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赣闽之行</p><p class="ql-block">2025/6/6</p> <p class="ql-block">初夏应朋友之邀,在上海虹桥火车站乘上高铁赴南昌与兵团战友相聚。重返故土,承载着我们对过往的回忆,同时感受岁月的厚重和友谊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旅居美国的同学在滕王阁旁设晚宴,眼望二岸楼宇争相拔高,犹如刀剑出鞘。夜幕下灯光闪烁,照得星月黯然失色。印象中当初赣江上只有一座八一大桥,如今一座座桥横跨江面,车流如织,此刻眺望赣江二岸,感叹南昌变化之大令人感慨!</p> <p class="ql-block">阔别一年多的女同学在此留下珍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6月8日开启二天一夜的景德镇自驾游。千年瓷都景德镇是一座具有非常丰富而宝贵的瓷窑文化遗产的城市,素有“北看故宫,南访古窑”之说,我们首站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p> 齐刷刷在门口先来张大合影。 <p class="ql-block">雕塑艺术瓷在景德镇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也是世界雕塑艺术中一个独特的种类,不愧被世人称为“东方艺术明珠”和“人间瑰宝”。</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参与亲手制作陶艺的体验(上图),完成的作品可邮寄到家(下图)。</p> <p class="ql-block">感谢组织者和付出者的精心安排,使我在离开第二故乡52年之后能踏上瓷都景德镇一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穿越时空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现代生活的缩影,令人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6月9月参观景德镇古窑民俗村</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看到陶瓷制作的过程,并感受瓷器制作的神奇和艰辛。</p> <p class="ql-block">里面陈列有景德民间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被世界各地陶瓷爱好者及博物馆收藏。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粉彩”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性,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的瓷器闻名于世,我亦曾闻其名,却未曾亲见。仲夏时节应朋友邀约,欲一睹这"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器物,今天如愿了。</p> <p class="ql-block">属蛇的朋友们忙不迭的与“蛇”合影</p> <p class="ql-block">随后来到瓷宫,这是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新平村的一处高地上的一幢全身镶嵌了数万件各色瓷片、瓷瓶、瓷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瓷宫是一座独具特色的陶瓷宫殿,外形仿照客家围屋,外墙镶嵌着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釉等景德镇四大名瓷嵌入墙体,并摆放成各种造型,使建筑和瓷器完美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这座气势恢宏的“瓷宫”杰作,令人耳目一新,惊叹不已啊!</p> <p class="ql-block">福建的土楼和景德镇的“瓷宫”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每个人都应该去看一看,体验一下。</p> <p class="ql-block">80岁老奶奶用5年时间耗资5000万元,将毕生收藏的6万余件瓷器镶嵌在宫殿的内外,让这座宫殿成为了一座活生生的瓷器博物馆。瓷宫的圆形建筑寓意团圆与丰收,它是景德镇地标建筑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奇特的宫殿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向往已久的共青城,瞻仰胡耀邦陵园。</p> <p class="ql-block">胡耀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胡耀邦逝世后,骨灰安葬于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的富华山,坐西朝东,面对鄱阳湖,苍松翠柏环绕的墓地上。碑石右上方雕刻着胡耀邦侧面头像,左面依次刻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中国共产党党徽,表明胡耀邦曾经是党、团、少先队的领导人。主碑前立着用6块墨晶玉花岗岩拼成的长方形铭文碑,上面镌刻着由中共中央撰写的“胡耀邦生平”。两条墓道弯绕,均铺有73级石阶,象征墓主人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p> <p class="ql-block">胡耀邦纪念区陵园主体由墓碑、纪念广场和雕塑群组成,墓碑采用整块花岗岩雕刻,碑面镌刻"胡耀邦同志永垂不朽"鎏金大字。陵园周边种植有胡耀邦生前喜爱的翠柏、雪松等植物,形成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p> <p class="ql-block">墓碑的右上方,是胡耀邦同志头部侧面雕像,栩栩如生。雕像周围嵌着不规则形状,有很强的立体感。从正面看,整个图像是微笑着的;从左侧看,则是忧国忧民之态,令人深思啊!</p><p class="ql-block">静静的富华山是胡耀邦最后的归宿。然而人们并没有忘记他,因为他,让共青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p> <p class="ql-block">6月10日与江西兵团的洪都战友共30人开启为期六天的赣闽之行。</p> <p class="ql-block">探访共和国摇篮—红色故都瑞金,首站红色之旅来到叶坪,仿佛穿越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这里的每一处旧址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诉说着往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叶坪是第一个全国红色政权所在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中国革命第一抹灿烂的曙光就从这里升起。</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叶坪生活居住期间,经常在这棵千年古樟树下读书看报与群众交谈。1933年春的一天,毛主席在旁边住房内办公,国民党飞机对叶坪进行轰炸,一颗炸弹落下来,正好卡在这棵古樟树的树枝中,没有落地爆炸,毛主席安然无恙。</p> <p class="ql-block">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前,让我们追循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1933年9月,为解决沙洲坝军民饮水困难,毛泽东带领政府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一起开挖了这口水井。解放后当地政府对水井进行了修整,群众称之为“红井”,并在井旁立碑,以表达对毛主席和红军的尊敬和怀念。</p> <p class="ql-block">沐浴在阳光下的我们,放眼望去,这里是红色故都,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这里是我们开启的红色之旅的驿站之一。正如党史专家精辟概括的“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換地”。</p> <p class="ql-block">探寻红色圣地古田会议旧址建筑群,星星之火与此燎原。第二站来到古田会议旧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纠正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明确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为纠正党内和军队中出现的极端民主化、非组织化等错误倾向,毛泽东同志在会上首次提出“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思想,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因而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打卡红军桥,结束了红色之旅。</p>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楼是中国东南山区土楼中最出色的代表和最值得保护的典范。这些土楼建造于13——20世纪,坐落于肥沃的深山峡谷之中,是一个社区族群长久以来共同生活和抵御外人入侵的居住传统的独特见证,代表了7个多世纪以来夯土建筑技艺的出现、创新、发展和杰出的艺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楼为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由五座土楼组成,居高临下看整体平面呈梅花形,俗称“四菜一汤”,观之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远观似小布达拉宫,你看像吗?</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此不亦乐乎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和贵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建于清雍正十年,单重长方形土楼,楼高21.5米,是福建土楼中最高的方楼。该座酷似城堡的土楼是建在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上,犹如陆上方舟,如今已安然度过了200多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土楼的造型各异,游人看个新鲜热闹,拍些照到此一游了。</p> 云水谣原名长教村,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的一个村落,因电影《云水谣》的主要拍摄地而得名。 <p class="ql-block">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不忘打卡,留下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溪水潺潺,来到云水谣,远离尘嚣,恍如进入世外桃源,令人心境悠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老君岩是清源山的标志性景点,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老君石雕,值得上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老君岩造像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巨型石雕像,是由一整块天然花岗岩石雕刻而成,石像高5.63米,宽8.01米,厚6.85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子造像,被誉为“老子天下第一”,其神态慈祥,具有“有眼无珠却似凝视众生”的独特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孔子问礼于老子”的雕像,寓意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它与安平桥、顺济桥遗址等共同连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干线,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长约731米,宽4.5米,有桥墩45座,是古代大型石桥建造的工程杰作。</p> <p class="ql-block">烈日下也不忘在此留影</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是宋元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内的双塔为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融合了佛教、印度教等多元文化元素。东西双塔高48.27米和45.06米,浮雕160尊神佛,工艺精湛,被誉为“石头版木塔”。</p> <p class="ql-block">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开元寺内,千年古树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规模宏大、建筑壮观、景色优美的开元寺,是海上絲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象征,泉州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珍贵的文物,值得我们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午饭时候路经此地觉得有意思,就到此一游留个纪念了。</p> 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东南部,因岛屿形状如“水中之湄、海中之洲”而得名。其以妈祖文化发祥地和碧海金沙的自然景观闻名。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因多次救助海难而闻名,去世后被尊为“海上女神”,其信仰自宋代起逐渐从民间走向官方祭祀体系。随着海上贸易与移民潮,妈祖庙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尤其是台湾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形成了以湄洲岛为中心的全球妈祖信仰网络。妈祖文化不仅是宗教信仰载体,更融合了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核,成为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象征。 <p class="ql-block">凭栏远眺,沐浴阳光的洗礼,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尽管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慢慢登上山顶去瞻仰妈祖雕像,领略那神圣、神奇、神往的感受和神性的微光,同时也让我们后人继续传承立德行善大爱的美德。</p> <p class="ql-block">妈祖雕像于1989年奠基修建,经两年时间才落成。雕像的高度为14.35米,象征湄洲岛的陆域面积。由365块花岗岩石组成,是湄洲岛上最高最大的一尊妈祖像。雕像手持玉如意,目光慈祥地俯瞰台湾海峡,寓意妈祖护佑海上万民吉祥平安。</p> <p class="ql-block">平潭岛是福建省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岛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仅68海里),也是中国第五大岛。第一站来到坛南湾,</p><p class="ql-block">平潭岛有个超浪漫的现象,那就是“蓝眼泪”!每年的4月到8月,是夜光藻型蓝眼泪的高发期。想象一下,在夜晚的海滩上,蓝色的荧光在海浪中闪烁,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简直美翻了!</p><p class="ql-block">可惜我们无缘一饱眼福咯。</p> <p class="ql-block">海岸线长达204.5公里,拥有70多公里的金色沙滩。我们不下海踏浪,就在沙滩上留个影吧。</p> 谢谢傅同学不畏酷暑为我们记录难忘的瞬间,留下美好的回忆。 <p class="ql-block">平潭岛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浪漫气息于一体的岛屿,绝对值得一去!</p> <p class="ql-block">由于体力不支,在天妃宫门口留个影,也算到此一游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坛古镇的白天与夜晚</p> <p class="ql-block">次日来到猴研岛,这里是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岛</p> <p class="ql-block">岛上有许多独特的花岗岩</p> <p class="ql-block">海天一色的景色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68航标塔自古作海上航标而特别建设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隔海相望,留下我们来过的足迹</p> 最后一站来到福建鼓山十八景,景内古今题刻美不胜收,不愧为天然的“大地岩雕”。先人根据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民间的神奇传说,创意出“达摩洞十八景”,并逐一为其题词命名,以楷、行、草、隶、篆各种书法成天然碑林,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 <p class="ql-block">“忠孝廉节”摩崖石刻群,系文天祥书,清林可桐录的“忠、孝、廉、节”行书题刻,与“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成为这一带的代表性题刻,传诵一种“仁、义、礼、智、信”的儒教思想。</p> <p class="ql-block">有点旅游疲倦感,仅拍些照片留下一些印象。</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从唐宋以来形成相对独立的街区,至今仍延续着传统城市住区的空间格局。整个街区以南后街为南北主轴线,西侧依次排列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三坊”,东侧依次为杨桥巷(路),郎官巷、塔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路)“七巷”,构成鱼骨状的主体巷道结构。区域内的城市考古遗址,揭示出现今街巷格局与唐宋坊巷格局间清晰的承接关系,展现了三坊七巷上千年的悠久历史,见证了中国古代里坊制度的历史面貌和变迁历程。</p> <p class="ql-block">16日结束愉快难忘的赣闽之行,在酒店门口一一惜别,期待来年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我们仨在福建高铁站即将乘上高铁直达上海虹桥火车站。</p><p class="ql-block">谢谢我的兵团好友夫妇每年从大洋彼岸飞过来邀我同行,能与那么多老友新朋欢聚一堂,同赏景共畅聊,我们会更加珍惜每次的欢聚时光。</p><p class="ql-block">流年似水,青春不在,但在特定年代结下的友谊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忆往昔,难忘知青的青葱岁月;看今朝,更珍惜青春岁月留下的历久弥新的友谊。</p><p class="ql-block">尽管岁月的脚步无声无息地前行,但我们要趁腿脚尚灵便,把向往的风景变成走过的路,放慢步入暮年的步伐,让我们一起继续欣赏沿途的美景,期待明年再相逢。</p>