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来古都西安,博物馆一定要去。陕历博以其丰富的国宝级文物成为中国博物馆翘楚,每次都是一票难求。这次去的大唐西市博物馆,这座大隐隐于市的博物馆设计精巧,木构造型使整个博物馆显得空灵开阔,琉璃屋顶透射下来的光线自然柔和,布展格局科学,按主题将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用实物和图片展示给观众,透过博物馆展示的丰富、精美的远古文物,彰显出了古都西安厚重的历史渊源、中外文化交流、繁荣昌盛的大唐商业历史盛景。整个博物馆人流不多,文物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可以说是陕历博的平替。</p><p class="ql-block"> 雄踞在关中平原的古长安城,自西汉建都后,先后被七个王朝沿用为都城,几经兵燹,至隋朝时已残破不堪。隋文帝建国后次年(公元582年)于汉长安城东南方修建大兴城,始定宫城、皇城与外廓城,并建街坊及东、西两市。唐承隋制,保留了两市格局。</p><p class="ql-block"> 西市自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开市,至唐代末年遭到破坏,前后维持了320年的繁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西市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源头和世界贸易大市场,起到了中外商品集散中心之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2013年5月,大唐西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成为目前国内首家和唯一的民办二级博物馆;是国内民间资本保护国家历史文化遗址的首例,并荣获“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典范单位”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这次除西市出土文物展览,还有古丝绸之路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介绍,细细看完西至罗马帝国,东到日本的各个国家博物馆,心里思绪万千。从里海之滨到东海之涯,从游牧穹庐到农耕城郭,不同族群用器物铭刻生存的史诗。当新罗骑马人物与马来西亚青铜花瓶在展板上相逢,当塔吉克斯坦的珠宝与俄罗斯的象牙杯在时空中共鸣﹣﹣所谓文明,虽字句不同却心意相通。</p><p class="ql-block"> 丝绸之路博物馆的这次集结,犹如一串跨越八千公里的文化念珠。十一国十四个馆,每馆都是被时光打磨的宝珠,自有其光华,却因丝路精神串联成不朽的珍宝。愿这场横贯草原、沙漠与海洋的巡礼,让"美美与共"的星光,永远照亮人类相知的路标,只因殊途同归,所以四海同心。</p> <p class="ql-block"> 天下人只知晋商,徽商,浙商,却很少知道活跃在丝绸之路起点——长安的西商。陕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使西商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精神特质。自秦朝商鞅变法以来,西商就形成了"以商事国"、"家国一体"的家国意识,自觉的将经商行为与国家兴亡合而为一,以实现民族兴旺和富国强兵为商业经营的出发点与归宿。直到今天,西商还在民族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