql-block">当车轮缓缓驶离霓虹村,后视镜中的村落又渐渐隐入云雾之中。那些悬于岩壁之上的石屋、跃动的瀑布、蜿蜒的河流,其实是太行山脉写给人间的一封长信——以六百年的烟火为墨,以垂直的岩壁为纸,每一道裂痕都镌刻着生存的智慧,每一缕炊烟都诉说着对土地的深情。而我们这些驾车而来的旅人,不过是偶然闯入这封长信的标点,在车轮与山路的低语中,读懂了何为“将家安于险峰之上,却将日子过成了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