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行一锦溪古镇

小刚(手机摄影)

<p class="ql-block">一溪穿镇而过,两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灿若锦带,故得名“锦溪”。这座古镇坐落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她不仅以温婉秀美的水乡风貌闻名,更被誉为“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保留着众多古迹名胜与明清风格的建筑。沈从文曾称她为“沉睡中的少女”,刘海粟则盛赞其为“江南之最”,足见其在江南古镇中的独特地位。</p> <p class="ql-block">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隅,距周庄古镇仅八公里。这里湖荡密布、河巷纵横,古桥林立,素有“36座桥,72只窑”的美誉,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锦溪自古文风鼎盛,张昭、顾恺之、陆龟蒙等名士曾在此隐居。明代文征明更以“锦溪八景”描绘其秀美风光,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印记。</p> <p class="ql-block">步入古镇,镇口的古莲长廊映入眼帘,其上架设的古莲桥是锦溪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桥外是静卧湖心的陈妃水冢,桥内则是莲池禅院。站在桥上远眺,禅院黄墙黛瓦,碧水垂柳,长堤蜿蜒,如诗如画,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江南水墨。而那湖中随波轻漾的陈妃水冢,宛若一块温润美玉,镶嵌在湖光山色之间,令人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据传南宋孝宗赵眘携宠妃陈妃途经此地,陈妃为锦溪美景所倾心,流连忘返。不幸红颜薄命,陈妃病逝后被水葬于五保湖中。孝宗为寄托哀思,敕令在湖畔建庙祭祀,并赐名“陈墓”。直至1992年,古镇恢复原名“锦溪”。令人称奇的是,无论水位如何涨落,陈妃水冢始终浮于湖面,数百年未曾淹没,仿佛守护着这段尘封的帝王情缘。</p> <p class="ql-block">锦溪虽小,却以水为魂。在9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六成皆为水域,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交织成一幅灵动的江南画卷。古镇桥影密布,桥之密度堪称国内罕见,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古镇竟有古桥36座,且大多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俱全,形成了锦溪独有的“桥文化”。</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锦溪,依旧居住着许多原住民,生活气息浓厚,游客稀少,更显宁静与从容。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在水面上,波光潋滟,仿佛满溪跃金,灿若锦带,再现古人笔下的诗意画卷。这里没有喧嚣与浮躁,只有时光缓缓流淌,诉说着江南最温柔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锦溪既以“溪”为名,桥也多为小巧玲珑的石桥,供人踱步,不通车马。当然,古镇之外亦有大桥,多为近现代所建,它们不仅连接了古镇与外界,更将锦溪的历史从古延续至今,通向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