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人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伟大女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渝、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宋庆龄的故事传颂致今,她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成为了世人楷模。她的生命历程,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更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的珍贵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 北京宋庆龄故居,位于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是一处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地方。这座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醇亲王府花园,经历了多代王府的变迁,最终在宋庆龄先生的居住下,成为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81年10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园内矗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1893.1.27——1981.5.29)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与孙中山合影</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与孙中山先生携手,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在动荡的年代里,她不顾艰难险阻,陪伴在孙中山先生身边,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四处奔走,成为孙中山先生最得力的助手和坚定的后盾。</p> <p class="ql-block">宋氏三姊妹,宋庆龄(左),宋蔼龄(中),宋美龄(右)。</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20年代宋庆龄在上海</p> <p class="ql-block">1927年宋庆龄摄于武汉。</p> <p class="ql-block">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了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革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1927年9月宋庆龄发表了《中国目前的形势》,表达了她对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宋庆龄和毛主席、朱总司令在天安门城楼上。</p> <p class="ql-block">开国大典上宋庆龄同外国友人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1956年留影</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珍爱身旁的绢花花篮,因为这是邓颖超送给她的。</p> <p class="ql-block">1981年已经88岁高龄的宋庆龄重病缠身,她依然坚持出席了一场重要的仪式——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授予她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的仪式。她着博士服,坐在轮椅上,微笑着、眼神中透露着坚定、从容,发表了演讲。展现了她一生对知识的追求精神,更是体现了是一位传递智慧和力量的导师。</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自1963年迁居于此,一直工作和生活到1981年逝世,故居保留了宋庆龄生前工作、生活起居的原状。</p> <p class="ql-block">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主楼</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故居环境优美,占地面积广阔,庭院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上面绿荫如画,由后海引入活水绕园一周。园内曲径通幽,楼堂亭榭错落有致,湖水环绕,山石嶙峋,绿树成荫,花香四溢。</p> <p class="ql-block">在庭院西侧小山上有座瑰宝亭,是为了纪念宋庆龄百年华诞而建的,亭子外形象五瓣梅花,比喻她的一生像梅花一样高洁、芬芳。</p><p class="ql-block">“瑰宝亭”三字是由赵朴初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称赞宋庆龄为“国之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