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来自桂林山水的问候

李斌

十九位背着相机的桂林人,不远千里,奔赴山海雄关。漓江烟雨滋养出的眼眸,今日却要凝望北方的苍茫。这风尘仆仆的远行,本身便是一封自南国山水寄往古老长城的问候信笺。 初见山海关,它如一头沉默的巨兽,蹲伏于天地苍黄之间。城楼巍然,“天下第一关”的巨匾悬于其上,笔画间似有金戈铁马之声隐隐作响。手抚城墙,砖石冷硬粗砺,缝隙里深嵌着时光的刻痕与风霜的利刃。行走其上,足音沉闷,仿佛叩响着历史的门环。 我将镜头久久对准一块残损的城砖,叹息道:“漓江边的石头,是水磨出的温润;这里的砖,却是风沙与战火炼出的筋骨。” 这青灰的庞然大物,凝固着无数边关冷月、征人寒骨的往事,其沧桑厚重,岂是江南玲珑山水所能承载? 清晨,我们走向长城探入渤海的起点——老龙头。立于“入海石城”的垛口,眼前景象令人屏息:古老坚硬的城墙毅然伸入波涛翻滚的碧海,如同巨龙的昂扬头颅,无畏地迎向永恒的冲击。浪涛挟着千钧之力,一次次撞击着厚重的基石,发出低沉而撼人心魄的轰鸣,激荡起万千堆雪般的浪花。 海风强劲,裹挟着浓烈的咸腥气息,扑面而来,衣袂翻飞如帜。大家纷纷专注地调整着镜头,捕捉这刚柔之间惊心动魄的永恒角力。漓江的水,是绕指柔,轻轻拍着岸;这里的浪,却是撞向铜墙铁壁的千军万马!这古老石城与汹涌沧海的激烈对话,正是山海关雄浑之美的灵魂回响,其磅礴气势,足以激荡起每个观者胸中最深沉的回声。 镜头里装满了山海的壮阔,心底亦盛满对这片土地的敬意。当我们在澄澈的晨光中,于“天下第一关”的巨匾下留下合影,回望这座沐浴在金色朝阳中的古老关隘,一种更为辽阔的情怀充溢心间。 桂林的山水,是造物主以水为墨、以山为笔绘就的秀逸长卷;眼前的山海关,则是华夏先祖以血肉为基、以意志为石筑起的巍峨史诗。一个温婉如江南丝竹,低回婉转;一个激越似塞外金钲,穿云裂石。它们以截然不同的风骨,在中华大地上刻下同样不朽的印记。 我们这些惯看漓江倒影、烟雨峰峦的桂林摄影人,之所以风尘仆仆,将镜头对准这北国的雄关瀚海,正是为了以光影为媒,让南方的清波向古老的城墙致以温润的问候,更为了用影像印证:无论漓水的清丽还是长城的苍茫,皆是祖国山河不可分割的血肉。这份对大地深沉而广博的爱,早已超越了地域的界限,融入每一次快门的按动,每一次凝望的专注。 南方的问候已送达山海雄关,而追寻壮美的脚步,又怎能停歇?中国的万里山河,正以它无尽的风骨与神韵,召唤着每一颗热爱它的心,奔赴下一场光影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