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胞兄崇廉在伏虎罗汉塑像前的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况味尽在诗行</span></p><p class="ql-block"> 我的胞兄崇廉是位教数学的大学教授,写诗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喜欢用诗行来感叹生活。让人羡慕的是:因为写诗,他在繁忙的正业之外生活的很有情趣。写诗 是他人生的“味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听父亲讲, 崇廉兄少年时就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尤其喜欢读诗词。上中学后,因痴迷于阅读课外文学书籍(俗称闲书),一时误了功课。他的班主任向同在一校任教的我父亲“告了一状”。父亲回家后对他耐心说教:要他端正学习主课和课外爱好的关系。此后,他埋头学习主课。不久,他的学习成绩成了班里的尖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他本应在青春好时光时考取大学,可上学的权力被无情的给剥夺了。他没有在悲凉的迷雾中沉沦。他用读文学书来疗治心灵的伤痛。当人们滿怀革命激情瞪大眼睛在寻找斗争目标时。他却躲在角落里,沉下心来诵读诗文。一场焚书的恶潮过后,觅得几本诗集来读是多么不容易。我记得崇廉兄常捧读的有:唐诗三百首,宋词选集,李瑛诗集,闻一多诗集,裴多菲诗集……。他从其中看到了一丝爱与美的光亮,踉跄地度过那个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改天换地的时代到来时,在耽误了十余年光阴后,崇廉兄又有了考大学的机会。报啥专业呢?父亲心有余悸的说:别报文学专业,学那东西容易“摊事儿”。他接受了父亲的建议。报考了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返回母校任教直至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他 在教学之余,安排了一种“换班休息脑子”的活动一一写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他曾有两次在火车站候车时,误了车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次,他在思考一道数学难题,忘记了周围的存在。应乘的列车鸣笛开走了自己全然不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再一次,他正构思一首填词:滿江红。为推敲其中一字的选择而精神过份专注,误了车次。</span></p><p class="ql-block"> 崇廉兄的诗作都是受了生活的启迪而为。看似偶然,实则心有灵犀。一声虫鸣,一个影子,一个陈年物件,一缕不经意的思绪……都可激起他的诗情。</p><p class="ql-block"> 他的诗我喜欢读。他的诗从不装腔作势,从不无病呻吟,从不虚情的赞美。</p><p class="ql-block"> 当初,崇谦兄上大学选专业时,依父亲的想法是让他远离文学。可他对文学的热爱是出于天性,怎能远离。</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他平淡的对我说:当初自已对专业的选择也许是错的。但我觉得:他今天的诗作已经吟诵了自己丰盈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崇廉兄几百首诗词中选了十几首。用毛笔抄录,以示对胞兄的敬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