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关帝庙

彼岸

<p class="ql-block">  6月18日,我们亲友团一行前往运城参加女儿刘凡歌与侯金雨的定婚仪式,早上8点出发,经过7个多小时的行程抵达关公故里运城。这里不仅仅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更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来到运城,一定要去“解州关帝庙”去祭拜关公,我们不顾旅途劳顿,在金雨和他妈妈瑞琴女士的热情陪同下,通过参观学习,真正感受到了关公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具大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  运城解州关帝祖庙始建于隋代(公元589年),历经宋、明、清多次扩建与修缮,是全球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宇。其建筑群占地22万平方米,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形制完备,被誉为“关公文化的发源地”。庙内保存的碑刻、楹联等文物记录了关公从“汉寿亭侯”到“关圣帝君”的神化历程,是中华忠义文化的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解州关帝祖庙有“三绝”,春秋楼:全国孤例的“悬梁吊柱”工艺与“倒悬藻井”设计;崇宁殿:26根蟠龙石柱数量为全国之最,殿内神龛供奉帝王装关羽坐像;四龙壁:明代琉璃影壁,曾通过“降压抬升技术”修复,展现古代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的“镇庙四宝” ,包括宋徽宗瘦金体《大观圣作之碑》、明代大铜镜、关帝签谱碑(全国签诗母本)及四好箴言碑,兼具书法、民俗与教育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关羽早年因犯事逃亡至涿郡,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随刘备起兵镇压黄巾起义。建安五年(200年),关羽被曹操俘虏,因斩颜良解白马之围被封为汉寿亭侯,后挂印封金,千里寻兄,成为忠义典范。</p> <p class="ql-block">  《三国演义》塑造其“丹凤眼、卧蚕眉”形象,突出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等事迹。戏曲、影视(如1994版《三国演义》)进一步传播了其形象,关公精神(忠、义、仁、勇、信)已成为华人社会道德标杆,晋商以其为诚信象征,衍生出了诸多关公文化产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关羽是忠义的象征。千里走单骑是关羽为寻刘备,过五关斩六将,并成为后世文学艺术经典题材;华容释曹,演义中为报恩义释曹操,体现“恩怨分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武圣地位,清代被尊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与孔子并列,佛教尊为伽蓝菩萨,道教奉为协天大帝,儒家称文衡帝君。</span>性格争议,陈寿评其“刚而自矜”,善待士卒但骄于士大夫,最终因轻敌失荆州。</p> <p class="ql-block">  目前,全球建有3万余座关帝庙,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台湾、东南亚等地关公信仰尤盛。</p> <p class="ql-block">  运城关公庙不仅是古建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忠义仁勇”价值观的活态传承。从解州祖庙的皇家气派到关王庙的盐商信义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关公文化的多元风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